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背景下主题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体验式背景下主题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

高姝文

厦门市祥店幼儿园 361000


摘要:体验式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方式。通过真实的情景或打造模拟的情景,让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亲身操作、直接感知,从而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各种潜能的发展。本文以笔者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开展的主题活动为例,从给予自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结合区域投放材料、创设情境性游戏空间等方面阐述体验式主题活动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 ;主题活动 ;幼儿 

主题活动是指依据观察、谈话等方式获得幼儿兴趣点,然后生发一个主题,教师作为支持者采用各种策略,让幼儿在其中自主参与、学习、表达获得多样化发展的一系列活动。而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感受,更易于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热情。接下来我将结合在幼儿园中开展的主题活动,总结以下几点开展策略。

一、给予幼儿充分自主的权利,聚焦体验的兴趣点。

在开展中班《纸的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从纸张大收集入手,让幼儿着眼于生活,寻找各种各样的纸。幼儿找到的纸真多呀:有纸巾、泡泡纸、锡箔纸、纸皮、广告纸、吸油纸……为了让幼儿深入了解纸张的多样性,我们创设纸的百宝箱,让幼儿对这些纸进行分类摆放。根据纸的颜色、软硬、粗糙等性质,我们将“纸的分类”展示在可操作的主题墙中,让每个幼儿都可以进行体验操作。

在进行这些前期的体验之后,我们再投放调查表,聚焦“我认识的纸”、“这些纸有哪些不同”、“纸可以怎么玩”、“关于纸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利用调查表,让幼儿分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且以心智慧图的形式记录梳理,最后选代表进行发言。通过信息的交流,我们确定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深入挖掘幼儿体验的兴趣点。

1.在开展小班《厦门小吃》主题活动中,班级的小分队组织了一场闽南小吃之旅,他们请专业的厨师来介绍各种小吃,并且厨师亲身示范包春卷,亲自教授孩子们如何包春卷。在开学初的寒假生活分享中,班上很多孩子都分享了这件事,并且得到了很多孩子的互动和讨论。针对小班年龄特点,我们从食物入手,发放了主题调查表了解幼儿相关经验并且采用播报的形式,让幼儿上来分享调查表。从他们的分享中,我发现他们对春卷、花生汤、四果汤等小吃特别感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点,我确定了主题开展的相关课程。

在幼儿园,我们主要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小吃的外形特征、所需食材、制作流程。我定期将课程的进展与家长分享,家长通过亲子制作和实地体验,和幼儿一起体验美食的味道与制作。他们一起在家里做了春卷、烧肉粽、姜母鸭等,并且还带着孩子到厦门沙坡尾闽南名小吃聚集地,实地观看厦门小吃的现场制作和体验美食。有了这样的体验,在我们每日的播报分享中幼儿能够大胆表达自己对美食的感受。

  1. 在开展大班《皮影游乐园》的主题活动中,首先我们家委联系了厦门市弘晏庄木偶皮影戏传习中心,带领幼儿前去观看。皮影戏对幼儿来说,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所以传习中心的老师先是讲解了《中华皮影》,让幼儿了解了皮影的起源,并且上演了一场精彩皮影戏,惹得幼儿一阵阵欢和讨论。最后,还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皮影。

在这整个过程中,立体感和现场感给了幼儿十足的体验感。我们后期通过对这次活动的谈话,发现幼儿对皮影的制作和表演很有兴趣。于是幼儿自行组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皮影人物,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了皮影,并且在家长的组织下录制了《三大白骨精》、《三只小猪》、《围炉歌》等皮影节目录音。

三、利用区域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材料,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

1.在小班《厦门小吃》主题活动中,我创设了厦门小吃店的区域,主要从手工制作和小吃DIY两种方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得经验。首先,我投放了多样化的材料,其中有家长一起收集的海鲜贝壳类,坚果壳类,水果网等生活类材料,还有废纸、海绵纸、橡皮泥等美工材料,让幼儿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表征。幼儿在区域活动通过剪、撕、贴、粘等方式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小吃,发展了团圆、戳长、卷、包等技能。

接着,我们到幼儿餐厅,在真实的餐厅情境中,亲身体验制作美食、品尝美食的乐趣。我们一起包春卷、做四果汤、包扁食、剥花生制作花生汤,搓面条做沙茶面等。幼儿在一系列活动中,习得了餐桌礼仪和文化,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满足,自己做的美食格外的好吃!

