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的科学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的科学评估

吴秋华

杭州师范大学, 31000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各民主党派地方工作机构和基层组织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地方实践单位,其工作实践的效能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程度,当前,处在全面加强地方基层多党合作实践的重要机遇期和窗口期,因此总结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科学评估的意义:

1、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是贯彻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具体保障。其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好的评估标准可以引领提高各地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地方的实践效能,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2、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和彰显多党合作制度的独特价值。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以共同事业为目标,致力国家振兴、人民幸福,共谋科学发展,共促社会和谐,展示出同心同向的价值追求,而这些价值追求通过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的评估,以具体量化的评估指标更充分的展现出来。

3、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有利于更准确地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优势。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构建和谐的独特功能作用,通过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将评估指标转化成一定阶段一定时期的具体行动目标,激励大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协商监督的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社会力量、优化各种政治资源,及时了解和反映各方诉求,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吸纳合理利益需求,有效协调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更好的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的功能优势。


二、地方基层多党合作制度实践成效评估的创新尝试和先进经验

1、如由中共绍兴统战部牵头,以标准化建设为纲、以队伍建设为要,组织编制出台了《绍兴市民主党派区(县、市)级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民主党派县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层组织基础条件建设要求、基层组织自身建设要求、基层组织履职要求、党派服务中心管理、服务与建设要求等。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县级党派组织建设“七个一”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即:一间专用办公室、一名专职干部、一笔专项经费、一个活动场所、一个示范支部、一个实践基地、一个宣传平台。在制度软件方面,分别就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职尽责等方面制定了共23项细化的制度规范。并开展了以柯桥区基层委为试点的标准化创建工作。在试点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县级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使基层组织建设人财物保障进一步加强、会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壮大和规范、会内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班子和骨干队伍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升、内设机构进一步科学、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多元,全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各个方面的落实执行,全面激发全体会员的积极性,增加全会各级组织的履职活力。同时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丰富提升了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内容和效果。

再如:杭州民进地方基层组织为更好的发挥参政党履职作用,落实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对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进行了积极、创新、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民进杭州市委会出台的《民进杭州市委会年度支部工作考核表》从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及建设、参政议政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双岗建功、主题教育与主题年活动等十四个项目,对地方基层支部进行激励性考核评估,而各个地方基层组织也纷纷将考核评估标准作为自己的职责目标和近期奋斗目标,并努力创新争优的去达成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地方会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三、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指标的完善及建议

1、 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指标的制定要准确把握多党合作制度的目标指向。我国的政党制度以其崭新的制度形式,在世界政治文明中树立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为提升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指标必须符合时代特征、政党制度的发展走向及各阶段的目标,必须立足具体国情,顺应时代要求,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观点科学发展的观点制定。

2、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地方实践效能评估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有机衔接、程序规范、运转顺畅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多党合作制度执行力。通过评估逐步构建科学系统的制度范式,提高地方和基层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履职能力,不断增强多党合作制度的影响力。 

3、评估标准要围绕参政议政、社会工作、民主监督的、地方基层自身建设等多党合作制度的核心内容展开,侧重评估落实和贯彻多党合作制度的实际效益。不能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4、评估标准围绕地方党组织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设置,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体现多党合作制度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5、评估标准的制定要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还要充分考虑民主党派成员的在本党派内的工作特点。(大多数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民主党派的工作)既要促使地方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落实,引导提高工作效益,又要充分调动地方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备注:本文为《“重要窗口”建设中的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研究》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 浙江省统一战线智库、 浙江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2020年度联合招标课题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    0305
[2]  习近平,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N].人民日    报,20180207 (1). 
[3]  黄天柱,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主要特征[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5):10-17, 
[4]牛君,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