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加那提 ·阿布扎力

布尔津县杜来提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 836699

摘要:广袤的高寒草原,具有特殊的生物系统和生态功能。但在长期的草原利用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高原的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区域环境与发展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对此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掌握引起高寒草原退化的具体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保障草原生态系统进一步恢复。

关键词:草原退化;原因;治理对策

前言

广阔的草原具有强大的生态维护功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土地退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其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草地又是全近百万牧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草地畜牧业是牧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合理保护草原、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草原退化类型及特征

依据退化草原分级标准,结合草原植被盖度、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内容,天然草原退化程度可划分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3个退化等级。其中,轻度退化草原植被盖度为71%~85%,优良牧草比例为36%~70%,植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5~25种,有毒有害植物产量比例小于32%;中度退化草原植被总盖度为41%~70%,草原植物种为8~14种,优良牧草的产量比例为9%~35%,有毒有害及不食杂类草比例为33%~67%;重度退化草原植被总盖度小于40%,草原植物种丰富度指数为7种以下,优良牧草产量比例小于8%,有毒有害植物及不食杂类草比例达68%以上。

2草原退化的原因分析

2.1气候因素

高寒草原地处较高的海拔,当地气候环境恶劣,土壤层稀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并且处于高寒地区,牧草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冰雪融化冻土现象十分严重。另外,高寒草原常常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气候逐渐恶化,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各种不利因素给天然草场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的很多高寒草地当中,风势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高寒地区的草地生态环境极其不稳定,水土保持能力较差,各种自然因素很容易造成草场的水土严重流失,生态功能呈现逐渐弱化趋势,保护能力逐渐变差。在高寒地带草原,始终处于常年冰融交替的环境当中,于对高寒草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很容易引发滑塌现象,使得土壤当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退化进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高寒地区的温度逐渐回升,受到干旱原因的影响,对牧草的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再加上年降雨量逐渐锐减,高寒地区的湖泊、湿地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雪上加霜,加速了高寒草原退化进程。

2.2不科学的草场利用

高海拔地区的草场是草原畜牧养殖产业牧草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不断加强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加大畜牧养殖结构调整。但很多养殖户依然沿用传统的草原放牧养殖模式,草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呈现逐渐变弱态势。由于不科学的放牧和人为的不科学开发,草地植被土壤结构遭受严重破坏。高寒在草原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恶劣,牧草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草场的生产能力不足,随着畜牧养殖规模逐渐扩大,高寒草原的放牧量逐渐增多,严重超过了草场的承载能力。草原不科学的利用以及放牧强度的增大,牧草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草地的覆盖度显著下降,给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蔓延提供条件。一系列的人为因素和病害因素的影响,使得草场土壤结构遭受严重破坏,牧草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影响,加剧了高原草场沙漠化、荒漠化进程,各种有毒有害杂草逐渐成为优势种群。另外,在草场管理过程中,草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相对较为落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再加上农牧地区的很多群众习惯采用牛粪作为生活原料。牛在草场放牧过程中产生的牛粪被农牧民群众回收,养分得不到循环利用。基层地区的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放牧养殖模式,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到位,再加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十分不利于高寒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随着草场过度开发过度利用,草原鼠虫害危害逐年严重,但没有寻找到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使得草原储存化的发生率逐年加重。

3草原草地退化的防控措施

3.1加快构建长效的立法机制

针对现阶段高寒草原退化严重的现象,应该从法律层面做出约束,加强立法。结合其他牧区关于天然草场保护的相关经验,加快建立高寒草原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草原立法进程,确保高寒草原保护工作向着法制化制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引发高寒草原草地退化的原因深入细致的分析,不断吸取内外的关于草原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清肃和整理,减少交叉和重叠的相关法律规范,构建完善细化的高寒草原退化保护法律框架体系,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具有可执行性,各项法律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3.2加快构建全新的草业发展模式

地区拥有着广阔的高寒草原,分布较为广泛,并且在不同地区的高寒草原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产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高寒草原在区域层面又可以分为农牧交错带、西部牧区、中部牧区、东部牧区等。在对高寒草地资源保护过程中,应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构建完善的适合不同地区高寒草原退化保护的区域性草业发展模式,要充分考虑高寒草原所在地的生态系统和社会自然经济之间的关系,有步骤、有计划、分区域的发展牧草加工,畜牧生产和典型的草原模式,结合草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土壤的肥沃程度,当地的降雨情况,利用现有的草地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另外在草场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严格控制草场的载畜量。

3.3加快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

现阶段在地区,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放牧养殖模式,发展方式较为滞后,对草场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对此,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加快调整当地的畜牧养殖结构,完善养殖方式。引导农牧民群众将畜牧群体固定下来,并为农牧民群众建设暖棚和圈舍,坚持季节放牧原则,避免冬春季节在草场过度放牧。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牧草生产加工储存技术,加快筛选培育生产潜力更强,抗病性能优异的优质牧草,加大人工种草力度。针对辖区范围内退化严重的高寒的草原,应该建立禁止放牧制度,加快草场的休养生息,并加大破坏草场的整治力度,加快发展秸秆青贮技术,拓展饲料来源。

3.4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应该下大力气加大建设高寒草原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性的生态补偿机制,改变过去过度高强度利用高寒草原的现状,保障资源利用开发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人工种草过程中,应该引导农牧民群众选择使用优质的肥料,提高土壤肥力,补充高寒草地的土壤养分,进一步提高草场的生产能力和固碳能力。另外还应该加强管理,保证草地生产和利用的平衡。注重做好草场土壤的改善工作,紧密围绕高寒草场退化的原因,加强灌溉设施建设,积极追施有机肥微量元素,提高高寒草原的碳积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区草原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人为对草场的不科学利用,多天然草原被人为破坏,草地保护工作变得异常重要。针对现阶段高寒草原草地退化严重的现象,就需要我们做好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引导养殖户科学放牧,科学开发草地资源,逐步恢复草场的生态功能。这是推动当地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曹丽花,刘合满,赵世伟.当雄草原不同退化草甸土壤含水量及容重分布特征[J].草地学报,2011,19(5):746-751.

[2]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