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4
/ 2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望玉容

江油市青莲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江油 621705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4月-2021年7月在江油市青莲镇中心卫生院救治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以及治疗依从性均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持续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患者可伴有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危及患者自身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同时也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患者对该疾病不够了解、遵医用药依从性较差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复发的迹象,因此对基础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护理干预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护理效果不够理想。而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本研究主要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样本选取时间:2020年4月-2021年7月,选取对象:在江油市青莲镇中心卫生院救治的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表法。其中对照组(n=46)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为65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73.23±2.72)岁;观察组(n=46)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为67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为(72.74±2.53)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1]中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并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病情较为稳定;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每一项内容已达成书面协议。

排除标准:①存在沟通障碍;②对本研究不配合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健康宣教、遵医嘱用药、讲解注意事项、完成各项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对异常症状给予及时处理等。

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同于对照组。同时予以优质护理,(1)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想法,补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辅以正念冥想训练、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等疏导负性情绪。(2)病情监测:定时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并对口腔黏膜等部位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快速排出气体和痰液,或辅助拍打背部的方法促进排痰,也可用穴位按摩帮助患者缓解咳嗽、咳痰症状。(3)生活方式指导:督促患者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饮食为原则,多食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餐后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规律作息等。(4)并发症预防: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类型及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高风险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其能熟练掌握预防方法,对低风险患者则可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指标:护理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厂家: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川械注准20212070081;型号:S-980AⅠ)检测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②治疗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信度系数为0.879),在护理干预1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85分为优秀,50分≤分数<85分为良好,<50分为较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x-±s)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X2 检验。以0.05为分界线,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提升幅度更高(P<0.05)。见表1:

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n

FVC(L)

FEV1(L)

FVC/FEV1(%)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6

1.35±0.42

2.62±0.65


2.26±0.42

3.53±0.53


63.28±15.27

75.22±13.33


观察组

46

1.34±0.43

3.08±0.69


2.27±0.41

3.98±0.87


62.46±16.03

82.03±13.64


t


0.113

3.291

0.116

2.996

0.251

2.422

p


0.910

0.001

0.908

0.004

0.802

0.017

2.2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见表2:

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组别

n

优秀

良好

较差

治疗依从率

对照组

46

18

20

8

38(82.61)

观察组

46

25

19

2

44(95.65)

X2





4.039

p





0.044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现阶段一般分为两类因素,一是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加剧(粉尘、化学物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等;二是个体因素:常见的有遗传因素、气道反应较高、吸烟等。孙薇学者[2]的研究认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来看,辅以临床护理工作必不可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提示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更能促进患者症状改善。优质护理干预从多个角度出发,在心理上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在生理上缓解患者痛苦,帮助患者促进排痰,改善缺氧症状并维持通气功能,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肺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提示优质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分析原因:优质护理能充分考虑患者实际的内在需求,并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患者接受度高,遵医行为逐渐提升。

综上所述,应用优质护理,护理效果确切,且远期预后相对较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2]孙薇.优质护理对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