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教结合理念下的送教上门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基于医教结合理念下的送教上门模式探析

方云翠

广西 钦州市钦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535000

摘要:对于在国家特别教育改革区如火如荼开展的“医教合作”活动,我们基于这种理念,发展出新的“登门教育”政策。本文就“登门教育”的参与者、和谁一起登门、登门后的主要举措、“登门教育”过程中如何实现教育的过程、“登门教育”成果的优劣等问题进行理论讨论。本文针对为“医教合作”活动服务的“登门教育”政策的推进拿出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关键词:医教合作;登门教育;理论基础;

引言

在教育局下发的红头文件中明确提出:在特别教育领域开展登门教育服务,以保障重点小学生、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号召“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有关部门公布了国家特别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我们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一部分群体就是特殊学生,或称他们为“重点学生”,而教育工作者或政府不得不践行“医教合作”理念,以更好地推进登门教育的实践,提高登门教育的门槛和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们有几个要点需要明确。

一、谁是“登门教育”的参与者?

目前国家登门教育的工作依旧是在实验和试验推进阶段,主要由各地区文化部门来负责。文化质量的提升既需要人才和资源的配置,但是也需要时间的灌溉和政策的倾斜。尤其是国家的大力支持,对于教育工作来说是巨大的保护伞。文化部门讲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统筹兼顾,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之外,又做到了“相对公平”,将特殊教育纳入学籍管理,这为孩子以后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显而易见,如今登门教育的主管部门依旧要是文化部门做主导,其他部门鼎力配合,做好全局的工作。文化部门就是最大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管理者。但如何在医教合作理念下启动登门教育政策?参与的百分比是多少?文化部门作为主导还是医疗部门来牵头?需要各个改革区的领导人做出决断,走出新的且切实的路来。

有的地方采取的策略是通过引进大夫到特别教育学校来推进医教合作理念下的登门教育,希望通过大夫与教师的合作来开展相关工作。但是这样就必须要解决好大夫在学校的工资、编制和各项其他待遇问题。

有的地方计划构建“多面型教师”来推进登门教育工作,通过提高教师的各项技能,尤其是使其具备专业医师的部分技能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显然,让从未涉足医疗行业的教师去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既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对广大学生的不负责。所以,如何保证教师有技能、活力来进行医护的学习,并做到学有所得,这是非常困难的挑战。

当然也有人考虑到由医疗卫生系统来负担责任登门教育的参与者。但医师又如何能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向送给重点学生输出?这是难于登天的挑战。我们虽要进行“登门教育”,但绝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实践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国家政策的受益者。

那么我们可以打开思路,换一条路,让各个地区的组织部门来进行人才的调配,统一安排人员的比例、多少以及后续工作,将教育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的任务细化,必须出现“真空地带”,无人管辖而出现“灰色地带”。

当然,我们还需要打开的一个误区或者说人们的思维惯例就是:我们进行“登门教育”的对象并不只是单一的特殊教育人群,而是普通的大部分学生也享有这样的权利,但是我们会按照多少的比例,对特殊学生进行政策的倾斜。

换句话说,特别教育学校是充任了主人翁的角色,普通教育学校是充任了配角和旁观者的角色。如果能通过改革区的改革,走出正确的道路,让各自的身份确定,共同进步,明确责任,一起完成登门教育工作,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把谁作为“登门教育”的对象?

登门教育的教育群体到底是单一而小众的重点小学生,还是其他主流学校的普通学生,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在医教合作理念下推进登门教育工作时需要解决的。

因为很多地方将登门教育的对象明确确定为各种技能及机体障碍群体,这必然使登门教育的服务局限在了特定的少数特殊群体,而不是全体重点群体。当然,从特别教育的规定来看:登门教育是实施特别教育的一种正确举措。

我们在帮助过程中,并不只是注重量的叠加,而是更加注重“潜在的内涵”,既在教育的后期能不能达到自教或自治的一个结果,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是一种教育服务的拓展。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对象不只是特殊学生,也包含了他的家人们甚至他的其他亲密关系。

其次,他们的家人也应该在服务和帮助的人员之中。因为当登门教育的专业人员离开后,日常生活中重点学生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也能承担与重点学生交流的工作,对其进行教育的任务;登门教育的收益因此会大大提升。

三、“登门教育”究竟是送什么登门?

“登门教育”是专业的教育或医护人员登门,还是说专业的资料和医疗器械登门?这是我们政府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登门教育”是否实打实地对学生有益。

通常来说,医教合作理念下的登门教育需要送大夫、教师、康健人员等登门为重点学生提供专门的专业性教育培训或康健训练服务,但是成本明显较高,在资金拮据的情况下,很多地区这只能是口头的文件传送,很难真正地实施。特别是需要为重点学生提供多样化资源的情况下,登门教育的难度就会增加。

如果各改革区在开展实验进行时,能转化思维,可以建立新的共享平台,既可以降低政府的资金投入,又可以使重点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资源、技术、课程等提供给需要服务的重点学生,那么可以做到一举多得。

在资源合理调配以及服务方面,澳洲盲聋学院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该机构通过线上教学将各项资源、服务等利用网络技术传输给澳洲的每一个家庭,这不失为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四、“登门教育”的效果如何衡量?

“登门教育”的效果评估对象重在“量”的范围之广还是“质”的能力的提高,又或者是两者统筹兼顾?

“登门教育”如果只是为了让特殊学生“有学上”,只抓住了“面”,而忽略了深入的挖掘,就不能实现特别教育的全覆盖。走向教育的“全面小康”,只抓教育的“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育是长远的投资,如果只是单单注重“量”的话,并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当是推动教育的深入挖掘,让教育能够激发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成为更好的人,能够对社会有益、对家庭负责、对自己也放心的人。

在处理问题时,应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推进政策,提高全民知识力,加强全民幸福感,完成国家伟大复兴路上小康战略中的“知识扶贫”,便是更快捷的一步了。

五、结论

登门教育是国家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重点学生群体,即特殊学生的一种关怀的体现。尤其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国家采取了“医教结合”的基本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在上门过程中,教育的对象不仅包含特殊学生群体,还应该包含他们的家人,完成知识与心理的教育帮助。


参考文献:

[1]邹燕君,孙玉梅,李皓怡,冯宏明,郭克,邓兰.残疾学生家庭对登门教育的需求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现代特别教育,2016(24):59-64+77.

[2]武文.沈阳市登门教育学生发展和家庭现状与服务需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3]田艳萍.上海市登门教育家庭现状与服务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