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感染控制管理的五大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检验科感染控制管理的五大要点

周训艳

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中心卫生院 629011


作为联系临床诊疗与基础医学之间的纽带,检验科主要负责患者病房、门诊以及急诊科室的患者、其他各类体检以及人体标本的检测工作。检验科工作量巨大,接触的患者及其相关物较多,因此出现感染事件的可能性相较于其他科室来说更高。由于检验科的工作质量与患者的诊断结果、体检结果以及标本的质量结果等存在紧密联系,为减少感染事件对检验科工作效率、质量的影响,保障科室工作中各项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必须加强检验科科室内部的感染防控。对当前检验科感染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以及问题进行系统化全面分析,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措施,能够帮助科室医务人员巩固感染预防知识,强化风险意识,认真贯彻实施相关消毒隔离规范,行之有效的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科室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1.检验科科室内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现状

①院感防控机制存在缺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家卫生部对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并针对其提出了各项制度要求。由于医院的临床诊疗能够直接关系到患者病症的治疗效果,因此医院给予临床感染防控的重视程度更高。在此背景下,检验科等科室的感染防控工作被忽视,科室内缺乏明确的感染控制管理机制,大部分科室工作人员未经过系统化的感染防控培训,缺乏相关感染防控知识与意识,其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不完善,缺少科学的应对措施。因此在检验科突发紧急事件时,科室工作人员难以或无法进行妥善处理,容易导致科室的正常工作出现较大纰漏,造成因检验结果不准确而影响患者后续正常的病症诊断与治疗,危害患者的健康安全。

②科室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控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匮乏

由于检验科对于院感防控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科室工作人员对于感染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科室未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院感防控培训,因此工作人员对于感染防控工作的熟悉程度较低,其在日常工作中的防控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较为匮乏,常常出现手卫生工作不到位、随意出入实验室、工作过程中未按要求佩戴口罩与手套以及实验室清洁工作不合格等情况。检验科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检验员的手部卫生、工作服以及口罩与手套的佩戴情况、操作前是否使用紫外线进行病毒消杀等对工作结果与工作质量存在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关系着检验员自身的安全情况,若送检标本存在感染性病菌,而检验员手部存在伤口且在工作过程中未佩戴手套,则会增加其自身在检验过程中被感染病菌侵袭的风险。

③医疗废弃物处理方式欠佳

由于检验科的工作内容的特殊性,需要对大量的标本以及试剂进行检验,因此科室的日常检验工作能够产生种类、数量较多的医疗废弃物,如使用过的试纸、棉棒、吸管、口罩、手套、采血针以及注射器等。此类医疗废弃物携带着不同患者的体液,若不能进行妥善的病毒消杀以及分类处理工作,则容易导致在丢弃运输过程中出现感染事件。部分检验员的感染防控意识较差,缺乏工作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混放检验产生的各类医疗废弃物,或者是将未经妥善处理的各种化学检验废弃液体直接排入医院下水道,容易导致医院排水管道出现各种化学反应以及医院污水排放质量不达标,加剧感染风险,危害周围居民的生命健康。

2.检验科感染控制管理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检验科的科室工作制度。

检验科感染风险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完善工作机制的指导与规范,因此要行之有效的降低检验科的感染风险,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科室工作制度,完善科室感染防控工作规范,并要求科室检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循,依照制度进行日常的工作。要求科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注意手卫生,工作前后须对手部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工作中须按照规定着工作服并佩戴工作帽、手套以及口罩,减少出入实验室的次数,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或者进食饮水,要求科室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以及疫苗接种,确保科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②强化科室工作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应当完善检验科工作人员的院感防控培训,增加工作人员对感染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其熟悉各项突发紧急事件的应对措施,强化检验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无菌观念,帮助科室工作人员树立感染预防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科室负责人可通过印发感染防控以及应对措施手册以供检验人员自行浏览阅读,增加相关知识与能力。医院可以通过举办感染防控培训活动、知识讲座以及研讨会等方式,邀请感染科相关专业的权威专家、学者或者是优秀工作者对院内检验科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紧急事件应对能力的训练。要求检验科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做好防护用品的预备以及发放工作。

③加强科室感染监控

为在感染事件发生时能够尽快明确感染源,推进感染控制工作的进行。检验科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增设定期的科室感染监测,其具体内容包括:检查科室的卫生保洁状况。对实验室内部各项设施、无菌室环境质量、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以及科室垃圾桶的分类丢弃情况等进行充分的检查。生化监测。对科室内部的消毒药剂以及灭菌药剂的使用进行检查。医疗废弃物处理检查。须定期按时对科室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进行监测,检查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制度规定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以及正确排放。定期监测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须对监测结果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与分析,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作出及时反馈,并监督改进。

④重视生物安全,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

以卫生部对于生物安全与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为依据,完善科室对于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丢弃,禁止废弃物不同种类混放或者是与其他生活垃圾混放。对于患者的液性标本、排泄物或者是接触患者体液的相关一次性用品,应当使用规定配比的含氯消毒液对此类废弃物进行充分的病毒消杀。检验科所使用的含氯消毒液须定期进行换新,避免因药剂消毒效果下降而导致对医疗废弃物的病毒消杀不彻底,引发感染。科室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当在分类丢弃后进行统一收集,并由专业的运输车送往处理机构进行正规处理。

⑤严格进行传染病隔离工作

科室检验工作中发现SARS、新冠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患者或者是疑似患者,应当立即报告于院内保健科以及就近的疾控中心,实施隔离治疗。发现携带梅毒、痢疾或者是疟疾等病原体的患者,工作人员须及时上报,便于相关专业医师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并做好相关的隔离以及病毒消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