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徐媛媛 张昕

威海市文登区水利局

摘要:农村污水处理必须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将农村污染控制与村容整治、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人居质量等一起综合考虑。同时,农村污水治理是一个长期性的基础工作。我国农村的数量巨大,且分布广阔、情况复杂,需要针对各个地区因地制宜的制定专门的处理技术和管理措施,任务艰巨,不能急于求成。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建议


1 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现状

1.1 农村生活污水的大范围排放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缺乏资金,加之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政府又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村民的房屋均是自行修建的,排水系统往往不够科学,一般将方便放在首位,此种系统会向多个方向排放污水,从而严重影响附近环境。

1.2 污水组成复杂

在当下的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其受到各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导致农村生活中的电子垃圾等新型垃圾增多,这一发展特点也造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出现组成复杂的特点。在农村生活污水中,其原来主要的成分已经发生转变,在当下的农村生活污水中,其已经出现了重金属、致癌物等组成因素,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在原来的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中,能够发现其主要成分为厨房污水、洗衣污水以及厕所污水等,但是在当下的发展中,其主要的组成因素已经在不断复杂化,这也对于污水处理工作产生了阻碍因素。

2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2.1 生物生态滤池技术

该种处理技术指的是通过大自然中的微生物和大自然自我净化能力实现对农村污水的治理。在多数情况下,该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一级生物滤池、蚯蚓生物反应器、土壤过滤系统。生物生态滤池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农村污水的净化。相关的研究显示,如果在一级生物过滤池中加入钙和镁等物质的话将实现对磷物质的去除。在该技术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对过滤池的清理,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此外,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即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等,同时维修方便和成本低。蚯蚓生物反应器就是通过蚯蚓和其他生物的作用实现对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吸收和分解。

2.2 污水处理工艺组合技术

农村污水处理以处理成本低、氮磷去除效果好为原则,在有明显的冬冷夏热条件的地区,采用污水组合工艺,可达到较高的处理要求。李先宁等研究开发了“厌氧水解、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折流人工湿地组合技术”、“厌氧发酵、生态土壤及蔬菜种植组合技术”及“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组合技术”等污水处理核心技术,并根据示范区实际条件结合其它辅助技术将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优化,形成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集成系统,该系统具有除磷脱氮效果好、投资运行费用低及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有利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同样,利用其它生态组合工艺如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复合生态床和生态塘、滴滤池/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等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也取得突破进展。因此,因地制宜地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及优化,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3 土地渗滤处理技术

土地渗透是在人工调控下将废水投配于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天然净化能力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再生的土地处理法。其实质就是整个系统能够起到滤化废水的作用,并且实现吸附以及降解微生物的目的,如果废水经过土壤或者是自然土质表层渗透到下表下面的时候整个系统可以起到净化的作用。目前主流的土地渗滤方法主要是以下三类:地表漫流、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其中慢速渗滤是将污水通过种有植被的渗水性较好的砂质土地,污水缓慢向下渗滤,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和植被作物吸收进行净化的方法。此方法的渗滤速度比快速渗滤慢,其中的有机物可被植被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对地下水的污染可能性也随之下降,被认为是土地渗滤方法中最适宜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转费用少、操作管理简单的优点,特别适合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

2.4 氧化塘技术

在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氧化塘处理技术进行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用这一技术能够对污水进行分层处理,最终则能够有效进行污水的净化,最终再进行充分应用,能够有效满足生态资源的持续发展。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我国水资源匮乏地区,其对于水资源也具有充分的节省作用。

2.5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是人为建设和控制运行的,在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中表现出了很好的适用性。人工湿地源于对自然湿地的模拟,建设时应在底部和侧面进行防渗处理,将污水引到人工建设的类似沼泽的地面,污水沿控制好的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利用植物、土壤或人工布置介质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受到温度、系统堵塞以及植物选择等方面的影响,通常可以采用组合湿地系统提高处理效率。

3 农村污水治理措施分析

3.1 完善农村水环境改造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建设整体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第二,介绍第三方服务公司。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有资质的环保企业对村环境改造设施进行第三方运行监测。三是建立事后评估制度。制定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落实专项资金和管理机构,落实与乡镇绩效考核、行政村补助挂钩的考核机制。四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制。为了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污水处理投资机制,可以对一定区域内的项目进行打包和捆绑。通过区域一体化,可以实现多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的“优化组合”,新项目与存量项目的整合形成规模效益,发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规模效益。

3.2 设施管理的长远思考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土地流转,随着土地流转工作扩大,最终农村要想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即农户住进楼房中,将大部分土地解放出来用于农耕和基础建设,使得农村环境得到美化、改善。因此目前的农村污水设施就必须留下升级空间,要考虑到未来这个趋势,避免资金浪费。有三种模式来对接未来:第一,当下只进行最基础的设计,只是简单的沟渠和污水处理池即可。但是要确保其处于在冻土层之下,避免其遇冷冰冻影响冬季使用;第二,进行充分的计算考量形成系统的污水处理系统,购进较为先进的处理设备,只是考量未来发展局势,留下升级空间。第三,宣传为主,逐步建立农民环保意识,缓慢推进建设,从基础建设向系统建设推进。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对于村中水资源环境已经十分恶劣、江浙一带临水而居的旅游村,第二种模式较好;若是现阶段总体水资源保持自然状态,农民废水产量少,且能够融入自家化粪池,发酵后运往农田的,可以进行第一或者第三模式。

4 结束语

随着当下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得到充分提升。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不断增多,对于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提出了高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这一工作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在处理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进行应用,保证生态环境平衡,促进农村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1):84-86.

[2]周清时,江静,吕少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维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97-98.

[3]温卯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西化工,2020,40(06):208-209.DOI:10.16525/j.cnki.cn14-1109/tq.2020.06.72.

[4]李发站,陆佳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4):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