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丽萍

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 442714

【摘要】目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择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子宫肌瘤是临床极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依赖于激素维持生长,主要病发于女性的生殖器官当中1]。子宫肌瘤又可以称作子宫平滑肌瘤,其生长速度缓慢,发生恶变的概率较低率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腹痛、不孕以及贫血等方面。子宫肌瘤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过高,雌激素加快肌瘤生长速度,孕激素则是导致子宫肌瘤病发的关键因素2]。由于子宫具备参与生殖过程的内分泌作用,因此患者如果在绝经前进行手术切除子宫,则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或更年期综合症等病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3]。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药物治疗已经取代传统手术,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式4]。本文针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30-54周岁,平均年龄(41.8±8.3)周岁。研究组患者50例,年龄33-61周岁,平均年龄(46.9±9.2)周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等方面的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两组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签署同意知情书,我院伦理委员会也予以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促性腺激素亮丙瑞林进行皮下注射。患者月经开始后的第3天为初次用药时间,1.88mg/次 ,1次/月,连续治疗3个月。

1.2.2研究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从患者月经的第2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次, 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以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对其进行彩超检查,测量三维经线并计算体积。肿瘤计算公式为V=4/3πabc(a、b、c为各径线半径);体积缩小率公式为△=(1-V2/V1)×100%(V2、V1代表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 [5]

1.3.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产生的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值±方差(621f144239cbe_html_273adc4204b014b4.png )表明,而计数资料则用X2(%)来表明,计量资料使用t来检验,当P<0.05时,提示有差异性且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以及肌瘤体积对比(cm3621f144239cbe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组别

例数

子宫体积

子宫肌瘤体积

对照组

50

278.7±8.3

46.7±2.9

研究组

50

239.8±9.1

26.9±2.3

T值

/

9.227

9.578

P值

/

<0.05

<0.05


2.2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对比(621f144239cbe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项目

FSH(μg/L)

T

P

LH(IU/L)

T

P

P(nmol/L)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8.7±7.2

15.6±4.3

9.558

<0.05

21.6±4.4

13.4±3.2

9.471

<0.05

20.6±5.7

8.9±4.1

10.278

<0.05

研究组

29.1±7.3

12.9±4.1

10.724

<0.05

20.7±3.8

10.1±2.9

10.452

<0.05

20.4±5.6

6.1±2.3

10.645

<0.05

T

1.368

9.142

/

/

1.845

9.125

/

/

1.224

9.237

/

/

P

>0.05

<0.05

/

/

>0.05

<0.05

/

/

>0.05

<0.05

/

/

项目

E2(pmol/L)

T

P

T(noml/L)

T

P

RPL(pg/L)

T

P

治疗前

用药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36.5±71.3

151.1±30.8

10.558

<0.05

0.5±0.1

0.4±0.2

9.471

<0.05

10.6±4.4

12.3±3.1

9.157

<0.05

研究组

334.2±70.9

132.7±4.7

10.774

<0.05

0.5±0.2

0.2±0.1

9.452

<0.05

10.8±4.6

14.5±3.7

9.237

<0.05

T

1.368

9.142

/

/

1.845

9.025

/

/

1.275

9.705

/

/

P

<0.05

<0.05

/

/

>0.05

<0.05

/

/

>0.05

<0.05

/

/

3.讨论

子宫肌瘤对育龄女性有较大的危害,如果没有进行及早预防或治疗,导致肿瘤体积增大,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6]。由于子宫肌瘤是受雌激素与孕激素影响的依赖性肿瘤,所以,在其生长过程中十分依赖于孕酮、雌二醇等激素。孕激素是导致肌瘤细胞分裂,加快肌瘤生长速度的关键7]。除此之外,孕激素还可以提高上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含量,能进一步加强肌瘤细胞增生。因此,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可采取孕酮拮抗剂药物抑制肌瘤。

在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米非司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8]。米非司酮是处于受体水平的抗糖皮质醇与抗孕酮的类固醇,可以跟孕激素的受体相结合,使孕酮的活性降低,抑制孕激素发挥作用,溶解卵巢黄体,患者体内的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下降,致使排卵减少;同时,米非司酮也可以发挥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减少激素分泌,同时抑制子宫肌瘤组织中的上皮生长因子,使子宫的动脉血流减少,肌瘤组织与其内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现象,减少肌瘤组织的能量代谢,使肌瘤因缺氧导致坏死,从而缩小肌瘤体积,诱发闭经9]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明显缩小患者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同时,可以纠正贫血、减轻盆腔充血,减少出血量,对伴有贫血的肌瘤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0]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慧娟, 刘义彬, 闫璐,等. 子宫肌瘤复发问题[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 035(008):877-879.

[2] 李冬华, 张武芳, 刘新敏,等. 扶正祛瘀中药"理冲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 045(008):1653-1656.

[3] 邱洁.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对妇科内分泌状态的影响[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 25(S1):132-133.

[4]姜心禅, 李坤寅, 关永格,等. 加味芍药甘草汤调控P53-273H对子宫腺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v.41(07):21-26.

[5] AgicA ,Küpker, Wolfgang. Minimal-invasive Chirurgie des Uterus myomatosu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uterine fibroids;[J]. Der Gynäkologe, 2019, 52(4):258-263.

[6] 郎景和, 郭建新, 蒋芳,等.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 053(005):289-293.

[7] 彭敏, 张玲, 罗琼,等. 小金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J]. 重庆医学, 2019,027(13):2315-2317.

[8] 赵小来.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 25(S2):103-104.

[9] 陈敏秀, 翟建军.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0例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 25(S1):146-147.

[10] Schreiber C A , Creinin M D , Jessica A , et al. Mifepristone Pretreatment for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Early Pregnancy Los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8(23):2161-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