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时压缩背景下教学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8
/ 3

大学英语课时压缩背景下教学问题研究

管淑红 刘源

华东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课时压缩问题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华东交通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例,为贯彻落实《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的顺应信息化技术发展潮流要求,借助“i花椒”+“批改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握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切实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时压缩;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A study on teaching Proble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ssed College English Course Hours

Guan Shuhong, Liu Yuan

(School of Fereign Languages,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Abstract: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due to the problem of compressed college English course hours.This paper takes the data of English courses i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Guidelines (2020) to follow the tre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y making use of the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iHuajiao” and “www.pigai.org” to grasp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proposing corresponding reform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w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compressed hours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Key words: compressed course hours; college English; flipped class model

1.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是国内高校基础必修学科,以培养语言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均有着积极意义。国家教育部于2015年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教学要求分层、教学目标分级,强化了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作用。最新提出的《指南》(2020版)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需要学会以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现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全国高校课程正处于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压缩呈总趋势。在大学英语课时大幅缩减的同时,又要保证大学英语的教学课程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线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保障大学英语在课时压缩背景下的质量提供了契机。

2.大学英语课时压缩的影响

2.1对学生的影响

课时压缩后的课堂时间使得学习任务变得更为紧张,也意味着学生需要花费更多课余时间对课程进行预、复习,这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呈压缩趋势,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只是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拿到一纸证书视为最终目标,而不是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2对教师的影响

200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提出了相关要求:大学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基于足够学时学分下,其课程的设计方向应以充分培养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大学生实际英语能力的一项全国性标准化考试,在大学期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由于大学英语课时受到压缩,在本不宽裕的课时时间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就无法在将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培训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当中,无法将最新的考试改革讯息以及四六级应试技巧传达到每位同学,以助于实质性地提高本校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因此,若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时压缩背景下将难以实现《要求》中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通过对本校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表现及成绩数据统计以及英语能力测试调查,笔者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远未达到《要求》中大学生应掌握的词汇数,同时还存在部分同学因缺乏对考试流程的了解而未通过考试的情况。由此可见,课时压缩问题给保证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大大增加了难度。

3.教学模式改革

国家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并正式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即通过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和深化教育改革。因此,为深入贯彻“教育信息化”理念,需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还能降低因课时压缩而给课堂教学质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1“互联网+”理念

“互联网+”理念指的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在各个行业领域的一种发散型应用模式。自2015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已逾6年,“互联网+”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因此也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刚过去的2020年,国家相关部委也将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作为了工作重点之一,强调不断探索“互联网+”下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张一宁,范莹,2021)。

3.2“翻转课堂”教学

3.2.1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 FCM), 是指重新分配课内外时间,使学生提前进行线上预习,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于重难点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教学内容发布在线上教学平台,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把腾出来的课堂时间,用于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黄兴欣,2016)。

3.2.2 翻转课堂的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服务,促使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陈坚林,2015)。同时移动设备的出现为翻转课堂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便利,实现教学资源与学生的优化配置(侯诗涵,2021)。新的教学模式下,线上线下的互动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支撑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各高校可根据教学实际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落实《指南》(2020版)中对于高校教学手段现代化所提出的要求,华东交通大学将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专门为本校师生研发了一个学习交互平台——i花椒,同时借助“批改网”线上平台进行,以此把控师生在线教学的互动质量,加强学生线上学习质量的检测。

3.2.3翻转课堂的应用

1)“i花椒”教学流程设计

(1)课程资源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基于“i花椒”的课程基础建设中,主要结合了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学校轨道铁路特色的专业英语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学校资深教师通过对学生近年来的课堂表现以及成绩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制的翻转课堂学习课件,并将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需要同学们完成要求的学习任务点,其中包括观看视频、问题作答、思考讨论等环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为了保证本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总体教学质量,任课教师需要将教学任务与相关资源提前上传到“i花椒”平台,这不仅为本校在课堂压缩背景下实施翻转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能使学生方便快捷的自主性获取知识,根据自身对课程的理解进行查漏补缺。

