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保险理赔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4

人工智能在保险理赔中的应用

王锴

作者身份证号: 14010619840922****

摘要:国家科技实力的增长,促使技术不断发展、优化。将当前较为先进的人工智能(AI)技术,引入到保险行业的理赔工作中,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现实进行保险理赔的业务中,全流程涉及的内容繁多,并且计算、分析工作都较为复杂,若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其进行融合,不仅提高了整体工作的效率,还强化了服务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保险理赔中的人工智能优势、技术种类,同时,细致阐述了相应技术在多种保险理赔中的应用,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保险理赔;智能风控;智能定损


引言: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工作模式逐渐在新时代中显示出了弊端,特别是在目前的“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推广线上的业务形式,不仅成为未来关键的发展方向、趋势,还可以推动行业的快速迭代。人工智能技术(AI)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关键分支之一,其能够从人类的业务处理经验中归纳、总结、提炼出高效的算法,以期逐步取代人类的流程化任务。将其应用在理赔工作中,可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精准程度,保障服务质量。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保险理赔工作是保险行业中的重要核心内容,同样还是行业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理赔的工作中,展现出了关键作用,并且还有一部分的大型保险公司创建出了专项的线上理赔智能系统,研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不仅改善了该环节中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服务质量,合理解决了其中的理赔时效、保险欺诈的难题。

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与保险业务实践经验相结合,技术专家能创建出完善的理赔系统。在学习阶段,依据该系统来多角度收集与保险相关的信息,之后根据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功能,对行业理赔方面的案例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并形成具备标准化流程的模型。在应用阶段,当被保险人提出理赔申请后,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推理功能,对重要内容进行收集,并传送到训练好的人工智能的模型中,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物品损坏程度等,与理赔系统模型进行比对,提出适宜的定损内容。这不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还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提升了保险理赔工作的科技含量[1]

二、保险理赔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依据计算机的使用,其能够从人类的业务处理经验中归纳、总结、提炼出高效的算法,以期逐步取代人类的流程化任务。人工智能行业先驱之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Tom Mitchell,曾经给人工智能确定了相应的定义:“人工智能是一门与知识相关的学科,以及如何展现知识、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科学。”通俗来讲,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去完成人能够达到的效果。在保险理赔工作中,主要涉及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智能识别、定损、数据风控等方面的手段。

(一)智能识别

智能识别的技术,主要包含了对人脸、语音、生物特征等方面的识别工作,能够对理赔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确定。通过对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的利用,可精准的对被险保人的特征进行识别,将这两项技术应用在保险业务办理的阶段中,便能够达到足不出户的保单保全、信息变更、地址修改、退保等多方面的操作。客户无需进入到营业网点,只需上传自身的面部特征图片,之后依据相应的识别方式,来对图像中的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并需要客户本人进行确定,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任务量,还提升了处理工作的时效性,改善了顾客体验感受。同时,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还可以应用在证件、表单的识别中。在传统的理赔流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证件信息材料进行审视核查。现在只需要依据该技术来对其中的信息进行采集,便能完成对客户的识别工作,大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精准程度。

(二)智能定损

智能定损的技术手段,主要是用在保险公司内部的理赔案件之中,通过与以往的案例具体情况进行结合,再应用人工智能具备的学习技术,对其开展深层次的发掘,以此找出其中具备的动态定损、计算工作模型。在客户提出相应的索赔申请,以及为客户进行定损时,具备人工智能的系统便会依据相应计算方式,来得出具体的定损金额、赔付方案等内容,这不仅避免了其中流程较长、复杂繁琐的操作,还可让一部分的案件实现自动化的定损核算、理赔,从而将整体工作的时效性大幅提升,同时还减少了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三)智能风控

在日常的保险业务中,智能风控模型主要应用在反欺诈、打假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的效率情况。将大数据技术与智能风控模型相结合,能够生成相应的规则内容,保险公司人员依据此来对客户的征信情况、出险数据开展筛选、排查工作,并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面对已经排查到的风险案件,再开展人工的处理模式,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工作范围,缩减其中的无效工作,提高案件调查过程中的精准度

[2]

以上所提及的几种技术手段,是人工智能在保险理赔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在保险领域中,还使用到了其他的人工智能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系统的客服,不仅能够让保险理赔方面的条款内容、工作流程更加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还可以将工作效率进行大幅提升,并提供出实时性的咨询服务。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业务的流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成本、提升完成效率,甚至还能够将服务工作的质量优化,让以往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化。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理赔中的应用

