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浅谈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朱小丽

陕西省 汉中市南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723100

  [摘 要] 因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民生有直接关系,所以其受到了国民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为了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对其实施安全控制,可通过分析农产品农药残留实现。本文主要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向出发,分析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对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的制度制定和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控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人类生产中,食物是最基本的,在社会生产中担任重要角色,对社会平稳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农产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阶段,我国农产品市场注重食物保健性,也注重食物与农产品的使用安全。这里的安全不但需要达到数量要求,还涵盖了农产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一、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途径

  农产品农药残留途径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二是在加工过程中农产品受到直接污染,如空气污染物、水中污染物以及土壤污染物,会在动物和植物体内产生农药残留,间接污染农产品。此外,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和食物链作用,比如在水域中有农药,浮游生物将受到农药污染,而水产动物在食用这些浮游生物后,加工生产的水产品会高残留农药。同时,运输过程中,农产品和农药共同存放也会污染农产品。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在农产品食用中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因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人体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达标,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加强农产品污染的高度管理,寻找影响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一)加大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农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安全监督管理力度,有效监督市场中的农产品。在此之前,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条例,提高农民在生产农产品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需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网络平台,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将农产品相关信息进行社会公开化、透明化,提高农产品信息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可信度。还需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完善检测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利基础。

  (二)完善生产供给体系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需要从根源上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产品高毒农药残留问题。此外,需要进一步完善生产供给体系,宏观调控农产品发展,从而保障社会供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降低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同时,要积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产品技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大保护力度。

  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一)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是一种新型仪器检测法。这种检测法在色谱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这种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时分离速度快且操作简单,在农产品安全检测中获得了广泛使用。使用传统检测方法时,无法有效检测很多代谢物降解物和微量农药,但是使用新型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准确检测,且检测效率更高。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现在使用的农药很多都是有机合成物,主要特点是极性较强、在热作用下极其不稳定,而分子量大、挥发性低。气相色谱检测法受热容易分解化合物而检测效率低,因此不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此时,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检测法进行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主要机理是流动相和固定相在分配系数上出现差异来实现分离,具有通透性、检测时分离速度快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安全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分离所有的有机化合物,而且是对气相色谱法的一种完善。但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检测灵敏度不高,能够检测的种类不如气相色谱法多。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一)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监督力度

  在质量检测机构中,检测设备有一定限制,且检测功能不完善,一些常见农药和一些不常见的金属元素很难检测到,导致农产品存在品质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较为烦琐,同时涉及多个部门,而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一致的监管制度与监管程序,出现了许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失误。所以,需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程序,担负起农药残留监管责任,严格执行相应监管流程。

 (二)构建质量安全预警系统

  首先,坚持走防治结合道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获得有效保障措施。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各方面的交叉检测与预警,及时消除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例如,检测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过程中,需监管好农用化学品市场,如果发现农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的打击措施。其次,告知广大种植户不可使用给农产品带来质量安全隐患的农药与肥料。最后,完善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做好提前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控制环境污染和农药污染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染问题不断加深,污染对农业的影响也愈加严重。如果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元素排到水域、土壤中,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需从源头控制污染问题,防止工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随意排放造成农田污染。此外,城市产生的废弃物,没有经过处理时不可随意堆放于农田。同时,要严格控制农药市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较多,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需根据具体实际选择,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董海林.甘肃省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及控制研究[J].物流科技,2019(2):157-159.

  [2]李东.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22):166.

  [3]王一凡,张美杨.农产品检测农产品检测技术的质量安全控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