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3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程 侠

合肥天泽土地勘测规划有限公司 安徽省 230000


摘要:国土空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发展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利益的调整,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时,在可持续理念以及生态环保理念的持续影响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经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全国各地纷纷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整治国土空间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就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新时代;国土整治;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社会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土空间规划这一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系列新理念、新理念层出不穷,为国家国土空间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面临新的挑战。旧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已经不能再用来解决这个新问题了。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生态文明建设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路径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1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内涵以及工作方向

我国的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内涵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过时的观念,丰富现有的内涵,以便更好地指导当前的规划工作。

1.1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内涵

我国已经经历了经济野蛮增长阶段,从“高速”发展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仅仅强调GDP,而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基于我国当前发展形势,我国作出了重大决定,土地修复和生态修复,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指导的顺利发展和有效实现这项工作。具体来说,国土空间规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在综合整治方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调整体规划,精心探索各功能区作用,制定土地利用、资源利用等总体规划。在生态恢复方面,国土空间规划强调“恢复”,追求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而不是人工干预,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无论是综合整治还是生态修复,都是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方面。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促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更好的市民宜居环境。因此,国家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图1。

62427d85d3585_html_a999ae10aa8f2eb7.png

图1 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

1.2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方向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项宏大的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制定科学的计划,把握工作方向,进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对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应辩证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修复与修复的关系。修复与恢复是土地修复与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关系之一。“整治”和“修复”都强调生态环境的优化,但具体措施不同。其中,整治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针对无序、低效、低质量的空间;而生态修复主要针对结构较差、功能受损的生态系统,强调自然修复,减少人工干预。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修复还是修复,两者并没有分开。一个生态系统可以使用修复和恢复两种方法。生态系统为公众提供健康清新的生活环境。(2)本地与系统的关系。在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土地空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牛的鼻子”,在基本恢复生态的层面上,抓住了生态系统的薄弱环节,打破了生态系统的薄弱环节。(3)工程与生态的关系。所谓“工程与生态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为干扰与自然恢复的关系。无论是土地整治还是生态修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离不开手工手段,一些工程措施会或多或少地采取。同时,经过适当的工程干预,并不意味着生态修复工作可以一劳永逸,而是要继续调理,加强管理,避免回到原来的状态。(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系统和领土空间是人民的福祉,有利于公众;另一方面,国土空间的规划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依靠政府的支持必然显得不够。因此,应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政府的领导下,在公众的参与下,共同推荐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具体来说,政府应该在整治和修复的公平性、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在具体实施中鼓励公众参与,引入社会资本。

2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关键

2.1 树立系统观念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需要遵循“系统观”。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含许多要素。这些元素相互包含和影响。它不可能在“难以修复的地方”。对于一个完整的系统,传统的线性思维已经转变为一种生态的非线性思维方法,过去的单一元素已经转变为局部的修复和修复。这也体现在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多渠道利用上。这是因为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各种方式,使这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2.2 秉持绿色观念

其次,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期待。在物质财富还不丰富的时代,整个社会更加注重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被忽视了。这种方式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这种“野蛮的生长”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原始森林的消失、湿地的退化、全球变暖、沙尘暴、酸雨等问题接踵而至,不仅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而且成为了一个问题。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生态环境治理。比如,“巴黎和约”、“构建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应运而生。紧跟国家相关政策,关注生态环境,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做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创造“绿水蓝天”。

3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是部分地区由于思想意识不到位以及整治方式不到位等,致使国土综合整治效果欠佳,持续性不够。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面子工程和短期生态效果,这也说明了,当前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3.1 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是阻碍土地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些地方习惯在矿山、村庄、田野等地种植花草树木,只是为了美观,忽视了成本和生态效应。在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的地区,盲目植树造林,需水量大,成本高,效果差;一些地方习惯种植草坪,形成许多以草坪为主体的观赏性绿地。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环境,但城市或区域绿化数量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合理的绿化格局和三维空间的绿色网络。生态修复,特别是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并不是简单的种树种花、种草。如果不因地制宜进行科学修复,建设和维护成本高,必然导致生态修复效果差,不可持续。

3.2土地结构不合理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10年来,城市建设面积规模扩大了60%以上,周边耕地半径不断扩大。在新的时代,我国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上升,随之而来的城市化也将进一步发展,这将导致城市建设的集约化。同时,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施工场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平较低。

3.3 土地利用率低

在农业用地结构上,土地资源集中在粮食等种植业,土地综合利用效益较低。根据相关文献,我国目前土地利用率较低,空间分布格局为东部高,中西部低。提高土地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探索。

4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具体途径

进入新时代,生态修复理念持续深入,国家也进一步加大了生态环保立法规范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就应该着重从思想意识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正确的理念的指导下去践行生态修复关,真正做到青山绿水,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

4.1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多,而可以利用的资源却不会增长,这一矛盾催生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树立。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公众平台、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予以宣传,使这一观念普及到全民,让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解决人类和资源的矛盾,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4.2 完善土地使用结构

国土空间的用途多种多样,但一种用途上的增多会使得另一种用途能使用的资源减少。以城市用地为例,近年来,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住宅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建筑用地增多自然减少其他用途的减少。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保护国土,控制建设用地,包括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划定保护区、强化全民保护的意识等。

4.3 改革土地制度,加强资源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予以约束,突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土空间的主体地位,改变长期以来公共物品所有权主体遗失现状,而且要确定使用权主体的合法地位,进一步细化使用权,建立两权分离原则下各产权主体明晰的贵权利关系。公共物品一旦变成有主物,其他人要使用这一物品就必须付出代价,能够有效避免资源被破坏。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前进,社会经济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土空间,也不甘落后,也必须要接受新时代的洗礼,主动抓住时代发展的大好机遇,做好国土整治和土地修复工作,树立其系统观、综合关,不断强化可持续理念意识,强化资源管理,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践行新时代生态理念管,才能够实现做到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真正做到人们安居乐业,环境美好。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刻不容缓,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持续坚持,不断努力,方能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高世昌,杜亚敏.国土综合整治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与对策[J].中国土地,2020(11):37-39.

[2]汤怀志,郧文聚,孔凡婕,林倩,汪嫦红.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的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J].规划师,2020,36(17):5-12.

[3]缪丽,周艳平.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16):264+266.

[4]尹向东,刘涛.空间规划语境下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思考[J].中国土地,2020(0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