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工程建设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刘宏 王洋

辽阳市城市管理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辽阳市 111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所以需要结合先进的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同时加快全行业的发展。该文围绕现代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分析了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事实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引言

建筑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随着建设项目的增加,建筑行业急需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而现阶段,使用装配式建筑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工程污染和能源消耗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装配式建筑的新型建造方式,对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工程建设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历来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工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为促进建筑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标准、质量控制规范、工程技术效益评价体系等,希望以此方式实现建设项目的高效优质发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技术监督和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社会和工业的稳定发展。除了施工企业外,参与施工过程的科研技术部门和施工设计部门必须不断优化工程技术,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落实建设项目的施工效果。但是,建设项目本身的流程和环节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质量下降,在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在施工阶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设单位及有关监管部门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2影响工程建设管理的因素

2.1管理体系的影响

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建筑市场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许多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份额,不惜打起了价格战。而价格战会导致施工企业忽略建筑项目质量的情况出现,通过不断压缩成本来确保顺利完成施工项目的建设,并以此来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工程项目,但是最终却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

2.2机械设备因素

现阶段,建筑施工已进入机械化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大型工程设备,这种设备的运行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中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还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影响较大。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建设工程建设中大量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需要积极落实施工设备,确保建设工程的有序进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加强采购控制,不能一味追求创新,应选择工程建设需要的机械设备。否则,现场控制变得更加困难。此外,为了防止现场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必须按照机械设备的运行控制要求进行设备维护和定期检查,防止降低工程和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

2.3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才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限制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现场的施工作业还是现场的管理活动,都需要由人力完成。即便是大多数施工单位已经配备了专业的信息化设备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其实际的决策以及管理命令等仍然需要由人力完成。也就是说,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专业素养以及工作态度,如果员工的专业素养较差,工作态度消极,那么即便拥有最好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制度,也无法保障管理活动的有效落实。同时,人才队伍的专业提升也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4材料的因素

现代建筑技术和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建筑业的发展进程和创新能力。然而,许多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选用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劣质材料,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此外,在控制过程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存储方式。但有的管理人员没有选择合适的管理场所,没有对库存进行分类,随意收集大量物资,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的材料没有经过反复检查,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不良材料,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损害用户利益,严重损害建筑公司施工的声誉。

3建筑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3.1加强工程设备管理

为了改善工程设备的管理,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人的工作技能,以支持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一是记录工程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等信息,便于统一规划管理。二是明确技术设备和供电责任人,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试验。确定电力供应,使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易于容纳。三是现场检查工程设备时,必须检查设备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明确工程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工程计划的要求得到满足。最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工程设备,必须提高操作员的专业训练水平,一些复杂的设备需要员工证书,以确保技术人员的专业性。

3.2加强监督力度和优化服务

强化建设工程施工中各方主体的行为监督力度。从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监督开始,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比如,针对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工程项目,要加强监督的力度,增加监督的次数,把参与到该工程项目中的各方主体作为重点的监管对象,以此来纠正其不良行为。除了加强监督的力度,同时还应当转变自身的职能,做好上门服务,定期组织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主体负责人举行座谈会,讲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介绍新的规定与措施,以此来加强工程项目中各方主体对于工程质量的责任意识。此外,针对建筑施工中所用到的建筑材料,检测机构需要认真检测试件试块,确保材料符合规定,严格把关建筑材料,并及时把相关信息提供给质监站。

3.3严格选拔施工人员

严格的施工人力选拔制度,能够甄选素质过硬、技能超专业的人力。现在,在一个以技术教育为重点的时代,要想得到一份全职工作,必须经过课程筛选和实习阶段,才能晋升为全职员工。建筑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选拔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缓解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挑战。施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注意建筑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在选择建筑材料时慎重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精心堆放、涂装,在施工过程中认真、严格地操作,相关设备和建筑物的质量得到提高。

3.4加强建筑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方面,施工现场必须有良好的物料管理,建立完善的物资监管体系,确保建材的采购和储存符合规定要求,目的是达到理想化的质量,确保工程不受物料影响。一是要对物资的采购、检查实施严格的监督,当物资的质量、性能达到施工要求时,一些高质量、高成本的建筑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企业的一些成本。此外,建筑公司必须始终以“质量为基础”的生产经营目标为导向,采购和管理材料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禁浪费材料,或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了解建设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建设工程的具体要求,尽可能保证每个施工阶段的质量的建设项目,并达到规定的标准。此外,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工程师的管理,重视对施工工程师的有效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为合理控制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在进行下一个环节之前,必须确保各施工环节均达到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韩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有效战略措施对策[J].数码设计(上),2021,10(01):124.

[2]刘俊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02):360-361.

[3]路登峰.试论高层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J].科学与财富,2021,13(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