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科”打造“四度”党支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党建 +学科”打造“四 度”党支部

刘娟音 刘骥 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基础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

基础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以“党建引领、促进发展”为首要使命,以“凝聚人心、干事创业”为根本要务,坚持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嵌入发展流程不动摇,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价值引领,着力打造“有高度、有力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党建特色品牌。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三会一课”、党日活动、集中学习研讨、个人自学等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把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做合格党员、建过硬支部的行动上,确保取得实效,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

  1. 主题与思路

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学科团队建设”为主题,注重调动党员积极性,将支部与学科和团队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两学一做”要求为指导,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学科发展为重点,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教师到基础教学一线建功立业。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1、党建+信仰,政治引领有高度。

政治性是第一位属性。基础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了“支部委员领学、党支部促学、党小组督学”的学习体系,紧紧围绕政治建设这个中心,将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要求贯穿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认真组织党史学习主题教育,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狠抓四个环节落实,班子成员读书调研、集体研讨、心得交流,上专题党课,既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让“自选动作”有亮点。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支部党员通过实况录像、专题辅导、理论研习、实践教育、集体观影、知识竞赛、主题演讲、微党课比赛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1. 党建+教育,思想引领有力度。

思想教育是个“传家宝”。支部大力加强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组织党员教职工进行特色实践教育活动。每年“七一”、“十一”前夕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教职工党员参观西柏坡、邢台抗大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聆听战斗英雄浴血奋战和万千百姓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植入教师心田。组织开展“身边榜样、前行力量”教育,推行“开好支部会、讲好口述史”主题党日活动。

  1. 党建+制度,组织引领有广度。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支部实施了以“工职大是我家,同心创一流”为主题的凝心聚力工程,倡导学校教师树立“学校是家,学科是舞台,学生是生命线”的理念。按照学科领域设置教工党小组,实现了教工党支部党务和业务双促进、双提升,保证了支部战斗力的延续性。制定了《基础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基础课教学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办法》、基础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组织建设具体措施和基础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工作日程安排,要求各党小组结合学科特点、自身优势和工作特色开展“党小组工作创新计划”,做到了“一个小组一个特色工作法”。

  1. 党建+文化,价值引领有温度。

有温度的文化才能打动人心。支部领导班子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诚心待人、公心做事、全心为民”的班子文化,每一位成员自觉践行一线规则,服务支部中心工作、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基础课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教学宗旨,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基础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取得的丰硕的研究和教学成果。荣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2项,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特等奖2项,外籍师生戏曲大赛一等奖1项等。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一)主要成效

1、理论学习效果更显著

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业余时间的学习。通过学习,各党小组在微信平台积极交流,将所见、所闻、所感即时与大家分享,各种观点汇集到一起,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即时改正,打造出一支忠诚担当的党员队伍。

2、人才培养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支部成员积极将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产业发展、社会需求、新技术等信息带进课堂;严格教学管理,将校规校纪、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文化传承、职业规划等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负责,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社会和未来;严格遵守教学规范,提前到教室,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指导好每一次实习和实验,真诚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细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课程思政建设更加成熟

支部坚持开展“践行课程思政 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基础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支部立项活动,要求教师结合基础课程学科特点挖掘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本支部总结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六步工作法”,包括学(系统学习)、研(明确思路)、试(先行先试)、挖(集体备课)、标(标杆示范)、固(固化成果)6个步骤。

4、团队结构建设更加优化完善

学科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构建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学术团队。

5、师德师风建设更加优良

党员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践行师德规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需求为导向,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心理需求,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给他们以心理疏导、思想道德引导和学习生活指导,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理想和现实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涌现出了一批博学多识、爱岗敬业、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优秀老师。

(二)工作经验

1、创新活动形式是增强党支部活力的有效措施

在面临繁重的教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工作条件下,党支部必须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果,才能使支部永葆青春活力。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实效性,考虑到党员同志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时间紧张问题,支部建立了微信群和QQ交流群,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党性教育,并把支部建设与学科发展有机结合,推动学科发展。同时,将党支部成员以教研室为单位分为四个党小组,由教研室主任任党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负责团队协调,凝聚力量,创造合作氛围,推动学科发展,提升学术水平。

2、党建引领作用是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的驱动器

高素质的学科团队是学科建设的发动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学科团队建设的驱动器。支部党员积极带领团队成员投身学科建设,搭建交流平台,围绕教学工作、项目申报、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研讨,鼓励学科成员积极参与制定省级、市级科技规划,申报相关项目。优化学科人员组合,形成研究创新团队,对科学研究重点和主攻方向集体攻关,提高效率。发挥老党员、老教授的模范作用,发挥传带帮的作用,培养青年教师,打造一流学科团队。

3、支部与教研室联合,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育人

支部工作采取支部活动与教研室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每个月至少跟教研室联合举行一次交流活动,在交流分享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在教改、学术问题的过程中嵌入思想、价值观问题的讨论,潜移默化实现思想价值引领的同时,维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保持了同高水平人才的交流合作,也给教师们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共享和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讨论辩论找到了正确方向。

伴随着学校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基础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全体教职工将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明德、团结、自强”的校训和“勤奋、务实、创新” 的校风,发挥工职大人“仁、忍、韧”的精神,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己任,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力的职业本科学校而不懈努力。

项目来源:

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2021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域下,基层党建品牌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GXDJ2021B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