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吴军

江苏省泰兴市宁界小学, 225463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不断融入新知识。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多培养一些信息化人才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学生积累基础信息技能知识的重要阶段,更应得到重视。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领导者,应该在教学模式上作出一定的改变和创新,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信息技能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多为社会培养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分层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比较新颖且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把其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希望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信息技术进入小学课堂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可以让学生更早接触信息技术,开阔视野,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比较有限,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了分层教学在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1、分层教学法理念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可以服务于项目的每一位学生,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这种情况会无形中增加教师教学的难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分层教学的方式几乎完全填补了其目前的不足。教师可以仔细观察教学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他们对生活、认知、学习等的接受能力,然后进行分层分区,制定综合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不掉队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分层教学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设定分层教学目标

在实施具体的分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深入调查不同学生的情况,通过各项指标进行分层,保证分层结果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合理的学习任务下高效学习。在进行分层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学习水平等情况进行摸底测试,掌握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另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然而,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视或者没有兴趣,也没有投入一定的学习时间,这样的学生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往往进步较快,如果将他们划分为学困生,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根据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学生可以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级。一般来说,中等生的人数最多,学优生和学困生相对较少。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以中等生为主体,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然后针对学优生和学困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达到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系统”这节内容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由于目前计算机在生活中全面普及,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电脑,对一些基本操作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根据摸底情况,对那些接触过计算机、学习速度很快的学优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知识,完成双击和拖动等复杂操作;对那些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该让他们完成开机、关机、认识桌面图标和任务栏等基础操作;对那些接触过计算机但没有系统学习过操作、学习速度比较居中的中等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掌握教学重点,即学会指向、单击、双击、右击等鼠标的基本操作。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大量的动手操作,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可能有较大差异,教师只有分层教学,保持灵活性,才能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高效地学习。

2.2分层设计的新内容,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划分,而且解决了课程内容分层设计方案的制定问题。与其他综合性知识一样,小学信息技术专业也有一定难度。对此,教师在设计方案时,需要在不同层次上准确掌握和设计方案。对于一些非常简单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讲解,难度系数很大。关于强度较大的知识,教师要在课堂上规划教学工作,科学安排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和训练 Word 的操作过程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个人计划:一级学生必须学习和训练如何使用 Word;二级学生必须掌握 Word 的基本知识;三级学生必须学习Word 的基本要素。这样,即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内容不同,也都可以有一定的收获。

2.3 教师之间分层合作

为了保证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要对学生分层,还要对教师分层,这样才能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存在一些具备丰富教学经验且教龄比较长的教师,这些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水平非常高,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自然具有很大的帮助。而针对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教师来说,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在教学水平方面自然不能与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相比。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活动,新入校的教师可以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一下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技巧,以及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信息素养,共同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同样,针对新入校的教师来说,他们比较年轻具备一些较为先进的思想,又刚成为一名教师,对教学充满了激情。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影响其他教师的教学热情,共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探讨,为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基于此,教师之间的分层合作,无论是对整体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都具有重要帮助。其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

2.4课后任务分层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设计和布置课后任务时,往往采用相同的方式,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同的课后任务,结果优秀生很轻松就可以完成,而中下层学生往往会遇到重重困难,致使对课后学习任务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索性不完成任务,或者应付或敷衍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优化学习任务的多媒体分层设计,促进各层次学生的进步。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运用分层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合理设定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设计的新内容,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教师之间分层合作,课后任务分层,引入更加多元的分层教学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唐佳婷.基于分层教学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知识窗(教师版),2021(11):46-47.

[2]姚梦沁. 探索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2021:414-417.

[3]任青枝.基于微课教学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97-98.

[4]林湘瑜.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教育,2021(26):47-48.

[5]张美华.分层教学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安徽教育科研,2021(2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