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女校音乐教学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中职女校音乐教学创新研究

张华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音乐教学作为职业学校专业学科教学,为改变现有音乐课枯燥、单调的教学局面,本文提出了音乐创新教学的观点。从教育学角度及教育家的论述出发,提出创新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使音乐教学工作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进行,保证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关键字】音乐 创新 教学


音乐教学作为职业学校专业学科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要使音乐课堂活跃必须加强音乐教学创新,以适应教学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一、将音乐教学内容与美术、文学相结合

美术和音乐是相通的,对音乐的感受,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它表现出来,既可以通过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听后感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如一段乐曲,教师可分组用图画方式表现,每组画一句,看哪组合作的好,画的美,进行一个小竞赛,由于人对事物的感知不尽相同,因此,无论绘画还是文学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开拓进取。如《渔歌唱晚》中,有的学生着重表现的是夕阳西下,垂柳倒映,船儿浮面。有的同学则选择喜悦热烈的手法表现渔民满载而归的场面。

二、通俗歌曲进课堂

学生对音乐课本上的内容总是有些提不起兴趣,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对课本内容

兴趣不高,这与音乐教学中的教学形式不能引发学生兴趣有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要求,对于这个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非常强,而流行歌曲的节奏、情绪及所反映的内容,又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这个阶段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鉴别力还不高的情况下,应适当的引入通俗歌曲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并提高音乐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积极且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去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反映时代的,通俗的,好的音乐,如流行歌曲,可以将一些具有教育思想内容的歌曲引入,如《国家》、、《不忘初心》、《天耀中华》等等中国流行歌坛上好的歌曲。并对歌曲进行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目的及意义,从而对流行音乐进行正确引导,并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将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1、接龙游戏:

接龙游戏可训练节奏记忆力,又可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创编不同节奏,由前向后传,看哪组快,哪组准确率高,为获胜。也可以由教师拍两小节节奏,顺时针轮流拍,第一个同学接着模仿教师第二小节并创编一小节,第二个学生模仿第一个同学的第二小节再创编一小节,且节奏两小节间不能相同等等形式。

2、多变的视唱:

视唱是比较枯燥的训练,如何让视唱练习变得有趣味性,教师可创编游戏方式,如将旋律视唱进行折分、编号,将班级分成四组,进行不同的编号组合,从而将一条旋律变成多种组合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视唱变成顺唱、逆唱的练习,反复时,顺唱变逆唱,逆唱变顺唱,这样一条视唱可变成多条视唱。教师还可让学生们自己去创造各种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听觉效果”,学生们带着这种好奇心去学习,教学目的顺利达到。

  1. 跳动的单音:

视唱是以唱好单音为基础的,因此,单音练习非常重要,可使视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视唱的过程中,应经常的进行单音练习,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进行,《丢手帕》的游戏大家都会的,将此形式加以变化,选两名同学随音乐顺时针跑或跳,音乐一结束,停在哪个同学身旁就将这个同学手中以准备好的五个音按顺序唱出来,唱对了可休息,否则必须继续游戏,到唱对为止。

  1. 旋律的编织:

音乐课中,我们学过将旋律走向画出旋律线的内容,利用此种方法,我们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为旋律进行倒影。如 1 2 3 4 |5 —|为上行,其下行应是什么?即5 4 3 2 |1 —|,再如 6 6 6 6 |3 —|为平行再下行,其平行再上行应是什么?即 3 3 3 3 |6 —|等等。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旋律体的编织能力。

5、律动:

它是根据音乐性质,节拍、速度、节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或有规律的舞蹈表演。如《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就可以通过拍手、跺脚、拍肩、握手,甚至于捻指等能够想象的动作去即兴地进行律动,从而加强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6、唱游:

唱游是将唱歌、游戏、舞蹈等动作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教学形式。如《读书郎》我们可采用红绿灯式,即红不唱,绿唱,将学生分成两组,唱的一组要通过动作来表现内容,不唱的一组要为唱的一组打拍子,来互相配合,形成起伏感,将学生的手、脑、脚、身体各部分都动用起来,提高协作能力。

四、在教学手段上感受“创新教学”

(一)、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作为外部条件,它对人的影响很大,在良好的美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使学生愉快,从而愿意去学,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环境布置是很重要的,能够为自己学习的环境进行布置创造,也是学生们乐于参与的事情。给学生们创造的机会,才会让她们更爱上音乐课,更让他们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让学生以集体为单位,发挥想象,以尽情展示她们心中的音乐世界,通过比较,从而加强学生在音乐上的注意力,既美化了环境,又增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音乐教师也应参与到学生们中间,共同建造音乐家园,借此机会多与学生们沟通,成为良好的朋友。

(二)、布景、教具的运用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现在的音乐课上,却被忽视,教师和学生所用的教材只有一本音乐书。教具的运用,要根据音乐课的内容来确定,以更好的促进音乐课的趣味性及加强学生注意力。

1、教学大歌篇:

可以较好的将乐曲的乐句、乐段明确,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用鲜明的对比色调来构图,再配以通俗的与教材有关的插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联想,解决了学生们只关心自己书上的内容,缺乏相互间讨论,并将大家共同研究、讨论的结果,标在共同的歌篇上,加强了同学间的协作。

2、音符卡:

在节奏训练中,教师可制作活动音符卡片,用它作不同的节奏型组合,这样即可利用单个音符卡片进行教学提问,还可进行组合、分解,这样能使学生很有兴趣的理解不同类型的节奏。

3、道具运用:

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培养学生对曲式结构的感知力上,我们可以通过绳子所出现的角作为是几句式的结构,这个活动中,每组同学可围在一起小声讨论,根据曲式结构不同摆出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型、一条直线等等。道具可以是拼接式的,也可有移动式、翻转式的,指偶的设计更是发挥了教师无尽的想象力,对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第三人物来表现自身的感觉,更具有创造性意义。

4、布景的运用

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情境效果。通过创造,学生们可仿佛置身于森林、果园、运动场、游泳池等地方,从而引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音乐内容的学习,在这种气氛中,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音乐内容。

(三)、先进的电教设备的运用

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为学生们提供了视觉上的帮助,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音乐内容,在“动”感的世界里,学生们没有枯燥的感觉,因为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鲜明、优美、有趣是最能吸引她们的,如“多媒体教学”“键盘呈现器”等能将视觉、听觉、触觉良好结合,为学生们展现了兴趣空间,新的视听感觉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


可以这样说,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增强音乐教学趣味性是非常有好处的。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不断的发挥创造性,创编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活动,使音乐教学更具创新性,让学生在创新思维中的道启发和引导。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②转引自蔡仲德著:《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