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频治疗仪对神经肌肉疼痛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中低频治疗仪对神经肌肉疼痛治疗效果观察

王芬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 2133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低频治疗仪对神经肌肉疼痛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到10月收治的神经肌肉疼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使用安慰,帖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中低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一个疗程后差异显著,实验组VAS评分相比对照组评分更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低频治疗仪对神经肌肉疼痛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低频治疗仪;神经肌肉;治疗效果;神经肌肉疾病

前言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多数时间在办公室内长时间伏案办公,使得人体肌肉得不到锻炼与活动,长时间容易造成神经肌肉疼痛,低频脉冲电流能够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纤维,达到镇痛的效果并且能够在局部加快组织的血液速度,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水肿的消散。本次研究将本院2021年1月到10月间接治的60例神经肌肉疼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低频治疗仪中低频脉冲对神经肌肉疼痛的治疗效果,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整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1年1月到10月间接治的神经肌肉疼痛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选病例均对本次研究矫情并予以支持的态度。其中观察组17例女性患者和13例男性患者,年龄介于34-65岁,平均年龄(52.7±2.2)岁,病程4-41周;对照组14例女性患者和16例男性患者,年龄为37-59岁,平均年龄为(53.6±1.1)岁,病程6-40周。两者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具备对比研究的条件(p>0.05)。

1.2具体方法

给予对照组实施安慰帖治疗法,选择棉质的无弹力贴补对患处进行贴扎处理,每天确保帖扎5h左右,一天一次,连续治疗1个月。包括按摩治疗、运动锻炼等。

观察组采取深圳市兴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低频治疗仪(型号:SV-ML401注册证号:粤械注册2018226027)的低频模式进行治疗,以患者疼痛点为治疗点。将电极连接线上的插头插入电极片上的连接插孔,把电极片从贴附的透明胶纸上慢慢撕下来,慢慢贴在治疗点,注意避开皮肤破损部位,然后再用手轻轻按压电极片,连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进入主界面,选择低频模式,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低频参数设置模式(可设置:频率0-1000Hz,脉宽50-5000us,6种调制)或低频处方模式(40个处方),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每次治疗25min,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个月。

1.3评价标准

采用疼痛数字分级NRS评分进行评价:让每位患者分别对于治疗前后对自身疼痛情况进行判断,选用0分~10分代表不同的疼痛重度,0为无痛,10为剧痛。即在横线上标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数字,分级标准为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NR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记录本次实验中产生的临床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T值进行检验,由统计学人员选择SPSS21.0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确认结果与P值关系,若p<0.05则说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显著,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治疗之前疼痛度

治疗之后疼痛度

观察组

30

1.36±0.02

0.65±0.32

对照组

30

1.35±0.11

1.08±0.51

t值

--

2.435

3.221

P值

--

<0.05

<0.05

3.结论

肌肉神经疼痛表现为该神经控制的区域疼痛,多由于身体部位肌肉痉挛、收缩或者神经受损导致,从而引起神经肌肉持续性疼痛

[1]。中低频治疗仪在缓解神经肌肉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原因在于其作用机制,这是因为使用中低频治疗仪能够直接将电流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电流的作用缓解神经肌肉疼痛,这主要表现为两种作用机制,一是肌肉的泵式作用,治疗仪将电流作用注入人体内,人体在接受到电流作用后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为肌肉的收缩与舒张,通过肌肉运动促进疼痛部位血液循环,当肌肉运动加快时,血液流动速度也会相应提高,当肌肉松弛的时候,血液就会大量输入[2];当肌肉收缩时,在人体内进行呼吸作用之后含有代谢物的血液就会被肌肉送出,这种肌肉运动会循环往复进行,进而促进血液运行流畅,有利于提高血液输送能力,血液运输能力提高后有利于促进疼痛处的血液循环,一些由于血液循环不畅通而导致的神经肌肉疼痛问题便能够得到缓解。[3]通过中低频治疗仪减轻神经肌肉疼痛的另一重要机制是阻断痛感信号的正常传递,通过直接强制阻断大脑的传递过程使大脑感受不到来自神经肌肉的疼痛。上述两种作用机制都能够起到帮助患者减轻神经肌肉疼痛的效果。

中低频治疗仪结合中国传统的医学,与中医的针灸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治疗仪将脉冲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的疼痛处,将治疗仪的电流直接刺激疼痛处,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治疗仪产生的刺激顺着人体体内的电流使得血管扩张,进而促进了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组织的机能,逐渐达到减轻肌肉酸痛的目的;通过多次治疗帮助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减轻疼痛,另外,由于治疗仪是通过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疼痛处的,不断使用治疗仪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全身调理,通过肌肉收缩于舒张进一步提高肌肉的运动能力,缓解身体由不同原因导致的其他疼痛问题。[4]本研究采用中低频治疗仪的低频模式的治疗方法代替传统的针灸疗法,找到神经肌肉疼痛部位的身体穴位,利用电极片的电流来刺激穴位,连续治疗一月后,患者疼痛数字分级N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安慰贴治疗法,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且治疗仪的使用地点不受限制,使用起来方便高效。

综上所述,中低频治疗仪在缓解肌肉神经疼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治疗满意度高,治疗效果好,还能够应用于其他缓解疼痛的方面,效果较好,值得被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姚中敏.低频治疗仪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9):176-177.DOI:10.16286/j.1003-5052.2020.09.070.

[2]黄一宁.他汀类调脂药神经肌肉系统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09):545-547.

[3]代丽,尤志珺.中低频脉冲治疗仪固定装置在理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0):2446-2447.

[4]代丽,徐鹏.中低频脉冲治疗仪固定装置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