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4

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郑松安 邓志民 刘卫芳 石清 倪建军 夏树前通信作者

阳新县人民医院 435200

摘要目的 探究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鼓膜置管术治疗治疗,研究组进行耳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平均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97.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4.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耳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听力,且不良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较低,可改善患者预后。因此,耳显微手术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耳显微手术;慢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安全性


慢性中耳炎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疾病,中耳组织感染性疾病是诱发慢性中耳炎主要原因,另外呼吸道、眼部感染也会诱发疾病[1]。听力下降、鼓膜穿孔、耳内间断性流脓是疾病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手术是疾病治疗主要方法,该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4例,对患者进行耳显微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希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听力,现将有关内容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4例。纳入标准[3]:①一般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②该研究期间没有参与其他临床研究患者;③符合慢性中耳炎诊断标准患者;④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中耳炎患者;⑤年龄大于18岁患者;⑥可接受预后随访患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②脏器严重受损患者;③个性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④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⑤凝血系统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47),男25例,女22例,,病程2-12年,平均病程(39.3±3.2)年,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36.5±1.8)岁;对照组(n=47),男26例,女21例,病程2-12年,平均病程(39.1±3.3)年,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6.4±1.7)岁。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患者知晓该研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对照组进行传统鼓膜置管术治疗治疗,患者取坐位,术前消毒外耳道。在患者鼓膜中插入通气管,松开后,将安装器退出。(2)研究组进行耳显微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取侧卧位,将耳朵朝上,将麻醉药注入耳外软骨和耳道四壁骨,麻醉处理。患者取仰卧位,向健侧偏移头部。分别在外耳道与耳后作切口,将显微镜置入,对耳内病变状况观察。清理耳腔脓液与异物,使用显微镜检查后鼓室与咽鼓管鼓口,对后鼓室壁打开大小确定。对鼓室填充红霉素明胶海绵,对手术切口缝合。

1.3观察指标

(1)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对比。(2)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对比,无效:治疗后,临床指标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可恢复鼓膜听力与形态,各项指标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例数和与总例数比值,乘以100%,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理想[4]。(3)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对比,抽取3ml空腹静脉血,以3000转每分钟速度离心处理,获取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IL-6指标,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指标,相关操作依据说明书进行[5]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处理数据,选用t检测(621712a6c1313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计量资料,选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存在较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对比

治疗前,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对比(621712a6c1313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组别

例数

平均气导听阈

气骨导差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7

38.5±2.3

26.7±4.2

39.6±7.5

32.2±5.2


研究组

47

38.4±2.2

23.6±4.1

39.5±7.3

27.2±4.8


T

/

0.401

16.352

1.241

16.854


P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97.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4.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软骨膜炎

鼓索顺景离断

发生率

对照组

47

5(10.6)

7(14.9)

35(74.5)

89.4%

2(4.3)

4(8.5)

12.8%

研究组

47

1(2.1)

6(12.8)

40(85.1)

97.9%

1(2.1)

1(2.1)

4.3%

X2

/

/

/

/

5.324

/

/

4.854

P

/

/

/

/

<0.05

/

/

<0.05

2.3 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对比(621712a6c1313_html_b2061f6adcf43b23.gif

组别

例数

CRP(ng/L)

IL-6(ng/L)

降钙素原(n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7

44.2±5.2

21.6±0.5

5.2±0.3

2.8±0.5

71.5±5.0

18.5±2.4

研究组

47

44.5±5.0

13.1±0.2

5.0±0.5

1.6±0.2

71.4±5.1

12.6±1.5

T

/

1.236

14.524

0.728

16.354

0.248

15.925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接上表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

D-二聚体(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7

16.1±2.4

8.6±0.4

2.3±0.8

1.5±0.4

研究组

47

16.1±2.1

7.0±0.3

2.1±0.9

0.7±0.3

T

/

0.635

15.241

1.742

14.985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慢性中耳炎为临床发病率较高耳部疾病,该病易反复,常伴症状为耳朵闷胀、耳鸣、耳痛为疾病主要症状[6]。患者会伴注意力低下、反应迟缓等临床表现。随疾病进展,会影响听力,不利于正常工作和生活[7-8]。过去临床应用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具有较低治疗安全性[9]。所以,临床应探究更安全且有效治疗方法。该研究应用耳显微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10-11]

该研究探究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4%、97.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4.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手术治疗比较,耳显微手术治疗可更大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清除病灶,对重建听力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另外,手术入路、手术设备不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对改善听力意义重大[12-13]。随疾病不断进展,会影响传统治疗效果[14]。所以,应选择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清除病灶是手术治疗关键,尽可能获取干耳,可提高听力。另外,耳显微手术会重接中耳传音结构、功能,能够对鼓膜修复[15]。该研究探究耳显微手术对慢性中耳炎患者听力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气导听阈与气骨导差降低更明显(P<0.05)。结果表明,耳显微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该治疗方法对耳显微结构空间定位更精确,是一种计划性治疗方法,可对治疗有效率保证,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效果理想。该研究探究耳显微手术对炎性因子水平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组炎性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耳显微手术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临床症状改善,是一种安全且应用价值较高的治疗方法。该研究围绕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临床应用可行性较高。虽如此,该研究因纳入样本较少,研究年限较短,可能对研究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在接下来研究中需纳入更多符合条件样本,进行更深入探究,提高研究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耳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听力,且不良反应及炎性因子水平较低,可改善患者预后。因此,耳显微手术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凌澜,纪洋洋,陈晓彩,等.低温等离子鼓膜造孔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0,028(001):17-20.

[2]蔡波.地塞米松与曲安奈德分别配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27(02):13-16.

[3]曾薇,陈美珍,傅敏仪,等.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018(003):454-458.

[4] Wild J , Webster L , Yamada T ,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Naldemed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Cancer Pain Receiving Opioid Therapy: A Subgroup Analysis of Patients≥65 Years of Age[J]. Drugs & Aging, 2020, 37(4):271-279.

[5]李永,梁春波.聚维酮碘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9,047(006):610-611.

[6] Pringsheim T , Holler-Managan Y , Okun M S , et al.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summary: Treatment of tics in people with Tourette syndrome and chronic tic disorders[J]. Neurology, 2019, 92(19):907-915.

[7]汪祖益,刘及江.耳内镜与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改善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018(005):534-537.

[8]钟晓声,范绍翀,杨海弟.耳内镜下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可行性及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v.26(07):18-21.

[9] Lampertico P , JA Carrión, Curry M , et al. Real-world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glecaprevir/pibrentasvir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A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 72( 6):1112-1121.

[10]张瑾,汪照炎,杨琼,等.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004):245-250.

[11]闫迪,郝昌军,沈静.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019(001):111-113.

[12]刘东杰.耳净散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9,040(003):347-350.

[13]魏兴梅,张秀菊,孙慧颖,等.外耳道成形术:外科技术与效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033(007):654-657.

[14] Liu Y , Li H , Yan X , et a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g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19, 26(S1):69-76.

[15] Donadieu J , Beaupain B , Mitri F B , et al. Lenograstim and Filgrastim Have a Similar Efficacy and Safety Profil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eutropenia. a Study for the French SCN Registry:[J]. Blood, 2020, 136(Supplement 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