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马如金

山西省文水中学校 032100

摘要:

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检测来识别对象的基本方法。比较法在高中生物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一位高级生物教授的案例,介绍了比较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比较法 运用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可以采用群体协作、问题导向等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情景教学等。比较法对生物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其异同.本文阐述了比较法在生物学中学的重要性,进而比较了生物学的概念,比较了结构和功能,并将生物过程与微观、宏观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重要作用

1、促进学生学习

比较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未知的概念,根据已知的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和深化原有知识的范围。例如研究绿藻的自养、排菌是一种营养方式,研究分泌腺的概念,推广内分泌腺的概念。

  1. 知识系统化

生物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但在编写教科书时必须编写章节。在我们的教诲中,要及时、恰当地收集零散、系统化的知识,阐明复杂多样的生活现象与规律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解释动物进化规律时,通过比较每个门的神经元,学生们很清楚动物之间存在着某种遗传关系,它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例如,在描述适合飞行的鸟类特征时(较高的食物消耗水平和较高的能源消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相结合的内在联系。再举一个例子,通过解释小肠吸入的消化结构,小肠绒毛的作用可能与根毛的作用有关,作用是为了增加吸收面积,学生可以组织他们的知识。

  1. 可以准确地定义概念的含义和广度

知道事物本质的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我们只能通过比较来识别,一切总是作为比较对象存在的。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比较方法,突出某一方,找出其相似性和相似性,避免混淆和阴影。例如,在描述峰值状态时,通过比较一个小本体,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这对夫妇的概念。从茎上长出来的根,柳树像甘蔗茎一样,从树枝上长出来。你为什么种柳树,而柳树是影子?它们是生长在适当条件下的外源根,主要生长在柳枝的下部,形成新的柳树。叶根,叫做非标准根,如海棠叶落在地上,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萌发许多不正常的根,形成许多新的植物。对茎和叶的根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外根的意义和扩展。

  1. 使用比较学习有助于增强直觉

比较法可以转化抽象而微妙的现象和生活规律,我们称之为“对比直觉”。例如,学生描述常见的现象或生活规律,如草鞋、昆虫草鞋有大而透明的几个肾细胞。这使学生对生活中微妙而抽象的现象有了生动的认识.比较法还可以提高可见性.例如,当将蜥蜴的肺结构与青蛙的肺结构进行比较时,学生们可以看到壁虎肺气泡的生长,并深刻地意识到说蜥蜴肺部的呼吸能满足人们对氧气的需求。全身,所以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很重要。这是正确的。青蛙也需要它们的皮肤来帮助它们呼吸,这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1. 应用比较教学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法则是任何理解和思考的基石。换言之,比较是整个逻辑思维的方法。事物的性质必须在相互比较中充分表现出来。因此,应用比较技术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例:呼吸和光合作用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通过比较方法——定位、作用条件、反应转化、产品和能量——找到控制的逻辑依据,-然后分析它们的可逆性和一致性,以获得答案。这表明了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


  1. 高中生物应用比较方法

  1. 生物概念的比较和结构与功能的比较

概念是生物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也是知识的关键要素,要求学生不断地记忆和学习,它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大大提高了文化水平。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的情况下,教师应积极进行生物概念的并行。概念上的差异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概念的文化意义,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根本差异,学会表达不同概念。例如,在细胞的物理含量训练中,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生物学概念,帮助他们了解物质是如何进入细胞的,包括自由分发、附加分发和主动传递.多媒体播放器。通过视频,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主体之间的显著差异,并深入研究了实际运输的差异,知道这种运输是否需要运载工具或能源消耗。不同类型的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同,甚至相似的器官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自觉发挥比较教学优势,比较结构和功能,在课堂上演示生物器官模型,使学生对不同组织的结构有很好的清晰理解。细胞器具有不同细胞的独特功能,通过细胞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研究潜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对其组织和功能的共同理解。例如,生物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叶绿体和线粒体模型,使他们能够仔细地比较和分析结构和功能,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比较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进行区分。

  1. 不同的能量转换寻求功能的异同

高中时,生物学主要致力于显微动力学的变化,显示所有细胞的动力学,引导你研究细胞结构的差异。生物教师经常对生物过程进行比较,为学生设定要求和目标,密切关注身体的实际情况,对目录中的生物现象进行综合研究,帮助学生识别生物表现。总结必要条件,研究特定地点、要求和过程的能源比较消耗.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教师应在课堂实践中运用比较法,微观与宏观比较,在宏观比较中,根据生物学的总体水平,对生物学现象进行比较和概括。微观比较需要从特定的角度对当地个体进行比较,让他们了解生物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鼓励学生建立详细的知识网络,了解生物学背后的秘密。出现了一些现象。比如在微观层面研究生命基础,论证所有生命细胞的结构,在宏观层面解释生物量的应用,展示和诠释具体成果。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的普遍认识,学生对自然界中发生的生物现象的文化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问题导向、情境教学等方法,但比较法实际上是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比较法比较生物现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教师应以形象的形式呈现教材文本,视觉形象在视觉上刺激学生,比较概念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其次,可以制定观察要求和目标,并使用列表让学生仔细观察生物学中的真实情况。通过对现象的综合研究和对生物条件的分析,学生可以发现生物性能的整个过程,总结必要的条件,研究和比较不同过程中的具体位置、要求和能耗。


参考文献:

[1]郭希清.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J].学周刊,2011,(28):158-159.

[2]王三虎.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1,(09):77-78.

[3]蔡鲜.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正确运用比较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1):49.

作者简介:

马如金(1966.9.20-)男,山西省文水中学校,本科学历,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生物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