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中学思政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四史教育”融入中学思政工作研究

姜凌

甘肃省兰州二中( 甘肃省兰州市 ) 730030

[内容摘要]在中学开展“学习四史”工作,有助于加强党对学校教育的领导,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且坚定理想信念。当前中学“学习四史”工作存在运动化、刻板化、功利化、形式单一等问题。从融入思政工作的角度看,中学在开展“学习四史”工作时,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

[关键词] 学习四史;中学;思政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党教育学习工作的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坚持开展“学习四史”工作,是当前增强党员党性与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学开展“学习四史”活动教育,一方面要抓好教师队伍的学习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还要抓好青少年的“学习四史”工作,使之融入到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之中,尤其是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之中。

一、中学开展“学习四史”的重要意义

2012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学习四史”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该通知明确指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把青少年的“学习四史”工作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中学“学习四史”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开展“学习四史”工作,是加强党对学校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的重要体现;在中学开展“学习四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国家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的复兴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在中学开展“学习四史”工作,是坚定师生理想信念的需要,是补足新时代师生“精神之钙”的重要举措。当今年代的青少年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经历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只有通过学习“四史”,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我党的革命奋斗历程,才能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崇高理想。

二、当前中学“学习四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学习四史”工作是当前我国中学教育工作的一项“特别任务”,一定要以“学习四史”为契机,加强党对学校教育的领导,提高师生的政治站位,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结合中学思政工作,笔者认为目前中学“学习四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四史”实施过程的运动化

在前期“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学习四史”活动中,一些学校将党史教育运动化,文件宣传多,实际行动少。一些学校在工作中雷声大雨点小,行动上没有落到实处,还有部分学校虎头蛇尾,工作没有做到常态化。

2、“学习四史”实施过程的刻板功利化

目前,大部分学校主要依托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团、讲师团进行四史读本的宣讲工作,对党史理论进行了静态呈现,专家在台上讲,台下的人被动的听,并没有在青年学生和广大教师队伍心里发生强烈的心理认同。还有部分学校采用的是思政课老师将党史学习和课程内容融合讲解,以此来体现“党史教育”进课堂。教育行动没有从广大师生从内心深处出发,让师生去感受党走过艰难岁月与取得的伟大成绩。

3.“学习四史”形式单一,与思政工作融合不足

目前学校开展的“党史教育”进课堂活动,要么是选取一些有关联的内容进行设计和讨论,要么选取某节涵盖党史的内容进行课堂呈现。很多学校党史教育实施缺乏总体设计,没有将“学习四史”工作独立出来,没有和学校思政工作高度融合。使得“四史”的深度学习和教育变成了部分人的事,并没有全员化和常态化,并没有和校园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完全融入到学校思政工作之中。

三、“学习四史”融入中学思政工作的路径

“学习四史”工作是一项育人育心的工程,应融入学校思政工作,将其常态化。就“学习四史”与中学思政工作融合的路径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1)开发课程,将“四史教育”作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进行呈现

从课内的角度看,要加快课程开发,将“学习四史”作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进行呈现。如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内容完全可以融入到高中历史与政治课本中,作为教材内容进行宣传教育。

(2)在开发课程的同时,要加快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党史知识。让老师将党史作为生动有力的典型材料穿插到在课堂教学之中,恰如其分地呈现给学生。

(3)将“四史教育”作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挖掘本省本市的历史历史人物和典型案例,推动形成当地特色鲜明的“学习四史”课程。例如,前段时间甘肃省举办的《开学第一课》活动,集体观看了由我们甘肃本土事例改编的《大豆瑶》,学生们的反响强烈。

(4)从课外角度看,要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引领“学习四史”。目前,“学习四史”在很多学校还只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并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委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引领“学习四史”工作。例如,可开展常态化的“党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再如,开展全校教师学党史读书分享活动,再比如,在我们的党务办公室开辟党史学习专栏等。要发挥班级班会课的育人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活动。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中学推动“学习四史”工作,校内思政教育的角度看,要把“学习四史”融入校园文化建。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和文化墙等,将党史理论化的存在转化为可视化的物质存在,对于学生的冲击力和教育意义是很强的。从校外思政教育的角度看,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校外实践活动。比如,可开展重走长征路、到革命圣地进行红色教育,利用真实的场景再现,让青年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和继承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每一个省份都有感人肺腑的历史资料,有在党的带领下救亡图存和争取民族独立的素材,有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人物,利用好这些资源则意义深远。

3、静态与动态结合

(1)依托丰富的校园活动。为推动“学习四史”工作,增强“学习四史”动态化,除常规的宣讲形式外,要依托一些活动,将党的历史转化为动态的教育活动,其教育效果将会大大提升。可在校园内可开展的党史教育活动与竞赛活动,例如广泛开展关于党史学习的讲座、演讲比赛、朗诵、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红歌汇、传唱红色革命歌曲活动,这种身临其境和亲自感受,比讲给青年学生的效果更好,会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让他们和历史上的英雄党员感同身受,深刻理解党的光辉历史。

(2)充分利用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影片。让“学习四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动,要利用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培养青少年的爱党爱国与学习党史的热情。近期上映的《长津湖》也是如此,不仅让观众和广大青年学生感受了中国志愿军的刚毅与大无畏精神,同时还激发了青年人重温历史,学习历史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赵刚.“四史”教育融入学校思想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J].少年科普报,2021(07)

[2]李亮.党史宣传教育走进武定县中小学校园[J].云南教育:视界,2015(10X)

[3]郑斌.红色行走,巧学党史——黄浦区复兴中路第二小学少先队"红色之旅"活动[J].少先队活动,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