在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的过程中,大多数是因为车辆、人员方面产生的。在相应案件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将其分为四部分:

一,对事情的真实性进行判断,主要指事故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人为的摆放,或是进行了“拼接”工作。二,对事故的整体情况进行判断,该环节是要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开展深层次的核实工作,判断其是否存在故意性、是否在保险的承保范围内、是否存在责任免除等。三,对事故之中的责任情况进行断定,主要是根据事故中当事人的承担的过错程度,来对承担属性、责任比例情况进行判断。四,对事故的损失进行断定,主要包括了当事人的损伤状况、伤情诊断结果、预后等一系列的情况,并从真实、合法、合理、关联几大方面,来断定医疗、务工、护理等一系列项目中的具体金额情况。以上的第一、二条被称作为案件的定性,能够将其纳入到反欺诈工作范围内。当前,国内较多的保险科技(InsureTech)公司都在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三步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当地交警部门的协调[3]

(一)提高准确度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保险理赔的工作中,能够将技术的应用精准度大幅提升。例如: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对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工作,当前,该先进技术已经被应用在较多先进产品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图像识别可以每天检测到2.5万的案件,以及20万的车辆损坏图片。目前,全新的图像识别技术,其在应用过程中的精准程度已经高达了96%。在检测案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其中模型还在不断地接受训练、学习,从而让其内部的精准程度大幅提升。

(二)引入理赔流程

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引入到理赔的工作流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美国传统保险巨头的生命保险(MetLife),便在五年前开始在工作中引入IBM的人工智能化平台,其取代了以往的30多名保险索赔计算工作人员,大幅提升了过程中的计算效率。在现实应用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系统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便是对医生撰写的证明、其他内容进行阅读,以及对保险理赔资金所必需的内容进行采集,核对客户签订的保险合同,从而高效、科学地避免发生阻止赔付、工作疏忽等方面的情况。

(三)智能确定损失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定损工作中,让其逐渐向智能化发展。例如:在2017年6月,蚂蚁金服在北京宣布,向保险行业暂时性的全面开放技术产品——“定损宝”,其中其依据人工智能技术,来对保险定损业务中人工作业的流程进行模拟,帮助其能够完成自动化的工作。“定损宝”在应用中,主要是使用深度学习图像的识别、检测技术,让人工智能技术代替查勘人员的眼睛、大脑,之后依据云端的计算方式,来对照片中的信息进行识别,在将其与保险公司连接之后,便可以在几秒中,得出精准的定损工作结果,其中主要是包含了受损零件、维修计划、价格情况,以及出险之后对来年保修工作产生的影响等。

(四)智能开展理赔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理赔中,会让工作逐渐向智能化转变。例如:国内的平安产险便将该技术应用在理赔全流程管理中,以此来创造出了先进的“智能理赔”等一系列服务种类产品,促使相应被承保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和解决方案,以及对损坏情况进行智能化的查看,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小额事故的快速理赔工作。例如: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内部,其在2016年7月便推出了车险理赔工作中的“太好赔”产品,并逐步实现了过程中的智能化转变。其在面对风险程度较低的案件时,可以根据自动化的报案、查勘、报价、核损、理算等一系列的环节,完成了工作的智能化全覆盖效果,同时,还减少了过程中需要进行流转、等待的工作,真正达到了“小案件、秒赔付”的效果,提升了客户在该方面的体验[4]

(五)理赔工作反欺诈

保险理赔的过程会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例如:查勘、保单、出险等一系列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该过程中,不仅能对其中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识别,还可实现海量信息的关联组合工作,并在该前提下生成相应的模型,从而让理赔过程中工作实现自我优化,提高其中的反欺诈概率。例如:在2018年IBM与吉贝克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出了“在人工智能系统基础上的保险理赔反欺诈解决措施”,还将其成功地登录到了IBM的官网内部,之后便成为了IBM大数据、分析“明星产品”的首要关键内容。通过将该系统应用在健康保险中的反欺诈领域之中,并依据更加先进、实用的解决措施,来帮助保险企业进行风险防控,之后在理赔中的反欺诈重点内容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选取存在的重要特征,从而制定出适宜的反欺诈工作模型。

