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

付 岩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升,建筑设计为顺应市场环境,逐渐朝着复杂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此现状下,建筑形状的多样变化也越来越普遍,在建筑物功能性完善和美感提升的同时,随之结构裂缝的出现甚至影响结构安全的风险也大大提高。对于大多数结构异形或尺寸比较大的现浇结构,通常采取设置温度后浇带来释放混凝土抗放应力,从而缓解混凝土裂缝问题。但是,面对着先浇和后浇的混凝土,后浇带处理难度大和效果不佳的问题,膨胀加强带的优势显而易见。鉴于此,本文就立足于应用膨胀加强带替代温度后浇带的施工技术重要性,及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膨胀加强带;混凝土结构渗漏

1.膨胀加强带的原理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新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比如,后浇带技术,该项技术以其能够缩小伸缩缝、扩大伸缩缝间距的优势,成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一项关键技术,在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后浇带技术受到无法及时拆模的限制,不仅会延误工期,同时还会因为处理不到位,施工缝清理不及时而引发渗漏问题。在此现状下,膨胀加强带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该项技术的使用主要是通过将一定量的硫酸盐或者无机氯酸盐等类型的膨胀剂掺入到混凝土中,使其和水泥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大量的水化硫铝酸钙,这种生成物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混凝土发生膨胀。同时,钢筋具有约束混凝土的作用,因此,就会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0.2~0.7MPa的预压应力,这种预压应力将会和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相互抵消,以此来有效补偿结构收缩,以免出现结构裂缝[1]。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的适量膨胀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防渗性,最终达到强化混凝土结构密实性的目的。

2.膨胀加强带的应用范围

通常情况下,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法只适合用在伸缩后浇带施工中,而具有沉降性质的后浇带或者沉降后浇带不能使用该项技术。要想充分发挥出膨胀加强带消减收缩压力的作用,只有尽可能将其用在短间距范围内,以此来确保最优的使用效果。基于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有效的收缩应力消减范围在30~60m之间。为了能够对膨胀加强带施工工艺进行简化,通常需要将其设置在伸缩后浇带位置,大量的施工经验表示,将膨胀加强带设置在厚度发生变化的位置或者侧墙位置,加强带将会发生偏移,因此,为保证施工质量,严禁这样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在侧墙位置设置加强带的时候,需要使其和底板加强带处于相同位置[2]

3.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3.1膨胀加强带的操作方法

在膨胀加强带施工中,首先,需要在膨胀加强带的两侧设置隔离带,隔离带需提前加工,根据膨胀加强带厚度选用适合直径钢筋做骨架后绑扎固定两层软钢丝网,在底筋绑扎完成后随即安装隔离带,加强带较厚时还需用钢筋打斜撑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在筏板上下位置都需要留出厚度大于2.5cm的混凝土保护层,以此来有效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为膨胀加强带做法示意图。

62441af20524e_html_657b14296b4a14ea.jpg

图1膨胀加强带做法示意

3.2膨胀加强带施工流程

3.2.1测量放线

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设置的收缩或温度后浇带位置为依据,做好膨胀加强带的放线定位工作,技术复核无误后在基础垫层或顶板模板面弹线标识,现场做好交底。

3.2.2钢筋安装

在进行钢筋安装作业的过程中,膨胀加强带的绑扎必须做到规范、整齐。同时,配筋方式作为影响混凝土膨胀性能的关键因素,必须确保配筋合理[3]。整个钢筋安装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

3.2.3带内带外混凝土拦截措施

为了能够将膨胀加强带与两侧不同膨胀率混凝土分隔开来,根据膨胀加强带厚度选择适合直径的钢筋制作成梯子型钢筋骨架,后用扎丝将钢丝网固定于龙骨上,要绷紧、拉平,后待底筋绑扎完成后将拦截板采用焊接方式固定,需做好钢丝网片下口和接口的封闭处理工作。如果上述操作碰到了底板纵筋,就需要进行剪口,并且在保护层上固定钢筋,钢丝网上口也要妥善处理,通常使用“梳子模板”来对上口进行处理[4]。

3.2.4混凝土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做好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情况的查验工作,如果出现没有达到标准的指标,就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处理,直至其满足标准要求。膨胀加强带浇筑作业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其中,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两侧相邻混凝土同时浇筑;间歇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一侧相邻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而另一侧是施工缝;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与常规后浇带的浇筑方式相同。浇筑作业的进行,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并且至少设置两道振动器,其中一道设置在卸料口,另一道设置在混凝土坡角处,要确保每一层混凝土振捣都非常密实。对于加强带混凝土的浇筑,为避免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的现象,振动棒插入间隔离钢丝网要大于30 m。浇筑完上层后,下层5~10 cm 插入振捣,振捣15~30s,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振捣点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50cm内,做到快插慢拔

[5]。在混凝土初凝之前,为保障其表面的平整性,需要用刮杠进行刮平处理。如果混凝土表面积存大量水泥浆时,需要在其中掺入由水泥和干砂混合而成的混合料,以此来降低水灰比,以免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风险。在混凝土终凝之前,为了能够消除或减少裂缝,需要在其表面进行3次抹压作业。

3.2.5混凝土测温

混凝土凝固阶段,为了将影像混凝土性能的温度因素排除在外,需要检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内,以免温度出现剧烈变化。

3.2.6混凝土养护

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的1~7d,是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比较大的时期,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及时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至少持续14d。主要用到的是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者使用塑料膜来覆盖混凝土的方法。混凝土底板养护,可以使用蓄水方法进行。在结束混凝土墙体的浇筑工作之后,可以采取在墙体顶部安装淋水管的方法,等到墙体结构满足脱模标准之后,将对拉螺栓松开,在模板和墙体外侧之间留出2~3mm缝隙,确保水能够淋入缝隙中。冬期施工作业的进行,拆模时间最少要控制在7d,此时,混凝土构件的保温措施主要使用的是用塑料薄膜加棉被或棉毡覆盖的保温措施,严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直接洒水,否则由于温度太低会因冰冻造成严重的后果。

3.3施工注意要点

3.3.1材料选择,混凝土拌制

用于混凝土材料中的石子,通常选择的是粒径在5~31.5mm的石子,而且要确保其含沙量大于1.0%;对于砂的选择,通常使用中砂,而且要求其含泥量在2.0%范围内;水泥和膨胀剂通常用到的是P·O 42.5R水泥和UEA抗裂膨胀剂。 3.3.2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进行膨胀带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需要彻底清理周边的垃圾,同时,还应该重视对松动钢筋和混凝土的清理。对于已经完成浇筑工作的混凝土,为确保其能够和后浇筑混凝土很好地衔接起来,就需要对其进行凿毛处理,并且要用清水将凿毛处冲洗干净,在此基础上,将素水泥净浆涂刷在混凝土表面,用掺入了一定量抗裂膨胀剂的混凝土实施浇筑作业。

结语

总而言之,将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技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能够简化施工流程,降低渗漏风险、增强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具有材料消耗少、操作方法简单、施工效率高的优势,因此,该方法值得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龙.膨胀加强带替代收缩后浇带“无缝”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2020,(06):78-80.

[2]李真忠.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讨[J].福建建材,2015,(12):74-75.

[3]王培实.谈超长建筑物基础采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达到结构自防水的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4,(08):82-83.

[4]何珍龄.浅谈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施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2):102-103.

[5]谢佳涛.以某工程为例谈地下室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与应用[J].福建建材,2014,(03):65-6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