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6
/ 2

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探究

阴 为

嘉泉大学 韩国 13120

摘要:幼儿阶段教育是培养幼儿正确三观、优良品质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对于幼儿未来一生都会有直接的影响。而幼儿在健康成长过程中也离不开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幼儿心智、提高幼儿毅力,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体育精神,从而激发幼儿潜在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正面影响。基于此,文章中主要探究现阶段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与幼儿体育教育质量及效率,提高幼儿身体体质,促使幼儿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育;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体育教育主要对象是3-6岁幼儿,提高这时期幼儿身体体质、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幼儿体育教育活动不仅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关乎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但是现阶段幼儿体育教育状况并不乐观,为促使幼儿体育教学的不断优化改善,笔者针对此做出以下探究。


  1. 幼儿园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1.1对幼儿体育教育不够重视,幼儿园中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目前我国幼师数据显示,多数从事幼儿行业的教师都以女性且青年教师居多,教师队伍整体较年轻化;且多数幼儿园都采用聘用制制度招聘幼儿教师,使得幼儿教师人口流动较大;同时幼儿教师学历多数都是中专幼教或者学前教育行业毕业,缺乏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师。幼儿教师是幼儿活动及体育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践者,幼师体育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高低对幼儿体育教育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且多数幼儿园在选拔幼师过程中都会更加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以及才艺方面的能力,却忽略培养幼师在体育教育中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使得幼儿在参与体育教育活动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指导。除此之外,多数幼儿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对体育教育认识并不充分,导致在进行体育教育活动中存在应付或简单了事的局面。

1.2幼儿园组织体育活动过少且内容枯燥单一

笔者根据对生活地区幼儿园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室外体育活动时间高于两小时的幼儿园只有25%,甚至还有个别幼儿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够15%,。若在天气寒冷或者冬季时,幼儿园每日室外体育活动设置不到两小时。并且部分幼儿园由于经费条件受限制,并没有设立室内体育活动场所,这就大大缩减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另外,幼儿园所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千篇一律,内容大致相同,都是通过一些简单器材,引导幼儿进行跳、跑以及走等基本活动,缺乏创新的体育活动内容也不能很好的带动幼儿兴趣,这也导致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并不高。

1.3体育活动设施较落后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阵地,环境也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¹]。安全、宽敞的体育环境是幼儿室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但是对于我国目前多数幼儿园体育教育基础设施来看,不仅设施落后,且场地过于狭窄,幼儿的室外活动也主要以集体形式或者分散展开的。甚至很多的幼儿园的体育场地并不达标,也缺乏室内、室外的体育设施建设,能够提供幼儿体育活动的器材数量稀缺,质量不符合标准,种类过于单一。此外,由于幼儿园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在体育教育活动经费方面也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正常下的体育活动需求。


  1. 幼儿园体育教育对身心发展的探究思考

2.1能够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幼儿3-6岁时期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阶段,而自我意识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习惯都会产生直接影响[²]。自我意识是主体情感及意志活动的表现。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我意识极容易受到干扰,为此,教师要通过对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首先,帮助幼儿制定可执行的体育活动目标。通过让幼儿选择合理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让幼儿对周围事物产生自身认识,并通过一些基础评价及体验获得自我认识的体验。体育活动内容中的基础动作都能够让幼儿对自身动作获得感知,进而帮助幼儿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但由于幼儿的身体发展周期较长,且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显著特征。并且每个幼儿存在一定差异性,任何不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都不利于幼儿发展。过高的体育活动内容不仅会影响幼儿机能损伤,同时还会让幼儿挫败感加深,不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但过于简单的体育活动内容也起不到推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为此, 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具有层次性的体育活动内容,并为幼儿进行指导和建议。例如,当进行体育平衡感练习时,幼师可以通过对平衡木的整体高度、宽度来设置障碍及难度,让幼儿为自己制定小目标,并鼓励幼儿勇敢完成目标。

2.2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幼儿团结协作能力

体育活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同时也是提高幼儿团结协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幼儿园通过举行体育活动不断培养幼儿之间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并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猝死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候=,为锻炼幼儿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体育实践中合作交流。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让幼儿之间互相沟通、配合,才能进行体育活动。此外,幼师也可以组织体育竞赛,提高幼儿的体育精神。例如,组织幼儿之间完成体育活动“螃蟹运球”,首先幼师将幼儿分成两小组,让两名幼儿互相对立而战,手牵手将皮球运输到‘河里’,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同时还要让幼儿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得以发展。

2.3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幼儿信心

自信是幼儿未来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项心理素质,同时也是人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自信心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及教育得以形成,只有不断通过实践积累正确的成功经验才能够产生正确认识,进而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肯定能力。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帮助形成信心和自尊。由于幼儿对自身身体的掌控能力无法有效迁移到实际生活中[³],促使幼儿无法在复杂环境中应付。为此,幼师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引导幼儿,使得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取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不断形成自信心。首先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要对一些胆小的幼儿多鼓励,让他们勇于尝试,去感受成功和失败。其次,幼师要对幼儿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了解幼儿能力,进而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得以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有的幼儿在跑步方面会展现出天赋,幼师可以对该幼儿进行表扬,使得幼儿产生自我认可,而对于胆小的幼儿一定要多予以耐心和爱心,鼓励引导幼儿不断发现幼儿的闪光之处,进而不断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1. 结束语

总之,体育教育作为幼儿时期中重要的教育环节,体育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但针对幼儿体育教育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教育在幼儿园的推动发展。为此,幼儿园管理者及幼师必须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体育活动内容、加大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幼儿建立良好的体育环境。让幼儿在体育教育中不断提高自信心、团结协作能力并产生正确的自我意识,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 罗畅伟.幼儿园开设幼儿体育课程的需求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9):227-230.

  2. 秦栋. 家庭因素对幼儿体育行为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

  3. 王雪刚.开展趣味足球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家长,2021(31):57-58.

  4. 1]王新晨.根据幼儿体育游戏特点实施幼儿体育游戏教学[J].教育导刊.2002(Z3).
    [5]姜彦更.幼儿体育游戏教学法[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2).
    [6]陈文波.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功能浅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9(15).
    [7]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