(六)逻辑内容智能化

在进行保险理赔的过程中,数据、计算方法都是人工智能使用的底层逻辑内容,同时,二者分别是技术在应用中的关键基础、驱动条件。为此,在智能化实现人伤案件损失情况核定的逻辑时,能够将其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实现特定的文本、视频等相应数据采集获取智能化,例如:对医疗活动费用进行核定的模块。二,对已经获取的数据计算方法进行预处理、分析工作,之后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可视化,例如:多维标度分析工作。三,利用有监督、无监督的学习模块,来对其中存在的规律进行探寻,并将采集到的内容归纳成为一个模型,再开展相应的海量训练工作,促使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不断适应,可以应对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最后与该方面的专家人员,共同对模型的可靠程度进行验证。四,对前面的几点操作进行迭代,依据更多种类的模块内容,来创建出多样化的模型,之后创建出“规则与机器学习”的混合式模型,并在工作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智能理赔,完成对人伤案件整体损失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核定。

(七)采集工作智能化

保险中的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客户人员的基本信息内容,例如:姓名、年龄、户籍、性别等一系列方面内容;二,是关键性的伤情状况信息内容,例如:诊断结构、手术方式、治疗手段、误工期限、伤残状况等。在进行信息内容的获取时,保险、科技公司具备较为深层次的研究工作,以及实际案例应用经验,例如:通过对人员身份证件、银行卡等方面的识别技术,来在短时间内,获取其各种基础的信息内容,以及在银行账户方面的数据,并且精准程度接近100%;通过使用光学字符识别手段,来对病历中的伤情诊断情况、治疗信息内容、医疗清单的费用信息进行精准识别,能够让准确程度高达99%。在日后的工作中,需要在当前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创新、优化工作,实现对人员基础信息、伤情状况的全面覆盖,解放人工操作,提升整体效率。

(八)损失判定智能化

依据对人体识别方案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来提升图像、视频中人体相关信息内容的精准识别程度,并在该前提下完成具体情况的检测、追踪、关键处定位、属性分析,最后实现损伤情况的判定。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到日常理赔工作后,面对浅表损伤的判定时,相应工作人员、客户本人只需要对受伤的区域进行拍照、分析即可;在面对非浅表的损伤情况时,只需要提交相关的影像内容、诊断报告即可,系统便会对以上的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分析。之后依据海量的诊断、理赔案件数据的积累,来精准地判定损伤情况,并智能化地开展伤情报价工作。

(九)报价信息智能化

以往人伤案件在理赔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人工的方式,来对医疗费用、误工费用等一系列的数据内容进行审视核查,并且持续的时间很长。通过将人工在智能技术引入到工作中后,相应公司便可以依据临床路径的理念内容,针对国内目前的相关数据信息、信息获取与损失判定智能化,以及海量历史案例情况、伤者的性别、年龄、案发地点、损失参与度等一系列因素进行考虑,从而深层次完成伤情报价中的人工智能化改变。

(十)费用评审智能化

如前文所描述的情况,目前,一部分的车险人伤案件,特别是与第三者伤人案件相关的,都会因为患者主导、医院医生等一系列的内容,使得花费的金额、进度不能受到承保人员、公司的控制,为此,在对该方面进行理赔的过程中。评审工作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以往都是以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开展,效率相对较低。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之后,保险公司便可以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内容、智能收集的数据信息、智能定损程度、《车险反欺诈代码集》中20多种欺诈因子,以及智能人伤理赔系统中的措施、步骤,来创建出合理的评审模型,实现过程中的智能化[5]

总结:综上所述,国家科技实力的快速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行业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保险理赔工作涉及了大量的数据,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之后,便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保险理赔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细致分析后,我们能够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对当今的保险科技行业产生了多角度的影响。为此,保险公司需要顺应当前的时代发展,并在公司自身战略目标、经济实力、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基础上,来编制人工智能的未来计划,实现客户体验的提升,展现自身的经营价值。

参考文献:

[1]付文宇,李彦,贺子欣.人工智能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1,40(12):51-57.

[2]周美云.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06):20-25.

[3]杭纯.企业财务核算智能化管理模式研究——以某省级电力公司财务核算业务为例[J].管理会计研究,2021,4(06):6-14.

[4]宋旭捷,汪木金,许善隆,等.大学生医疗保险理赔现状分析及应对思考——以南开大学滨海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4):82-83.

[5]冯梓泳,徐喜荣.医疗责任保险合同纠纷实证研究——基于376份判决书的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21,29(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