(2)课堂教学阶段。

通过课堂测验、小组讨论、互评汇报、总结指导等环节,使学生将课下自学知识点融会贯通,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辨能力。基于“i花椒”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阶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在压缩课时影响下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4)教学效果评价及考核。

每位同学采取学号和独立密码实名制登录“i花椒”,后台会同步记录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视频观看,出勤率,测验成绩等),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评价中,教师通过专用平台可以实时掌握班级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对学习不积极的同学进行督促和帮助,同时也能及时获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或进度的相关意见。在期末考核范围中,会将学生课下学习记录、课上表现情况等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范围,并设置一定的权重,通过量化标准评定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适合i花椒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建立起大学英语课程网络化管理、多元化评价。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与传统讲授课程相比,更能在保证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效果。

2)“批改网”

英语写作能力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模板硬套的写作观念使其受到学生的轻视,实则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下,是学生往往受到参考范文的写作思路和遣词造句影响,在进行写作时,难以跳出惯性思维无法创作有新意的文章。这种传统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也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在用词和句法方面的能力。从近年来的四六级考试当中就可以看出,写作是大学生普遍的弱项得分率并不高。此外,传统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一般采用学生手写教师手动批改的方式,这就使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不利于高效开展教学工作。创建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的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杨晓琼,戴运财,2015)。本校通过“批改网”平台——一款英语作文在线批改平台,进一步推广“翻转课堂”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在压缩课程下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在该系统上提交完作文,可以立刻得到相应的分数和反馈结果,根据系统指出的问题修改作文,了解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通过对本校学生使用“批改网”平台前后数据统计显示,“批改网”平台切实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与作文批改压力,同时近年来本校学生在各大英语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也证明了许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3.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案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对后台数据分析,虽然“i花椒”+“批改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大学英语课时压缩这项难题,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亟待改善:

(1)学生可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线上平台中的教学视频内容,学生要从理解到应用,就要求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在课堂讨论环节,缺乏独立思考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2)部分学生参与度低。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环节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有些学生认为只需观看教学视频就等同于完成学习任务。还有些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环节。

(3)教学资源建设的困窘。

音视频类教学资源的拓展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丰富教学。但是这些资源的制作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还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教学资源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及时更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作文批改系统的不足。

“批改网”只能针对词汇用法、语法及句法进行评价,而对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文章的语义、内容是否与主题相关,很难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给出的点评来自于学生作文与系统内置语料库的对比,但由于语料库更新速度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当层出不穷的英语新词汇﹑新用法、新句型还未及时收录到语料库中时,很有可能被系统判定为错误用法导致系统给出的评价不够准确。同时,批改网的评价体系中缺少了对作者写作思想和情感的评价导致系统给出的评价不够全面。

2)改进方案

(1)进一步优化课程考核机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不足,需要不断优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教师多进行正面鼓励和肯定,进一步优化考核标准。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给予适度的鼓励和帮助,将认真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团队合作的成果展示等都纳入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体系之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设置高阶的拓展任务,指导其参加学科竞赛,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全方位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应适应社会发展,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学校需要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以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实施,提高全校教学的整体水平。

4.结语

通过对华东交通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压缩问题的研究分析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课时压缩背景下的教学现状,借助“i花椒”+“批改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并不断完善,能够有效解决大学英语课时压缩与大学生亟待提高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多重局限,切实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01):3-8+16.

[2]张一宁,范莹.“互联网+”背景下英语语言学在线教学的应急与优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8):78-81.

[3]杨晓琼,戴运财.基于批改网的大学英语自主写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02):17-23.

[4]黄兴欣.课时缩减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16,30(03):153-156.

[5]侯诗涵.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施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2):164-166+170.

作者简介:

管淑红(1966.9—)女,汉族,江西安福,博士,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功能语言学。
刘源(1997.7- )男,汉族,江西九江人,硕士,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汉语比较与翻译、语料库翻译学。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化重点项目(18ZD032):教育信息化下大学英语课时压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