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混凝土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惠林

身份证号码: 44190019850924****

[摘要]混凝土的性能检测属于一项复杂性的工作过程,具体操作过程潜在影响因素相对较多,需以全面了解与把控。因而,本文主要分析混凝土性能检测与相关影响因素,仅供参考。

[关键词]性能检测;混凝土;影响因素;


混凝土实际性能测定过程所涉及内容相对较多,且潜在各种影响因素,若不加以控制,则必然影响到混凝土总体性能及品质。故综合分析混凝土性能检测与相关影响因素较为重要。

  1. 性能检测

1.1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混凝土当中各种构成材料依照着比例配合,并经搅拌所形成混合物,即为混凝土拌合物,称其为新拌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拌合物比较易于各项工序施工作业(如运输、搅拌、浇筑及振捣成型等),获得成型密实、整体均匀、稳定质量的混凝土性能,即混凝土的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可满足于项目施工作业工艺要求综合性质,主要包含着流动性、保水性、黏聚性。流动性,即为混凝土的拌合物处于自重或者机械振动情况下所产生的流动性质,其流动性实际大小反映着混凝土的拌合物实际稀稠程度,良好流动性的拌合物,比较容易浇筑及振捣成型;所谓黏聚性,即为混凝土的构成成材料相互间具备凝聚力,项目施工过程混凝土可维持整体均匀性能;所谓黏聚性,则反映着混凝土的拌合物均匀性,良好黏聚性的拌合物比较容易开展施工操作,不会有分层、离析等现象产生。若为较差黏聚性条件下,混凝土的质地会缺乏均匀性,振捣过后易有空洞、蜂窝等现象产生;保水性,即为混凝土的拌合物具体施工过程有着可维持内部水分及抵抗泌水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水性能够反映出混凝土的拌合物自身稳定性,较差保水性混凝土的拌合物,其在混凝土内部会有通水通道形成,对混凝土自身密实性影响较大,混凝土自身强度及其耐久性会难以得到保证。

1.2 混凝土力学性能

强度,属于水泥混凝土当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参数,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自身强度指的是抗压强度或立方体相应试件的单位面积可以承受最大压力。测定混凝土强度,目前以成型试块抗压强度的测定方法、取芯法、超声法、回弹法等为主[1]

1.3 混凝土在耐久性性能

混凝土耐久性,指的是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在混凝土检测中,相应的指标有抗水渗透,抗氯离子的渗透等。

  1. 在抗水渗透性层面

混凝土材料对压力水的抵抗能力,即为抗渗性,它是混凝土耐久性最基本的因素。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结合混凝土的试件在实施抗渗试验过程所承受最大的水压力,可将混凝土自身抗渗划分成如下等级,即为P4、P6、P8、P10、P12及>P12这六个等级。针对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试验方法以渗水高度、逐级加压这两种方法为主。渗水高度方法:其主要以对混凝土处于恒定的水压力条件渗水平均高度测定,表示混凝土自身抗水渗透性;逐级加压方法:其主要以逐级施加一定水压力为基础实施测定,借助抗渗等级表示混凝土自身抗水渗透性。

  1. 在抗氯离子的渗透层面

氯离子对混凝土产生侵蚀作用,致使其内部钢筋腐蚀现象产生属于混凝土自身耐久性产生失效破坏问题的一方面重要因素。实际的工程项目混凝土当中氯离子的输移机理往往极具复杂性,以渗透、扩散、对流等为主,习惯上以“渗透性”来表示混凝土当中氯离子输移过程用。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当中的试验方法有2种,即为电通量及氯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方法。电通量,其主要借助通过混凝土电通量,实现对混凝土自身抗氯离子的渗透性能直接反应;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方法,其主要通过对混凝土当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实施测定,经计算分析获取氯离子的迁移系数,实现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自身渗透性能直观反映一种试验方法,通常被称作RCM法,此方法现阶段在工程领域实现广泛性的应用。

  1. 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策略

2.1 影响因素

2.1.1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以下这几种材料作为原材影响着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1)在水泥层面

针对水泥材料因素,务必注重对其强度的有效把控,水泥强度往往关系着混凝土自身的耐久性、强度,更与项目建设总体的质量及其经济性有着密切关联。混凝土配置过程,务必结合施工现场具体环境,注重水泥的合理选用,为项目施工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2)在砂层面

混凝土配置过程,重视砂选用,确保其砂率科学合理。砂率的适当,可对混凝土强度的提升起到保证作用。砂内含泥块情况下,对其含泥量及其泥块大小务必予以把控,确保混凝土强度及其耐久性不会受到影响。

  1. 在粉煤灰层面

粉煤灰属于混凝土施工常用材料,合理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对混凝土耐久性及其和易性均可起到改善作用。重视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活性指数等指标进行有效控制。

  1. 在外加剂层面

在一定程度上,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可起到改善及调节作用。外加剂实际选用过程,务必结合工程具体需求,实施种类的合理选定,保证外加剂品质及性能达标,避免外加剂的不合理选用影响到混凝土自身和易性,耐久性。

  1. 在石子层面

石子往往会对混凝土和易性产生影响。石子选用过程,需对它的压碎值予以准确测定,实施石料力学性质的有效衡量分析。综合考虑石子的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等因素,避免使用级配不足,针片状含量过高的石子,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 在水的层面

水的品质优劣,会对混凝土自身耐久性、强度、凝结时间、和易性产生影响。水中所含氯离子往往会对混凝土当中钢筋材料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用水应确保所用水均为干净的水,且需与工程情况相结合,检测技术员应测定水内所含各种有害物质,不可有超标情况产生,结合水样检测,实施质量评估,为混凝土材料水源质量及安全提供保证。

2.1.2 混凝土力学性能

强度属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必须保证混凝土具备优良力学性能。影响混凝土强度有较为重要2点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选用2.施工工艺流程改进:改善搅拌工艺,严格控制浇筑流程,注重浇筑完毕后的养护。

2.1.3 混凝土耐久性性能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混凝土材料中含有氯离子,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氯离子含量,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外因:环境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因。在不同的环境中,腐蚀性物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混凝土内部,破坏混凝土的结构。混凝土设计因素包括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设计的水灰比、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要求等。施工过程是确保混凝土机构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十分有利。首先,合理的搅拌,使水泥与骨料之间结合更紧密,骨料间的粘结作用是耐久性得以改善的有力保障,适当的浇筑设备和振捣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良好的养护工艺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使水泥充分水化增加耐久性。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性能检测过程,务必要对混凝土和易性、力学性、耐久性层面予以科学测定,并着重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对其检测过程予以有效把控,保证混凝土各项性能可满足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杨立.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探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9,24(01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