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学教育与国内数学教育理念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3

国际数学教育与国内数学教育理念的融合

李晨

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国际部 , 广东,东莞, 52300

摘要:结合实际,谈谈高中国内外数学教育教学的异同点。

关键词: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对比发展趋势分析 教学模式改革融合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各国数学课程与教材由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趋向于重视数学的整体性以及各部分内容的相互衔接与融合。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基尔帕特里克认为数学教育“研究”就是“学科性探究”。而马云曾经在谈及教育时也曾说过:“知识不可以被传授的,但是智慧是可以被唤醒的”。无论是中国数学课程的严谨与深度挖掘,还是国际课程的综合培养与应用创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要被不断激发,不断唤醒的。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最终都离不开对于学生本身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挖掘和锻造,只有当智慧被唤醒,综合能力被打造出来了,数学学科乃至其他所有学科,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其特点和优势,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个最完整的人格和求知能力。下面谈谈国内外教育的理念的差异以及融合。

一、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对比

国外的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多元化,国外的教学模式比较主 张师生共同合作,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创造能力与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然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以认识论原理为指导,把教学的过程概括为 “观察一记忆一理解一练习”四个环节。十八世纪末,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次把心理学原理运用到教学过程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四段论教学模式,即“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后来戚勒和赖因将这一教学模式发展成了五段论教学模式,即“预备一提示一联想一总结一应用”。进入20 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打着反传统的旗帜,从实用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五阶段”教学模式,即“发生困难一确定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推理一验证”,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活动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吸收历史成果,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一引入新课一讲授新课一复习巩固一布置作业”,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教师中心论,后来我国教育界把它演绎为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即“复习一引入一讲授一巩固一小结”,该模式对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影响深刻,自建国初期以来至今,仍然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20 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结构认识论提出了“发现学 a 习”的教学模式,即“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材料一建立假设,推测答案一验证一做出结论”,该模式突出了现代教学的特点,兼顾了教与学两个方面。50年代后,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据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在 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统计,共出现了22种教学模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皮亚杰和西格尔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教学模式等等。 而国内的数学教学模式属于传递性、接受型的教学模式,也是长期以来从小学就开始普遍实践的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对于知识更加了解的传递方法。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师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 学习的方法,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追古溯今,在古代我国就有人对教学模式从学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如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认为,学习的过程主要是由“学”、“思”、“习”、“行”四个环节构成。《中庸》一书中,学习的过程被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个阶段。荀子则主张学习过程是“闻”、“见”、“知”夕、“行”的过程,这些思想可视为世界上最早的教学模式的雏形。我国教育界对教学模式的正式研究始于 1981年,从那时起到至今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的教学模式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981- 1988),以教学模式的介绍与引进为主的研究时期。第二个阶段(1989- 1994),以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为主的研究时期。第三个阶段(1995- 至今),以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为主的研究时期。这个时期对教学模式的建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改革的设想或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挖掘符合现代教育教学意义和价值的内涵和精神,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二是对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建构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策略方法和程序系统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科学的研究;三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努力和尝试; 四是对现代教学模式特别是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及其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更加重视。最近几年,随国家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大量有关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章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这些研究文章主要关注以四个方面的内容: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学生的个性培养,如“成功教育”教学模式、主体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等;关注教师的成长,如反思性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模式等;关注知识的结构,如分层(分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等和关注师生的关系,如“导学型”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等等。

二、各国发展趋势分析

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各国更加重视学生个性、感情、与数学观的健康发展。 美国数学课程力求 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并且形成对自我数学能力的信心;英国数学课程注意引导学生欣赏数学 美 ,形成对数学创造的鉴赏能力;法国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通过历史材料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继承 性与统一性;俄罗斯注意介绍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斗争和它们在认识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例如美国迈克道格公司出版的《整体数学》教材,力求帮助学生运用数学认识我们的世界 ,在运用中体会数学的威力。该教材的指导书认为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不断地用数学观点探索周围的世界 ,把学数学与用数学结合起来 ,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增加自觉的社会责任感。

近些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模式从教学理论、教学手段、社会因素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发展,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首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随着教学论的发展,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不断推出新成果,教学模式的心理学色彩越来越浓厚,并指导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由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与经验归纳、整合型发展。其次,教学模式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从“播音员”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学生的地位从被动的“听众”向主动参与的“演员”转变,教学过程实现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第三,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成功介入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口语 + 粉笔 + 黑板”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渠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第四,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总目标。现代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和个性发展,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由“知识与技能统一”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第五,教学模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综合化。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新的数学模式注重教学思想方法、学生的自主创新、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两者各有利弊,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教学模式,要克服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提倡多种教学模式的互补交融。

三、教学模式改革融合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数学教学模式上注重的都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数学思维逻辑的培养,以及培养数学探究意识与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学习数学的方法,在此之上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发现更多对学生有帮助的学习方法,比如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和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训练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国内外的数学教学模式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数学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把我国的教学方式与西方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来增强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反思训练,强化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借鉴并实施国外的数学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态度、学习数学的目标、学习数学的意志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对自己学习数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整体性。

根据现代可以不断的发展,不论是国内的学生、还是国外的学生,他们的思维都比较活跃,从小学到大学,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必学的一门课程就是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培养,有了学习数学的思维逻辑,学习数学就不会那么困难了。不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案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 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在研究国内外数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虽然每个国家的教学方案都各不相同,但是每个国家的数学教学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培育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 1] ( 美) D · A · 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 M] .陈昌平等

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 2] 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 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

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 4] 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 5] ( 日) 大河内一男, 海后宗臣.教育学的理论问题[ M].曲程,

迟风年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 6] 孙哓天.数学教育研究需要探索的目光———弗兰登塔尔数

学教育研究实践几例[ J].数学通报, 1998( 10) :

[ 7] ( 日) 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 M].钟启泉

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 8] 张奠宙, 曾慕莲, 戴再平.近代数学教育史话[ M] .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 1990:

[ 9] Alan J .Bishop.Second Int ernational H andbook of Mathe-

matics Education, Part one [ M] .Prin ted

in Great Brit ain:

Pub lished b 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


作者简介:李晨 ,1981年,女,汉族,广东东莞,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国际部,中学一级,学士,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