2.在中班《纸的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各种纸在科学区,让幼儿在探索中感受纸张的特性。例如让纸站起来,首先通过亲自操作,幼儿发现可以通过卷、折等方法让纸站起来。于是横向扩展:折有哪些方法?于是幼儿通过投放的参考图,学习了对称折、三角折、外折等多种折叠方法。在这其中,幼儿兴趣高涨,并且从家里带来了折纸书,又掀起了学折纸的学习热潮。折小猪、折小狗、折小房子好……作品越来越多,美工区的墙面都摆不下了。幼儿又自发地再美工区对折纸作品进行创意加工,制作了折纸添画,一个个独立的作品变成了一幅幅创意的画,生出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四、创设情境性的游戏空间,感受自主体验的乐趣。

  1. 在小班《厦门小吃》主题活动中,我利用红色和灰色创设了具有闽南特色的厦门小吃店和小吃加工厂,让幼儿通过情境化的环境,在其中与材料互动,感受体验的快乐。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经历了点单,做小吃、享用、打扫卫生等角色活动,幼儿不仅获得对相关角色的经验,并且在游戏中融入了厦门小吃店的闽南文化。你经常能在区域活动时听到这样的吆喝:“老板,我要烧肉粽”“好咧”“来啊,刚刚出炉的海蛎煎”“我的春卷要多点贡糖哦”……而另一边,加工厂的工作人员正在非常认真地剪面条,粘海蛎,一份份沙茶面、海蛎煎争相出炉。看到孩子们每次都争抢着要去小吃店玩,你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快乐。

  2. 在中班《纸的王国》主题活动中,当幼儿提出纸从哪里来的时候,我们针对兴趣点创设了纸张加工厂区域,开始了造纸活动。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纸、适合操作的工具(如石头、捣盅、圆柱体积木、剪刀等),让幼儿制作纸浆。一开始,幼儿造出来的纸很粗糙。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用餐巾纸造出来的纸最光滑。

从造纸活动演变为纸张加工厂,幼儿学习了抄纸、揭纸,在过程中也体验到纸张制作的不易,这萌发了幼儿的节约意识。首先,我们针对“一天要用多少纸”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师幼梳理记录了这些纸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针对性地讨论节约用纸的好方法:比如用抽纸是一次只用一张。最后我们达成节约用纸的公约——不用纸、少用纸、循环用纸等。

3.在大班《皮影游乐园》主题活动中,通过自主投票、策划,我们创设了皮影剧场和皮影加工厂。我们在班级用幕布搭建了一个舞台,并且用家长赞助的落地灯、流星灯等加以布置,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影院。然后又进一步梳理了观影的流程、规则、工作人员的分工,最后一起制作了皮影戏专用票、工作牌、卖票处、检票口等。在这整个过程中,幼儿通过演出、角色扮演,在情境中沉浸式的演出,快乐地游戏。通过这样亲身的体验,幼儿首先对皮影戏有了深刻的认知;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自主策划、人际交往、合作分工有了很大的成长。

在体验式主题活动中,我们能聚焦幼儿体验的兴趣点,并在家长配合下进行前期经验的丰富。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区域为载体,投放多样化材料,幼儿在情境性的游戏空间中操作、游戏,将有关主题的认知经验进行展现。在其中,幼儿获得了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积极探究、同伴合作等多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班级纸博物馆主题活动的开展[J]. 幼儿教育,2019(1、2):52-54. 

[2]肖建霞.班级博物馆主题活动中的课程审议[J].幼儿教育,2019(1、2):44-46. 

[3]陶吕婷.浅谈《蚕》主题中开展幼儿自主体验式活动 [J].科学教育,2014年9月

[4]李学翠.幼儿园体验式教学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11):23-26.



  


作者简介:高姝文,女,1993年4月,汉族,大学本科,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