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3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梁勃然 张芸 汪敏 陈茜

上海德达医院 20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4例,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组水处理障碍率、电导度误差率、超滤量不准率、自检不通过率、管道透析器凝血率、静脉压末监测率、空气报警率、心功能障碍率、导管堵塞率、感染发生率、内瘘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路连接不紧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不安全时间的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安全管理; 应用分析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 abstract 】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 88 cases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Each group included 44 cases.Results the team water treatment rate of obstacles, the conductivity is not allowed error rate, ultrafiltration volume rate, self-checking not pass rate, pipeline dialyser coagulation rate, at the end of the venous pressure monitoring rate and air alarm rate, heart rate, incidence rate of catheter jam, infection, internal fistula puncture failure rate as well as their connection is not close rat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tim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resul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 predictive care;Hemodialysis;Safety management;Application analysis

在血液体现过程中或血液透析结束时易发生与透析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需加强合理、细致的临床护理,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本文观察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44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6.28±8.44)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23±8.2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心功能不全。在透析前、后加强心功能状态的评估,对于存在心功能较差患者,需立即实施降低驱血压力,从而预防此类现象的发生。②导管感染。在置管前,对置管处皮肤情况进行评估,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且在进行接触性护理时,严格执行卫生规范;置管后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穿刺处皮肤周围清洁干燥;一旦发现患者在置管后周围皮肤出现渗液、红肿现象,需通过按压导管皮肤端,检查其是否出现渗液现象,若确诊为静脉炎或皮肤端感染,需使用黄金散、碘伏溶液、庆大霉素溶液外敷,若7 d后无改善,需更换血管重新置管。③导管堵塞。成功建立静脉通道后需加强消毒护理,并严格按照静脉-动脉顺序置管;在冲管时需严格遵守先回抽后冲洗的原则,以免发生血栓,且在透析结束后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再使用肝素液封管;定期以尿激酶溶液维护保养导管。④低血压。加强患者饮食宣教限制水盐的摄入,避免透析间期患者体质量增加过多,超滤速度过快过多。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应加强评估,需询问患者是否用过降压药治疗,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需采取合理体位,以免突然性更换体位引起心血量减少,对此还需加强血液透析流速的观察。⑤内瘘穿刺不成功。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穿刺技术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内瘘保护意识。同时由资历高的医务人员搭配新进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护理操作,直至其完全熟练。⑥透析机处理障碍。定期检查各仪器的备用状态,同时还需建立安全规范管理制度,在最大可能下保证血液透析的安全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水处理障碍率、电导度误差率、超滤量不准率、自检不通过率、管道透析器凝血率、静脉压末监测率、空气报警率、心功能障碍率、导管堵塞率、感染发生率、内瘘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路连接不紧密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研究组水处理障碍率、电导度误差率、超滤量不准率、自检不通过率、管道透析器凝血率、静脉压末监测率、空气报警率、心功能障碍率、导管堵塞率、感染发生率、内瘘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路连接不紧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事件

观察组(n=44)

对照组(n=44)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水处理障碍

0

0

8

18.18

电导度误差

1

2.27

10

22.73

超滤量不准

0

0

7

15.91

自检不通过

1

2.27

8

18.18

管道透析器凝血

2

4.55

10

22.73

静脉压末监测

1

2.27

7

15.91

空气报警

2

4.55

9

20.45

心功能障碍

3

6.82

12

27.27

导管堵塞

0

0

7

15.91

感染

1

2.27

8

18.18

内瘘穿刺失败

2

4.55

9

20.45

血路连接不紧密

1

2.27

8

18.18

3 讨论

肾功能衰竭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长、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以血液透析为常用血液净化净化方法,其能够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但属于有创性操作,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等情绪,从而造成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引起神经功能紊乱[2]。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本院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其具有全面性、整体性、个性化等特点,通过加强患者心功能不全、导管感染、导管堵塞、低血压、内瘘穿刺不成功预见性护理以及透析机处理障碍预防,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依从性,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实施,且能够避免管道堵塞、感染的发生,降低导管内血栓的形成。同时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实施,能够确定风险源,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杜绝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血透护理的安全质量管理,增加患者自我保健意识[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水处理障碍率、电导度误差率、超滤量不准率、自检不通过率、管道透析器凝血率、静脉压末监测率、空气报警率、心功能障碍率、导管堵塞率、感染发生率、内瘘穿刺失败率以及血路连接不紧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不安全时间的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闫孟贤.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5):161-162.

[2]朱晓莲,高昕毓.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在维持期凝血事件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1):91-93.

[3]肖秋华,温萍英,肖月华,等.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8,24(6):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