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高校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儒家思想对高校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赵瑾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34

摘要: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对于政治伦理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视,除此之外,儒家思想提出学生要保持至善、至美的本心。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之下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其进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树立。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实现全面发展。而在高校美术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有效融入儒家思想,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学习更认同我国的民族文化,还有利于其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校美术教育;思政建设

  1. 高校美术教育中儒家思想的确实

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当中,东方民族艺术文化未能在高校美术教育当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文人画还是白描,我国文人都对寄情山水尤为倡导,希望可以实现“畅神”的目的。在具备文化道德素养的前提之下,对内在精神加以全面发挥从而外化于绘画的创作。但现如今高校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当中,尽管在必修课当中纳入我国和西方美术史相关的内容,但纵观课程实际的开展情况不难看出,其对于物体临摹以及线条的掌握等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视的。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绘画对于气韵是尤为讲究。而如果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儒家美学的思想,就需要将重点锁定为育人。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而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场所就是高校,对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不注重我国优秀思想的进一步传承,那么美术教育就会变得暗淡无光。对此,美术教育融合儒家思想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还可以促使其创新力大大提升,也有利于高校美术教育更为民族化。

  1. 儒家思想下的美术创造意识

  1. 和谐

高校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当中,除了要注重民族性的体现,还需要对思想性加以有效的彰显。从实际来说,儒家思想不单单对人格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奉献、善良等一系列的优秀品质也尤为强调。我国传统绘画一直以来对于与外物之间产生共鸣十分倡导,对此,现阶段美术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应当立足于我国民族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双重认同加以培养。不仅如此,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文化观形成加以积极促进。除此之外,朱光潜在艺术欣赏的时候曾经提出:如果一个人对待艺术一直秉承批评的态度,那么作品的美感将会不复存在,而美术作品要想具备足够的意境在于情感的保持。简单来说,只有融入了真实情感的作品才能够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美术作品的创造性才能大大提升,其才能富有丰富的内涵。而美术教育融合儒家思想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促使其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 本性

孔子对于修身养性尤为强调,美术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优秀品德。对此,美术教育融合儒家思想的过程当中要对人才培育的目标不断加以完善,对学生加以引导促使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对其无私奉献等一系列的优秀品质进行培养。除此之外,儒家思想讲究仁爱,也就是要求学生自我改造和修炼,促使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优秀品质的形成。这也将清晰的目标提供给了高校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可以说,两者之间的融合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必然趋势。两者之间的融合除了对学生的思维高度加以提升之外,还注重健全学生的人格,在儒家思想的积极引导之下,美术教育必然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1. 在高校美术教育创造活动中儒家思想的潜在价值

  1. 促使高校美术教育本土性意识的提升

美术创造性活动主要的内容就是民族和区域文化,其强调对地域美术教育的特色加以凸显,并将传统以及专业文化进行游侠的融合,促使课外体验更为独特,这对于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美术教育应当将基础锁定为教育教学方面,将思想政治内容以及儒家思想融入到教学当中,实现隐性与显性教育的有效融合。促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事物的具体发展规律加以明确,帮助其进行健全人格的塑造。不仅如此,美术教育与儒家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对课程的德育元素进行有效的挖掘,这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文化归属感的提升都颇有成效。

  1. 美术教学方向的侧重

我国各个地区美术教学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挖掘民间传统美术。对此来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并融合第一和第二课堂,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增强。不仅如此,高校美术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还应当对整合地区资源加以凸显,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进行儒家思想之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区域特色作为引导对学校的专业特色加以凸显。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美术教书除了要注重引入儒家思想之外,更应当促使学生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各方面能力。最后,在美术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对文化保护相关的知识导入进来,给予本土美术教育结合传统思想足够的重视,这样不仅仅可以促使学生对于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民族意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 树立人民主体性意识

高校美术教育应当立足于学生,帮助其进行艺术观和创作观的树立,作为美术教师而言也应当时刻对自身的素质和学识进行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我国的国情及时了解,促使自身教书育人能力得到提升。在平时教学的时候也应当注重约束自身的行为,时时刻刻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在融合儒家思想的同时,进行系列户外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等一些优良的品质。还应当帮助学生进行以人为本意识的树立,儒家思想与人民主体性意识的结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结束语

我国优秀的儒家思想是经过漫长历史沉淀所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在新课程思政的背景之下,各大高校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将重点放在立德树人的贯彻落实方面,也应当注重德育元素的挖掘,积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三观的树立,并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在两者的融合之下我国民族文化活力才能彻底激发出来,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利于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的新时代人才,这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润林. 儒家思想对高校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J]. 艺术评鉴, 2021(16):3.

  2. 余倩. 浅论儒家文化教育在艺术院校廉政文化教育中的现实意义[J]. 青年文学家, 2011(13):2.

  3. 刘军. 谈儒家思想对当下艺术教育的意义[J]. 魅力中国, 2010(34):2.

作者简介:赵瑾(1998.02.17)女 汉族 籍贯:辽宁省庄河市 沈阳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19级在读研究生,专业: 美术教育 研究方向:美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