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雪孩子》第 1 课时 教 学设计

谭梦洁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雪孩子》改编自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嵇鸿的同名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发货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同时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

课型: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认识“类、添、柴、烧、旺、渐、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赶、旺、旁”四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原因。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提示大致讲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掌握默读的方法,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4人。不少孩子思维活跃、乐于表达,但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现象,听课习惯不是太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板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好!雪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只有在温度极低的时候才会出现,是一种固态的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雪的童话故事《雪孩子》。大家在假期的时候进行了预习,接下来我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明确自然段,出示PPT,提醒标错自然段的学生进行修改。

2、分类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识记生字、习得方法

(1)出示PPT:词组一

师:这些词语你认识吗?我想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

问:读完这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在写故事中的谁呢?

师小结:没错,这类词语都是写小白兔的,来,我们齐读这组词语。

  1. 出示PPT:词组二

①利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五名同学读,其他同学帮其正音

②指名说规律(这组词语都是描写雪孩子的)

③男女生赛读这组词语

  1. 出示PPT:词组三

①师:最后看看这组词语。它们跟小白兔和雪孩子都没有关系,老师将其归为“其他类”,像这样分类认识词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识记生字,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哟!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也能做一个有心人,学着给新学的词语分分类。当然,分类标准有很多,老师期待你们的探索。

②师生合作读词语

二、初读感知,理清故事脉络

1、了解故事的开头

(1)师:扫清了字词障碍,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篇童话。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出示PPT)

(2)指三名学生读课文的1~3自然段(生生互评,老师相机指导发音和语气。)

(3)思考:故事的开头给我们交代了什么呢?(出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图片,帮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的开头。)

(4)学生汇报交流,老师相机板贴:堆雪孩子

2、了解故事的经过:

(1)师:没错。可爱的小白兔有了好朋友,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发生了一点意外,让这份欢乐消失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4~7自然段,想一想发生了什么意外呢?(出示PPT)

(2)出示小白兔家着火的图片,学生汇报。

(3)小结后板贴:着火了

3、了解故事的高潮

(1)同桌互读,了解雪孩子救小白兔

(2)板贴:救小白兔

4、了解故事的结局

(1)师:没错,小白兔得救了。可救他的好朋友雪孩子的结局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听老师读课文13-14自然段。

(2)了解结局,板贴:不见了

5、出示提示,请学生结合板贴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PPT: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兔妈妈出门前给小白兔( ),小白兔有了( )。后来,意外发生了,( )家里( )。接着,( )救出了( ),最后,( )却( )。

三、精读47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经过

1、联系插图,感受欢乐。

师:(课件出示雪孩子的图片)看!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试着用词语表达一下。

雪孩子为什么这么开心?你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吗?(小白兔唱歌给雪孩子听,跳舞给雪孩子看。)

(1)自主识记“唱”(画一画、说一说)

(2)齐读这句话。

2、想象拓展,识记“累”

想一想:小白兔还会为雪孩子做什么呢?

3、尝试默读,探究故事的起因。

(1)学习默读

①过渡: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捉迷藏,一起玩游戏。终于,小白兔玩累了。他该休息了。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了。小白兔家要着火啦!这个火是怎么燃起来的呢?请大家默读4-6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②复习以前朗读的“要领”(小嘴张开,声音出来。眼随指动。)

③师:现在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就是默读。默读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经常用来读像《雪孩子》这样的长文章。他跟有声朗读完全不一样。

④利用思维导图出示默读“要领”,学生牢记要领:不出声、不嘟囔、不指读、边思考。

⑤出示要求,学生默读

(2)逐条探究,随文识字

①原因一:“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教授通过圈画关键词,了解大意的方法。)

学习词组“赶快”和“添把柴”

板贴:冷 添把柴

②原因二:“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学习“旺”和“渐渐”

板贴:火烧得旺旺的

③原因三: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学习多音字“呀”(穿插作业练习)

理解词组:越( )越( )

板贴:越烧越旺 柴火烧着了

④感受火烧起来的过程

师:大家看!这几句话都在写火。能删掉一个吗?或者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呢?(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火是慢慢烧起来的,火势也是渐渐变大的。所以这几句话我们不仅不能删,连顺序也不能换。

⑤原因四:“小白兔睡得正香”

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大火烧着了。你知道是什么吗?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圈画出关键词吗?

板贴:睡得香
4、想象画面,感受雪孩子的急切。

(1)师:小白兔家着火了。想一想:火会烧着他家的哪些东西呢?你可以根据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句子吗?

小白兔家着火了!火把__把__ 把__ 都烧着了。

(2)是呀,火烧的东西越来越多,睡得正香的小白兔却什么都不知道。而雪孩子却知道小白兔家着火了,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复习动宾短语:冒黑烟、蹿火星

  1. 雪孩子看到这一幕,又是怎么做的呢?(“一边……一边……”;体会雪孩子的急切)

(5)带入急切的情感读一读第7自然段

四、书写指导;赶、旺、旁

(“看、描、写、评、改”)

板书设计:

堆雪孩子 着火了 救小白兔 不见了

原因:

添把柴

火烧得旺旺的 渐渐暖和

越烧越旺 点着了

睡得香

教学反思:

  1. 关于读:课堂上,老师充分注重朗读,采用自读、互读、范读、齐读、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长篇故事的大意;对首次出现的“默读”也是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效果较好;另外,也有意利用“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等较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故事的完整结构。

  2. 关于写:采用学生自主观察、交流书写提示和老师重点指导的方法,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

  3. 关于识字:随文识字,始终贯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也有意教授分类识字识词的方法,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

  4. 不足:对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控还得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