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

陈玲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74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3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开展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护理后的Harris评分、ROM评分和VAS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护理后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拔管时间,研究组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开展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对其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缩短住院天数,疼痛也可明显减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健康教育;快速康复护理;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价值


近年来临床对于骨折疾病常选择的手术方法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获取了理想的治疗效果[1]。老年患者机体相对特殊,有较低的抵抗力和耐受力,术后恢复速度也相对较慢,同时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有学者研究后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具有积极作用[3]。为此,本文将两种护理手段进行比较,探究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近2年的74例患者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所有患者均接受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别归为研究组(n=37)、参照组(n=37)。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各20例、17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62岁,年龄均值为(72.8±1.7)岁。骨折部位:左侧、右侧骨折分别有19例、18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各22例、15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65岁,年龄均值为(72.5±1.9)岁。骨折部位:左侧、右侧骨折分别有21例、16例。检验2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骨折部位等相关信息,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老年患者行基础护理,对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严密关注,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患者的引流情况和并发症也需高度关注。研究组患者则开展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详情工作为:(1)术前健康教育。患者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将手术方案、术前准备工作和术后需要注意得到事宜告知,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防止出现应激反应,从而使手术配合度显著提高。在手术前还需加强患者的心理疏通,协助患者将心中存在的疑虑解除。(2)饮食指导。手术前6小时、4小时不得食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术前2小时不得饮用清亮液体。若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可适当进食,防止术后发生呕吐;若患者实施联合阻滞麻醉,术后回病房可将进食适当减少。患者完成手术后需与患者的自身状况相结合,若患者体质虚弱或进食困难,日常饮食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若患者躯体状况良好可食用普通食物,在此期间需加强热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食物确保易消化,防止对胃肠道功能造成影响,引发消化不良。(3)康复训练。若患者的体力和肌力有所恢复,需尽早进行康复锻炼。首先对患者实施被动训练,床上肢体屈曲和抬高,术后2小时可让患者进行坐位练习,膝关节弯曲。第三天可通过器械实施肌肉训练,后期可适当将康复训练强度增加。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后的Harris评分、ROM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代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的关节活动度和术后疼痛情况。

比较护理后的恢复情况,即:术后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输入软件SPSS26.0中,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检测均为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护理后的各项评分结果

比较护理后的Harris评分、ROM评分和VAS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 组间护理后的各项评分结果

分组(n)

Harris(分)

ROM(°)

VAS(分)

研究组(n=37)

91.6±0.6

255.4±12.2

0.9±0.4

参照组(n=37)

83.5±2.0

216.3±11.8

1.2±0.3

t值

23.5962

14.0126

3.6496

P值

0.0000

0.0000

0.0005

2.2 组间护理后的术后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 组间护理后的术后恢复情况

分组(n)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天数(d)

拔管时间(h)

研究组(n=37)

4.2±1.3

8.6±2.3

17.8±2.5

参照组(n=37)

7.3±1.6

12.3±1.9

20.5±1.6

t值

9.1467

7.5441

5.5332

P值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为全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对患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可将治疗成本明显减少[4]。老年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自身体质相对较弱,加之诸多老年患者会伴有基础疾病,因此临床需加强术后护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可将患者的痛苦减轻,同时可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几率减少,加快康复速度[5]

数据表示: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ROM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更优,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该结果表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将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可有效恢复,较比基础护理该护理模式的内容更加细致和全面,对诸多个层面涉及,从而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得,健康教育与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中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琼,陶丽君,陶洪娣,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839-2841.

[2] 邱爽. 应用护理程序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护理学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25-226.

[3] 周玲卉. 微创直接前入路行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分析[J]. 饮食保健,2019,6(32):116-117.

[4] 邢辉. 微创直接前入路行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快速康复护理[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7):69-70.

[5] 蹇麒.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价值[J]. 家有孕宝,2021,3(1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