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杨玉娣

泉州市惠安广海中学 3621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三观也在不断的建立和形成中,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帮助。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人,其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中的引领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德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很好的揭示了教育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教材只是,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育的“育人”价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育书先育人。而良好品格的形成则离不开德育素养的养成。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其正处于叛逆阶段,加之中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大、外界世界的诱惑和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观念更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组织者,在日常教育与挂你中应将德育放在首位,充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更需要以“慈心、爱心与责任心”来包容学生,不断提升德育效果。本文就围绕这一工作理念,从下述几点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

一、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育人之本。德育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极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德育教学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则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实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人格的有效手段,这对于促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有极大帮助。为此,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加强对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视。此外,讲道德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发展沉淀下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和及品质。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初中生还背负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优秀民族精神品质的重任,这也就是说,加强对初中生德育德重视,不仅仅关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还关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视非常必要。

  1.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策略

  1. 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也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德育并不只是单纯的进行口头宣教或教条讲解,而是需要班主任深入到班级内部,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深入的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各学科成绩等基本的学情的同时,去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心理健康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特长等等;同时班主任还应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更深入的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并请家长做好德育教育的辅助工作,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学生在家的表象、思想状况等,从而在弥补双方教育不足的同时,促使班主任对于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了解。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才能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条不紊、更加有的放矢,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取得学生信任,以学生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德育工作,从而获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予以足够爱心,充分尊重理解学生

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及学生教育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恒心与耐心,同时还应具备足够的爱心,只有以爱为出发点,才能让教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温度,才能实现严中有爱的教育效果,也只有以爱为出发点的教育管理,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的情感付出,并报以情感回应,从而形成融洽、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多数学生都处于角色混乱阶段,对于家长、教师通常存在有依赖又抗拒的现象,想要依赖教师或者家长,但又想要摆脱其束缚,实现自我独立。比如,我们班上的刘峤峰原本特别会无理取闹,在与他接触之后,发现其实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在了解了这情况后,作为班主任,我和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开展了耐心地教育,让他感受到了班主任对他的关注、关心及理解,一发现他的进步就及时进行表扬,如:有一次,班级的寄宿生在绑行李时,他主动上前帮忙;与同学们相处时,开始学会分享。我在班会课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积极向上的瞬间,看得出他的脸上洋溢笑容,慢慢地他朝着老师期待的、同学们喜爱的样子发展。所以,在这一特殊时期,教师应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予以学生更多的尊重、关心与爱,从而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

  1. 重视榜样力量,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榜样的力量。品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其对于学生的浸润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实际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可以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鼓舞学生。对于初中生而言,榜样可以是身边的老师,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学,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其他人。如班级中永远最早到教师的同学、课后主动整理好自己座位及教师垃圾的同学...等等;同时班主任及学生还应具备善于发现你的眼睛,积极去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同时每学期看可以在班级内评选各类榜样学生,如助人为乐之星、学习之星、孝顺执行、劳动之星...等等;比如,我们班上的陈睿尹是一个特别自律的学生,无论是课堂听讲、课后写作业,还是日常生活习惯都非常的自律,并且喜欢乐于助人,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他都很积极的予以帮助,为此,他经常被班上的同学选为“助人为乐之星”以及“自律之星”。以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对学生的认可和鼓励,并为班上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以学生熟悉的、可接触到的人来作为榜样,更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榜样间的差距,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促使班内全体学生均能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此外,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重自身的行为习惯、严以律己,文明说话、文明做事,从思想作风、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政治素质、仪表举止等各个方面给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榜样,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在教室内设置“自由检举箱”,并邀请学生及各科教师共同参与,以匿名方式秘密的指出某位教师的不良行为,以帮助教师明确自身行为的不妥,从而更好的约束自身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树立榜样力量,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发挥“监督”职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达到师生共同进步成长的效果。

(三)积极开展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初中阶段虽然学习任务较紧,但是必要的班级活动还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很好的活跃班级氛围、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尤其是对于实验班的学生而言,其学习成绩相对较好,日常生活中时间和精力多集中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若缺乏必要活动的调节,则容易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缺乏集体活动的班级,其气氛必然是低沉的,缺乏活力的,这也不利于班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也需要注意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平台,并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间的协作能力与凝聚力。如,在“世界环保日”时,班主任就可以围绕这一节日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环保”这以主题自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由小组代表队本小组的见解、看法、对世界环境状况的了解等等情况进行阐述;同时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环保”的手抄报。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凝聚力,同时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德育知识,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总之,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的重中之重,其在培养初中生正确三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为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以充足的耐心、恒心、爱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用心陪伴学生成长,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陈建华.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 学周刊:上旬, 2014(9):1.

[2]赵秀珍. 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5):2.

[3]芮永红.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 才智, 201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