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层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浅议高层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王新黎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在建筑高度持续增加的当下,以往设计方法所能发挥作用变得十分有限。文章以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混凝土结构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围绕优化设计工作可采取的方法展开了讨论,具体内容涉及优化建筑布局、优化截面设计等方面。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以启发,为日后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层建筑;优化设计;混凝土结构


前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房所提出要求变得更加严格,高层建筑占比持续加大。对高层建筑、普通建筑进行设计施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事实证明,只有保证混凝土结构可靠且安全,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建筑存在安全隐患,高层建筑所具有优势自然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对高层内部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设计,现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围绕该话题展开讨论,其现实意义有目共睹。

1高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

一般来说,建筑高度越高、面积越大,对其结构所具有可靠性及稳定性所提出要求越严格,有关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进行优化,使各影响因素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此来达到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守以下设计原则:

1.1可靠性

实践所积累经验表明,在前期设计环节,有关人员应做到科学控制材料的选用,同时酌情引入先进技术,确保各施工要素均处于可控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建筑安全性或是可靠性受到不必要的影响。此外,在优化结构设计时,有关人员同样应当遵循安全性原则,通过对结构类型、结构布局及截面大小进行不断优化设计,保证建筑外观、功能等各方面性能均可达到业主方要求。

1.2安全性

作为国内建筑领域经常使用的结构类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主要是具有理想的硬度及刚度,整体性良好,位移小,整体造价较低,同时对高温等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抵抗力[1]。在相关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该结构所使用材料及技术均较以往更加先进,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是大势所趋。而在设计建筑结构期间,有关人员还应对其安全性引起重视,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现行标准完成结构预设等工作,保证所设计结构能够达到预期水平。

1.3实用性

高层建筑性质较为特殊,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时,有关人员应对可给其安全性、功能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内部空间布局,真正做到以实用性原则为导向,有序开展结构设计相关工作,以此来达到对其结构性能进行提高的最终目的[2]

2高层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要点

根据高层建筑特点与需求,科学设计其内部混凝土结构,一方面可使建筑在经济、环保还有使用方面所具有价值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可在确保建筑质量符合预期的前提下,使其施工成本得到控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有四方面内容需要引起重视:

2.1优化建筑布局

高层的主体结构可被拆分成多个结构单元,各结构单元均独立存在。对其进行设计时,有关人员应优先选择独立设计法,分别计算并设计各部分承载力、刚度,这样做既能够保证结构安全且稳定,又可使设计效果得到直观展示,日后对其进行优化的难度也会有所降低。

现将设计方法归纳如下:其一,对单元结构进行设计时,应保证单元结构划分准确,兼具理想的美观性还有实用性,并严格控制平面长度还有突出部分,保证结构刚度以及承载力均能够得到均匀分布,以免由于负荷分布不均,导致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3]。其二。对竖向结构进行设计的原则可被概括为“均匀”和“规则”,旨在对此类建筑常见的内收、外挑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其三,对承载力或是刚度进行优化的关键是保证其分布均匀,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设计结构的环节,对结构需要达到的要求引起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成品兼具简洁性、美观性以及良好的承载力和刚度。

2.2优化截面设计

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往往较普通建筑更加复杂,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的难度有目共睹,要想使结构更加可靠且安全,关键是要对细节引起重视。对截面进行设计时,有关人员应以所掌握资料为依据,对各部分施工参数进行计算,既要保证结构稳定、安全,还要赋予建筑自身更为理想的观赏性。一般来说,对于结构受力相对复杂的节点、大开洞、跃层、异形板等,可采用有限元法,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关键部位和薄弱部位进行验算,并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对设计方案加以调整,确保施工效果达到预期[4]

2.3优化平面结构

高层建筑的平面结构将给其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会使抗震性能受到影响。在前期设计阶段,有关人员应以现行设计规范为依据,结合现场情况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要对不同材料给抗震性所产生影响加以考虑,根据项目总高度及层数对其抗震等级加以确定。除特殊情况外,均可采用对称结构,这是因为对称结构一方面可使抗震性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可抵消部分地震所释放能量,降低地震给建筑所造成影响。若项目计划采用多塔结构或其他不规则结构,则需要有关人员以振型数为依据,对设计数据进行精准计算,在保证设计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使混凝土结构在可靠性、抗震性方面的表现最大程度接近预期。

此外,对平面结构进行设计时,还应对剪力墙引起重视。研究表明,侧向力往往会给建筑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高层建筑受水平荷载影响较大,在对其结构进行设计时,有关人员应重点考虑地震力、水平荷载等因素,具体做法如下:通过优化其平面结构的方式,保证建筑各部分结构的受力均匀且稳定,避免建筑受侧向力影响而出现位移或类似问题。在此期间还应对结构功能进行分析,在保证各项功能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以均匀化和集中化为原则,有序开展结构设计的工作,在其端部增设端柱或是其他构件用来约束结构,增强结构稳定性[5]。对于形式多变或恒载偏高的剪力墙,有关人员应酌情对其间距进行缩小,由此来保证其结构具备应有的可靠性。

2.4重视建筑薄弱层

对高层建筑进行建设期间,根据现场情况优化混凝土结构,可使建筑在经济性、环保性和使用性方面所具有价值得到大幅提高,真正做到以保证建筑质量为前提,通过对资金投入加以控制的方式,使建筑所带来使用体验、经济效益达到预期。

对高层建筑而言,其薄弱层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一旦有地震或类似事故发生,便有较大概率出现变形情况,进而使混凝土结构受到负面影响。若建筑竖向结构存在刚度不连续的情况,同时其刚度值未达到行业标准,则表示该项目存在薄弱层,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有关人员应对薄弱层引起重视,比对现有设计方案并对细节加以调整,由此来达到对该部分结构所具有安全性进行提升的目的。此外,在开展后续施工时,有关人员同样应对混凝土结构加以调整,确保各构件均能够达到有关要求,避免给建筑整体所具有抗震性造成不利影响。

结论:综上,对高层内部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的难度较大,一方面要考虑建筑应当具备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为其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保障。鉴于此,有关人员可通过优化薄弱层设计、对平面结构进行科学布置等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随着结构抗震性得到增强,项目质量及性能自然可达到预期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李志武,于春义,等.高层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全专业,全产业技术集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20,49(11):6.

[2]陈志鹏,吴刚,冯德成,等.混凝土盒式结构体系在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中的应用及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2020(2):7.

[3]邵田东, 张春明.民用高层建筑多层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0,42(1):10.

[4]纪晗,王杰,张威,等.超高层公寓楼结构体系选型及大偏心节点分析[J].建筑结构,2020,50(8):7.

[5]刘付钧,李盛勇,李定乾,等.免模装配一体化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开发及研究[J].建筑结构,2020,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