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余娟娟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 江苏无锡, 214187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期间接收的8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76.1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11.90%,对照组14.29%,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上,观察组95.24%,对照组80.9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提升幽门螺杆菌根治率,整体治疗恢复情况更好。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与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关联。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一般运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由此来提升治疗效果。治疗用药要保证用药简单,同时加快疾病治疗恢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1]。本文采集8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案例,分析运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期间接收的8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从23岁至58岁,平均(43.98±9.81)岁;病程从15天至12年,平均(1.87±0.94)年;溃疡大小范围为0.3cm至2.5cm,平均(1.48±0.57)cm;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从22岁至61岁,平均(42.17±6.43)岁;病程从15天至12年,平均(1.91±0.76)年;溃疡大小范围为0.4cm至2.3cm,平均(1.67±0.71)cm;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病程、溃疡大小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对比研究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克拉霉素每天2次,每次500mg;阿莫西林每次1g,每天2次;奥美拉唑每天2次,每次20mg。观察组运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枸缘酸铋钾胶囊治疗,每天2次,每次0.6g。所有患者持续2周用药,而后观察实际效果。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情况。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头痛、头晕、皮疹、腹泻、恶心呕吐、便秘等。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有效以及无效。治愈为治疗后患者溃疡得到全部愈合,或者形成瘢痕,有关炎症消除;有效为治疗后溃疡面积缩减幅度在50%以上,溃疡数量有明显减少,或者有关炎症属于轻度;无效为治疗后患者溃疡面积缩减幅度在50%以内,或者没有变化,甚至有严重化趋势。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疗效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情况

见表1所示,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76.1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上,观察组为95.24%(40/42),对照组76.19%(32/4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治疗疗效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评估结果[n(%)]

分组

n

痊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

42

25(59.52)

14(33.33)

3(7.14)

92.86%

对照组

42

17(40.48)

15(35.71)

10(23.81)

76.19%

注:两组对比,p<0.05

2.2 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见表2所示,在患者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11.90%,对照组14.29%,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评估结果[n(%)]

分组

n

头痛

恶心呕吐

便秘

腹泻

皮疹

头晕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

42

1

2

1

1

0

0

11.90%

对照组

42

1

2

1

1

1

0

14.29%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属于革兰染色阴性细菌,一般生长在幽门附近,属于微需氧菌,绝对厌氧环境中不能有效生长。该细菌在胃酸环境下可以生长,同时会引发多种胃病,其细菌的活性相对较强[2]。运用常规的抑酸治疗会存在40%至70%的复发率[3],而如果做好幽门螺杆菌根除,可以更大程度的将复发率降低到5%以内[4]。常规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在过去三联疗法可以达到九成以上的Hp清除率,但是近些年有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Hp在有关抗生素方面的耐药性提升[5],特别是对于甲硝唑与克拉霉素等用药方面。有关数据表明,人们对甲硝唑的耐药性可以达到50%以上,在克拉霉素的耐药性可以达到45%。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86%,对照组76.1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上,观察组为95.24%(40/42),对照组76.19%(32/4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以提升治疗疗效,加强Hp的清除率。有关阿莫西林的耐药性也相对较少,而进行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得到认可。铋剂可以在消化系统酸性环境中对胃部组织构成保护屏障,让溃疡表面获得更好的保障,由此来防控胃酸、胃蛋白酶、食物等产生的溃疡表面刺激,提升治疗效果。该药物可以促使胃酶活性的降低,让黏蛋白分泌与前列腺素的释放得到提升,由此来达到Hp的杀灭,让Hp的根除效果得到提升,对胃黏膜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总而言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幽门螺杆菌根治率,整体治疗恢复情况更好。



【参考文献】

[1] 黄丽娜,李冬. 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6):174-176.

[2] 张兆红,黄智,张旭,等. 含铋剂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15):78-79.

[3] 朱佳玲,朱瑞华. 中西药合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5):841-843.

[4] 袁婧音. 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研究[J]. 健康必读,2021(16):121.

[5] 王权.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7):1059-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