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大型医院综合管线系统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5
/ 2

BIM 技术在大型医院 综合管线系统 施工中的应用

陈云飞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 250000

摘要:大型医院建设中往往存在对管线设计及排布不够重视、导致施工与运营使用中的不便。 本文以武汉儿童医院西院项目为例,该医院除常规公共建筑的机电功能系统外,还涉及其他多项医疗专项系统,公共区走廊、设备房间等区域综合管线错综复杂。围绕该项目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重难点,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碰撞检查及信息化等优势,探讨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1],进一步提出管线综合排布的科学合理方式,确保更加实用、经济和美观。通过实践证明,BIM技术在该医院综合管线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类似医院建设项目可以进行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医院;综合管线

1 项目介绍

武汉儿童医院西院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武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武汉儿童医院协议共建共管,将按照三甲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进行建设。计划投资8.3亿。规划总用地面积27776.50㎡,设计660个床位,993个车位,新建12层住院楼、4层门诊医技楼及相关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11065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65617㎡,地下建筑面积为45036㎡。

2研究内容

2.1重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2.2.1重难点分析:该医院属于装配式建筑,病房房间数量较多,功能众多复杂,墙体为ALC墙板,后期开洞比较困难;另外管线众多,较一般建筑常规多出医疗气体、医疗废水,洁净区净化等20余项专业管线,可利用空间小,各专业管线错综复杂,综合排布要求极高。

2.2.2解决方案

(1)搭建BIM模型:首先利用Revit建立搭建土建模型,在搭建土建模型时需充分考虑后期设备管线的需要,满足机电综合管线建模空间标准条件;然后再搭建机电模型,调整的范围在这个预留空间中,综合管线就能够实现更好更优地设计路径。构建医院整个模型要考虑整体性,包括土建工程墙、顶、地的搭建,要充分考虑合理性。特别注意机电工程中综合管线要占用大面积的空间,尤其是大型风管的走向,安排好主风管位置后,原则上是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这样才能保证各类综合管线的合理布局,后期就不会出现大变动,减少返工,保证工程的质量。

(2)利用Navisworks进行碰撞检测

一般Revit设计的图纸较大,要想把各机电专业系统整合在一起,在运行时就会出现卡顿困难,不利于操作。在导出的时候,一般采用Navisworks软件在识别相关文件格式的情况下把文件比例适当缩小,这样就可以整合各专业BIM模型,通过Navisworks进行碰撞检测可以将局部碰撞位置导出,还可根据各专业需要单独对进行碰撞检测,这样就能提高管线综合布的线科学合理性[2]。完成BIM模型搭建后,对项目进行碰撞检查,汇总各专业间出现的碰撞和存在碰撞隐患的地方,分析碰撞产生的原因,提《碰撞冲突检查报告》给相关专业设计,并提出优化建议。

(3)可视化技术交底

在进行管线调整时,通过专业人员对电气、给排水、暖通、医疗专项等管线标高和走向进行调整,直到不再出现碰撞为止。各类管道进行综合设计时,注意要在管线复杂集中的区域进行重点标注,采用三维立体视图放大;在平、立、剖面图和三维视图下,能精确掌握各类管线的实际排布情况,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最为准确的指导,确保各类管线安装的精确性与正确性[3]。采用BIM数字可视化模型虚拟漫游技术进行技术交底,减少施工人员对图纸理解可能出现误差与偏差,使工程在施工之前各参建方都能对整体工程建设有一个详细的认知,便于各方的沟通协调。

2.2主要施工应用

2.2.1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

在本阶段主要可以分为模型搭建、碰撞检测、管线综合三项。①模型搭建:建模者把施工组织设计、各专业施工方案、设计图纸等基本信息进行BIM数据的模型搭建。②碰撞检测:在碰撞冲突检查中,针对管线碰撞的情况,根据管综避让原则,对管线进行上翻、下翻、标高等避让调整,重点对车位车道、电梯厅、大堂、公区走道等重要部位进行梁下净高、机电管底净高分析,以确保各专业间管线不碰撞,便于进行安装与维修,提《净高分析报告》给相关专业设计,并提出优化建议。③管线综合:通过BIM平台来组织和协调各专业施工,优化施工及设计方案。在施工模拟过程中,根据各阶段需要,形成不同版本的BIM模型,按实际施工要求进一步优化综合管线排布,采取科学合理的冲突避让方式,形成《综合管线穿墙板的定位图》、《预留预埋图》、《土建升降板色块示意图》、《综合支吊架剖面示意图》,便于实际施工安装和后期维护,减少出现返工现象。

2.2.2在施工组织阶段的应用

在本阶段的主要分为物资管理、施工协调、信息交互三项。①物资管理。该医院项目各类专业复杂,材料种类繁多,BIM建模通过对材料参数定义,就可以按专业、进度、规格型号、区域等不同的需求进行备料,方便材料采购和应用管理。②施工协调。基于BIM全专业模型的管线综合,能够减少60%以上的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返工[4]。对作业人员进行的BIM可视化交底来指导施工,能够使得作业人员更直观的了解设计意图,能够大大提高施工精确程度。③信息共享。在BIM模型中对需要精装修的功能房间进行设计,建立局部公共区精装BIM 模型,可以让常规CAD设计图纸中的墙、顶、地、开关、面板、装饰灯具等摆脱专业的符号,以3D真实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精装修装饰效果展示,避免后期的开凿,提高装修质量。让项目各参建能够直观准确的了解设计理念,体会设计意图,改善了沟通渠道,提高了信息表达的准确度,便于各参建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提高了沟通效率,达成协同沟通信息共享。

2.2.3在竣工运行阶段的应用

在本阶段需将BIM模型与弱电智能化系统之间数据关联,一般以BIM运维平台为基础构建IBMS系统,可以直观的将各类机电设备、综合管线安装和运行的信息呈现出来。在IBMS系统内形成‘大数据’,此时的BIM模型当作大型数据库来支撑医院硬件系统运行,保证医院各专业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3结束语

在武汉儿童西院医院项目采用BIM技术,全面保证项目交付IPD集成管理,能够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碰撞检测、维护及管理,实现动态集成,形成可视化4D施工[5],能够通过施工现场对建筑物转化3D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常规二维设计技术缺陷。施工阶段涉及人力、材料、设备、进度、成本和布置,在各个动态结构中,能够形成集成管理与可视化模拟;能够降低参与难度,调动各参建的参与能力,更加直观让参与各方信息形成共享。通过管理与现场的协调,使各方面信息及时沟通与协调,达到共同管理的目标,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万里谢子健谢旻杲等.BIM技术在综合性医院机电安装中的专项应用[J].建筑施工2020, 42(9):1776-1778.

[2]吕新伟,杨少军,朱林等.房建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3):13-16.

[3]郭强. BIM技术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2017,1(6):52-55.

[4]李建栋,杨震樱.BIM技术在医院项目管线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1(12):120-121.

[5]李铁东.BIM技术在大型医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