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氛围灯结构设计和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6
/ 2

汽车内饰氛围灯结构设计和发展趋势

孙启铭

福特汽车汽车工程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氛围感有了更高需求,内饰氛围灯作为烘托汽车内部氛围的重要物件,其设计与使用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其对于提升汽车整体格调与吸引力有着显著作用。为此,汽车内饰氛围灯的设计与趋势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研究今后汽车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汽车内饰;氛围灯;结构设计;趋势


引言:如今,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的内饰开始逐步受到人们关注,其中,氛围灯是汽车内饰中存在感最强、最容易烘托气氛的物件,在不同灯效烘托之下,会使汽车呈现不同格调,给人不同感受,带来多样化的感官刺激,提升乘车的舒适性与惬意感。下面本文就将具体分析汽车内饰氛围灯的结构设计,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汽车内饰氛围灯概述

在汽车内部应用的,用于烘托环境氛围的内饰灯,就是指汽车内饰氛围灯。当前,这种灯的主流技术有两种,即LED光源配合柔性光纤以及注塑导光条。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颜色、亮度的氛围灯,这种灯有着非常好的烘托氛围的效果,由此,用户的体验的效果非常好。其使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车内的线束,将电源接通,LED会此点亮,经过导光条,在光传播之下,最终达到用户所期待的氛围灯效果。在汽车内,对于能够转换不同颜色的氛围灯,是通过红、绿、蓝的三基色原理,三种颜色通过计算机控制,能够实现256级灰度随意搭配的功能,这样一来,就可以转换多种颜色的光,带来更为丰富的感官刺激。

2.汽车内饰氛围灯的结构设计

2.1内饰氛围灯的布置

在汽车内的很多位置都可以布置氛围灯,比较常见的布置位置包括仪表轮廓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处、出风口以及门护板处等,有着较高的布置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不同需求。而在LED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发光形式以及用户需求的日趋多样,布置位置也开始发生改变,正在逐步打破原有的位置限制,进一步增强了氛围灯布置关联性,能够给用户带来3D环绕式的体验,很多汽车内饰灯不再局限于内部,而是向外部迁移,包括标识灯、格栅氛围灯等,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而位置的变换,必将对氛围灯的材质、性能以及结构的设计更加严苛,需要设计人员结合汽车外形、功用、结构等多种因素,进行总体性能的把控与结构的设计,从而保证氛围灯布置位置与汽车有着总体的协调性。

2.2内饰氛围灯的发光形式

汽车的内饰氛围灯发光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点光源直射式发光、点光源带式-反射式、直射式以及点光源面发光式几种。通常来说,在结构设计上,会结合氛围灯布置的位置需求,点亮以后所呈现的效果需求进行。(1)点光源直射式氛围灯。由配光面罩、LED线路板、外壳体共同组成,开启氛围灯,LED光源发光通过直射的方式完成,并向四周散射,从而将周围环境全部照亮,这种氛围灯的灯效照射范围小,总体效果一般,通常当做汽车前后排脚窝氛围灯与门拉手氛围灯。(2)点光源光带式-反射式氛围灯。由发光模组、光导以及安装支架共同组成灯的结构,将氛围灯开启以后,发光通过模组LED光源进行,光导的传递通过光线实现,照射到地面上的光是非常均匀的,由此将反射式的光带效果呈现出来。这种形式的氛围灯,安装方便且能够实现均匀发光,总体的光效一般,通常在仪表板、门户板位置使用,因为受承接面角度的变化,色泽变化的影响较大,是造成灯效一般的主要原因。(3)点光源光带式-直射式氛围灯,这种灯的结构与反射式的几乎一致,这种形式的氛围灯比起其他形式的,亮度更高,有着更为显著的发光效果,但是对发光面的均匀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想要进行后期的调整或者进行一定的优化,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对内部结构设计以及光表面均匀性充分考虑。(4)点光源面发光式氛围灯。面光导、LED线路板、发光面罩以及壳体是该灯的主要结构,这种形式的氛围灯,对雕刻工艺要求更高,开启后,能够将面发光的呼吸效果、律动效果实现,氛围感非常好,但结构设计复杂度更高,成本也比其他形式的氛围灯要高。

