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杨正华 杨正忠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医院 宁夏回族 自治区 750411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臂丛神经盲探麻醉,观察组40例,给予B 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手段对手术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既能以较低的麻醉药物使用量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又能使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值得推行运用。

关键词:B超;神经阻滞;临床麻醉;应用效果

随着B超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视超声引导受到较多医师和患者的认可、青睐,已逐渐取代传统人体解剖学定位法在临床麻醉中的地位。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不仅会使药物在短时间内起效,还可使麻醉成功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研究针对目前的状况,比较和分析给予手术患者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于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0例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36.15±4.58)岁;对照组共40例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3~70岁,平均(35.09±4.28) 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臂丛神经盲探操作麻醉;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患者调换到仰卧位的姿势上,上肢贴着身体,头部转向另外一侧,并让其放松,用红字标记笔仔细寻找并标记肌间沟,用碘伏对局部进行消毒,在B超引导之下,麻醉师可清楚观察到患者臂丛神经的细节,而且还可对穿刺针的移动进行实时监控,待其找到最优穿刺点时就进行穿刺,注射一定剂量的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合剂,在通过B超观察麻醉药物的分布和扩散情况,待麻醉药物已完全浸润神经阻滞后就可停止。

1.3观察指标

查看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和麻醉效果。VAS评分越小,代表患者的痛感越低。患者在手术期间毫无痛感,意识清醒,肌肉放松则为优;患者在手术期间无痛感,但肌肉较为技能需加大麻醉剂量,则为良;差则代表患者手术期间需转为全麻。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62159d3057207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表示,组间相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相比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观察组(n=40),VAS评分(3.30±1.22),优31例,良8例,差1例,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n=40),,VAS评分(6.08±1.14),优22例,良10例,差8例,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0.00%(t=10.501,P=0.000;X2=7.175,P=0.000)组间相比可看出观察组的VAS评分和麻醉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管、断肢再植等手术都对麻醉效果有着极高的要求,并且,因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医师进行麻醉的难度也很高。传统臂丛神经盲探麻醉在真正实施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麻醉师的临床经验,定位的精确性还有待提升,其结果就是患者的神经阻滞无法被麻醉药物充分浸润,神经阻滞不完全,其麻醉疗效也会大受影响[1]

B 超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既简单方便,又能准确定位,且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在B超引导下,医师能更为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臂丛神经和血管结构之间的解剖关系,精确定位穿刺点,在使神经阻滞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麻醉并发症的概率[2]。同时,麻醉师可通过B超更为精准地判断出穿刺针与神经之间的距离,使穿刺定位的精确性得到有效地保障,麻醉药物也可更为准确的注射到最优部位,更好的保证患者局部麻醉的安全性[3]。从本次研究中可发现, 采用 B 超引导神经阻滞的手术患者,VAS评分和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足以说明B 超引导神经阻滞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能以较低剂量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优的麻醉效果,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较小,值得推行运用。

参考文献

[1] 钟成跃,周辉,温志鹏,等.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 .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009):1068-1069.

[2] 于丽丽,李飞,宋良美,等.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009):1603-1606.

[3] 代晨旭,蔡宁,官双双,等.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股-闭孔-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00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