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3

尿肾损伤分子 -1、 IL-18及血清胱抑素 C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马庆湖

汕头市潮阳区中医院 ,广东汕头 515100

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对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汕头市潮阳区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组,比较两组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访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预后AKI患儿间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K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AKI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肾损伤组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急性肾损伤组(P<0.05);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K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AKI患儿预后的关系发现其能够对患儿的预后进行良好预测。结论 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能够提升AKI的早期诊断、提升预后的评估,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尿肾损伤分子-1;IL-18;血清胱抑素C;儿童;急性肾损伤


根据一项最新的中国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儿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住院儿童的AKI发病率高达为20%,住院死亡率为4%[1]。研究表明,AKI预后取决于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基础疾病无关。传统上,AKI的诊断是基于血清肌酐的升高和尿量的减少[2]。然而,目前的诊断标准不能早期发现损伤、不能准确反映非稳定期的肾功能改变,血清肌酐可能受多种非可逆因素的影响。而高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诊断急性肾损伤的血清肌酐及尿量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其中AKI发作后血清肌酐可能需要数天才能达到峰值,而肾脏损伤那时已达到50%以上,其水平易受营养状态、药物、体内代谢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因此血清肌酐不能及时反映肾功能的变化[3]。尿量尽管可以实时测量,但在AKI的众多研究中通常并没有此类报告,且尿量的变化与AKI预后的关联也并没有相关的随访研究。尿肾损伤分子-1、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血清胱抑素C均被证实可用于儿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但是在儿童急性肾损伤预后的预测中的研究却较少。我院在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尿肾损伤分子-1、IL-18、血清胱抑素C对其进行诊断并进行预后的预测,效果不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汕头市潮阳区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组。急性肾损伤组患儿年龄范围为3~16岁,平均年龄(8±2.5)岁,男患儿32例,女患儿18例;无急性肾损伤组患儿年龄范围为4~16岁,平均年龄(8±2.0)岁,男患儿30例,女患儿2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AKI病例均符合阿姆斯特丹AKI 合作研讨会制定的AKI 诊断标准;②既往无基础肾脏疾病。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慢性肾脏疾病基础;②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糖皮质激素者;③存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疾病者。④入院前已发生AKI的患儿。

1.3方法

收集入院次日清晨6~7点的中段尿10mL,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于无菌管中置–20℃冰箱中保存待测。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3mL,3000r/min离心15min后取血清检测肌酐、胱抑素C。(3)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对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进行检测,采用苦味酸法对血清肌酐水平进行检测。随访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预后AKI患儿间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K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AKI患儿预后的关系。

1.4评定标准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48h内血肌酐升高超过26.5μmol/L或较基础值升高超过50%和(或)尿量低于0.5mL/(kg•h)达6h以上者则认为出现急性肾损伤。根据有无合并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无急性肾损伤组,比较两组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a=0.05,当P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IL- 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

急性肾损伤组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急性肾损伤组(P<0.05),见表1:


组别

尿肾损伤分子-1(μg/mL)

尿IL-18(pg/mL)

血清胱抑素C(mg/L)

急性肾损伤组

4.11±0.58

297.02±74.81

1.26±0.35

无急性肾损伤组

2.82±0.39

203.19±52.16

1.04±0.33

t值

13.432

8.982

3.773

P值

<0.001

<0.001

<0.001

2.2尿肾损伤分子-1IL- 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肾损伤组患儿预后预测的效能

对急性肾损伤组患儿进行随访,比较不同预后AKI患儿间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KI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AKI患儿预后的关系。其预测效能如下图所示:

62568271c9394_html_e5a76e0d36d61e5f.png

62568271c9394_html_ab98f0324bd00150.png


62568271c9394_html_cfe989217caed893.png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肾功能指标是血肌酐,该指标可有效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但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较大,另外肾脏的储备、代偿功能较强,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一半时血清肌酐才出现异常,对于早期急性肾损伤敏感度不高,因此,急需寻找敏感度更高的诊断指标[4]

尿肾损伤分子-1为1型跨膜蛋白的一种,在健康人群中仅有少量表达,当肾近曲小管出现损伤后,尿损伤分子-1可迅速表达,并在受累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顶部定位,通过促进细胞移动、增殖及去极化,促进再生细胞分布于裸露的基底膜,使其重新形成完整的上皮细胞而参与损伤肾小管的修复[5-6]。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肾损伤组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明显高于无急性肾损伤组(P<0.05),且不同急性肾损伤严重程度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患儿出现急性肾损伤时,患儿近曲小管损伤,出现功能障碍有关。近曲小管代谢较旺盛,当出现内皮细胞受损时可致肾血流量下降而使肾组织处于缺氧状态,使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尿肾损伤分子-1无法被重吸收而由尿液排出。IL-18则是由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的一种促炎因子,其分子量为18KDa,本研究显示:急性肾损伤组患儿尿IL-18明显高于无急性肾损伤组(P<0.05)。可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急性肾损伤时可引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使尿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有研究证实急性肾损伤时尿IL-18升高不受尿路感染、慢性肾脏病及肾前性肾衰竭的影响,因而该指标被广泛用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7]。血清胱抑素则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由有核细胞分泌,在体内含量较为稳定,不受性别、年龄、肝脏疾病及系统性炎症等影响,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并经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及分解而排出体外或吸收[8]。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肾损伤组患儿血清胱抑素C明显高于无急性肾损伤组(P<0.05)。可能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急性肾损伤早期黏附因子及炎症因子等水平升高,导致肾内皮细胞损害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有关。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尿肾损伤分子-1、尿IL-18、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肾损伤的患儿预后诊断截断值分别为0.802、0.845、0.791,显示出了较高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肾损伤患儿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均高于未并发急性肾损伤者,尿肾损伤分子-1、IL-18及血清胱抑素C均可作为急性肾损伤患儿预后预测的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柯坤宇,潘晨,陈丽芳,等.尿肾损伤分子-1对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10):627-629.

[2]胡秀红,杨洪娟,王会卿,等.胱抑素C、肾损伤分子-1、血肌酐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所致急性肾损伤早期预警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5):31–35.

[3]候茜,宁沛雯.血清IL-18与胱抑素C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592-1593.

[4]杨帆,蒋小云.儿童激素敏感、复发/依赖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2016)解读[J].中华儿科杂志,2017,55(10):738–742.

[5]李平华,宋倩,黄连铭.血清肌酐、胱抑素C、NGAL检测对妊娠相关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5):308-313.

[6] Palmucci Stefano, Cappello Giuseppina, Attinà Giancarlo, et al.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and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transplanted kidneys [J]. Eur J Radiol Open, 2015, 2:71-80.

[7] 姚英.2018年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造影后急性肾损伤防治指南的解读 [J]. 中国血液净化, 2019, 18(6):435-438.

[8] 李恭,张冬梅.不同时间血、尿肾损伤分子-1诊断冠心病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0):2991-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