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思辨能力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思辨能力策略探究

李建平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 四川 威远 642450

摘要】“学而不思则罔”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是说只知道盲目地读书而不进行深度思考,就会因为对书本的意义一知半解,而不能对书本的知识进行学以致用,甚至会使学习无所得。思辨能力就是以分析信息为基础,对事物和问题进行有条理地分析、有依据地推理、有方法地评估,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而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将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思辨能力进行策略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前言:

在高中语文写作中,思辨能力在各种文体中都有应用,尤其在议论文中更是必不可少。写不出逻辑清晰的议论文,表面看是立意不新颖、选材不恰当、论证不全面,其实真正的根源就是学生思辨能力不足。所以内因导到外状,表现为语句表述不准确,论据缺乏说服力。思辨能力是写好一篇议论文的核心能力。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然后按照一定的思维方法,用理性的头脑去分析事物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思辨能力的发展带动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将思辨能力探究纳入阅读教学目标之中

传统语文作文写作中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关注,而这种培养的缺失在于教学目标中思辨能力的缺席。所以教师从备课开始,就应把思辨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牢牢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核心,通过对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研读,找到思辨性写作的指导纲要。然后,对单元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对每一篇文章中能启发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点部分进行标记。最后,还要着重分析重要语篇的主题立意,在主题立意统领下对学生进行思辨性表达方法的指导。这些是在备课时不能忽略的,凡事有备方能无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思辨训练,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处于这种思辨氛围的学习情境中,主动提高自己的思辨水平。

以课文《劝学》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将“在理解文言文内涵基础上进行思辨训练”确定为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教师认真研读课文,深挖文本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方面的作用。教师还要旁征博引,找到相关的观点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另外,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时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样一篇典型古体议论的文章中,通过熟读分析文义,引导学生从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以题目的“学”为切入口,结合学生对“学”的理解,再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同化,通过迁移对课文提出疑问,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方式,从而进行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伴随文本的学习,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引导,学生的思辨能力得以培养。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写作教学之中

目前,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还是给学生灌输照葫芦画瓢的写作套路,每篇文章都是一丝不苟地遵循墨守陈规的写作模板。每篇文章都是按部就班地写作构思。学生这种照猫画虎的写作方法大大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以致于出现逻辑错误和混乱的语篇构架。学生在匆忙确立主题之后,文章思路不假思索,也没有根据主旨来甄选素材,更没有找到主旨与素材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急于运用大量事例来拼凑文章,导致文章形式大于内容,陷入华而不实的浮夸文风。或是引用典故进行华丽装裱,东拼西凑成一篇作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文辞造作,令人堪忧。这种利用华丽辞藻和晦涩寓意来造文章,目的就是博人眼球,可是实则却是适得其反,让人大跌眼镜。写不出文质兼美的文章,表面看是主旨不新、选材有误、论述不清,其内在就是学生思辨能力不足,所以论据缺乏说服力。因此,应改变这种教学形式。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拓展写作训练方式,多写多练。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写作形式进行写作,力求创新。但多数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只是死记硬背一些议论文写作的程式化套路,每篇文章都套用千篇一律的写作模板。以致于议论文逻辑不通畅,出现混乱的语篇构架。大多数学生在草率立意之后,没有进文章主旨深思考,也没有认真甄别遴选素材,只是一味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来粉饰文章,或是运用名人故事素材进行简单堆砌,东拼西凑成一篇作文。分工写作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学习能力等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在小组内推选出组长。由组长根据写作内容分配任务。在遇到写作中的疑难问题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讨论,共同来完成一篇作文。每位同学完成自己的部分之后,在小组内展示。大家通过自评和互评,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然后小组所有同学共同分析和讨论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学生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触发,不但提升了写作兴趣,而且训练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结束语: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更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所以,提高学生语文思辨能力是当务之急。而其中“思辨性表达”就是要求学生写作时应具有思辨能力。培养高中生思辨能力能使学生文章的写作水平与日俱增,而且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将其纳入教学目标之中,并积极创新写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甄别遴选思辨性写作素材,实现思辨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印璇.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思辨能力策略探究[J]. 课外语文,2021(01):121-122.

[2]张海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思辨能力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56.

[3]李丹丹. 信息时代下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