2.3常见问题及处理

汽车内饰氛围灯,其使用上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有:(1)灯光亮度不够。体现在灯头部的位置,灯带有较高的亮度,但灯带尾部亮度过低,主要原因是灯带的长度设计过长,灯头的设计数量较少,改进措施是设计上将长度减小,也可以在灯带的尾部再添加一个灯头。(2)灯光有暗影。通常在灯带内部可以观察到部分暗影或者亮斑,影响灯效。原因主要是软质灯带受压,影响到折射率,或者灯带结构大小与灯带不相配。改进措施是调整结构开口大小,也可以将灯带的固定结构改变,并安装一个透明罩在灯带下部。(3)灯光出现彩虹斑纹,主要原因是出光面外轮廓四周棱角受到光的照射,出现散射,或者是灯壳的问题,其光面有锯齿,光线照射后同样出现散射情况。改进措施是用适合的部件遮挡灯壳四周棱角,确保灯壳外表面的光滑、平整。

3.汽车内饰氛围灯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汽车氛围灯的需求不断增大下,会进一步推动氛围灯的发展呈现更多样的趋势。首先,个性化与差异化趋势。氛围灯会依据用户需求,展现个性签名,光效的需求差异化更显著,有的喜欢单色、有的喜欢多色,还有喜欢律动效果的等等,并且会与触摸屏、手势、语音等功能一起使用,让氛围灯的使用变得更加便捷、智能。

其次,场景化设计趋势。可以结合用户需求,在不同灯光下显示内容,为用户带来人性化体验,比如,很多企业引入“智能情景”模式,借助氛围灯,将乘客不同环境下的感官需求满足。不同场景采用不同氛围灯,比如,情侣出行,采用放松、安静的灯效,静静享受二人世界,如果是朋友出行,可以切换欢快、多彩的灯效,让气氛更加活跃、欢快,如果是晚间下班或者会议场景,可以切换安静、舒缓的灯效。

此外,安全性的考虑。车内氛围灯如果太亮、太刺眼,会影响驾驶的安全,为此,需要依据不同驾驶场景对氛围灯适当调节,车辆不同状态,包括驾驶模式、导航模式、不同天气状况下,自动做出相应识别与调整,从而保证车辆驾驶的稳定,如果遭遇紧急情况,氛围灯能够及时发出提示。车内及时将照明开启,能够减少盲目操作带来的不安全感,比如,方向盘、仪表中控后背光灯设计,储物箱、门把手的氛围灯设计等,都能给人们带来便利,这也是未来汽车氛围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宝马汽车工程师通过研究表示,驾驶员的情绪与疲劳感都会受到室内自动照明的影响。比如,橙色照明下,会让汽车内总体品质感增强,增加驾驶员的自信,但是光亮度越大,越容易使人的注意力分散,起到反作用。为此,设计适合的氛围灯亮度及颜色,在灯光变换上也兼顾这两个要素,能够为驾驶员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同时也能确保注意力的集中,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结束语:

总之,汽车功能的日趋多样,对内饰氛围灯的设计与使用也提出了更多样的需求,需要在今后内饰氛围灯的设计上,考虑便捷与个性化的同时,兼顾舒适性与安全性,这样才能为用户带来多样化体验的同时保证驾驶的安全性,让内饰氛围灯兼顾装饰与安全两种功用,使其朝向更为智能、便捷、安全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红金,马良,李志刚,等. 汽车内饰氛围灯结构设计和发展趋势[J]. 汽车电器,2020(4):63-64.

[2] 李春波,虞方威,陈卉,等. 汽车内饰灯具开发降成本方案[J]. 汽车实用技术,2019(5):129-130.

[3] 杜莎. 车内如何实现多色氛围灯?LIN RGB LED控制器是关键[J]. 汽车与配件,202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