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鱼腥草日常不同使用方式的槲皮素含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1
/ 3



HPLC 法测定鱼腥草日常不同使用方式 的槲皮素含量

祁江博 1 黄昌杰 2 黄华强 2 杨素明 2

(广州今典精方药业 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45 0)

摘要 目的:验证HPLC法测定鱼腥草中的槲皮素含量,确定槲皮素在鱼腥草中分布及鱼腥草日常不同使用方式的槲皮素含量区别;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ShisheDo spolar C18(250 mm×4.6 mm;3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 结果槲皮素在4.96~49.57u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0.88%)。结论本检测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且槲皮素在鱼腥草中集中于叶中;鱼腥草日常不同使用方式槲皮素含量较为稳定,可用于鱼腥草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鱼腥草;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煮散饮片;

鱼腥草(HOUTTUYNIAE HERBA)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1]。鱼腥草主要生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主产于亚洲东南部,在我国仅分布有一种,多集中在四川、贵州、湖北等地区[2]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菌作用、病毒作用、利尿作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炎作用等。根据唐代《新修草本》记载,鱼腥草为药食两用植物;近年来,又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资源。随着鱼腥草的药用与食疗保健价值被人们越来越熟知和应用,鱼腥草的价值开发必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鱼腥草使用以食用、药用及疾病预防保健较多,建立评价鱼腥草质量的现代化含量测定标准体系,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市场上不同使用方式来对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为鱼腥草的质量标准的完善和日常使用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HBM-8819S型分级流水式粉碎机(瑞安市瀚博机电有限公司);LC-16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仪器(苏州)有限公司);SHZ-D(Ⅲ)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省予华仪器有限公司);QHRO-10L型超纯水仪 (东莞市谦和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AUW120D型分析天平(日本岛津);MSE3.6P-0CE-DM型精密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澳华仪器有限公司);DZF6020MBE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等。

1.2试药

甲醇、乙腈(色谱纯,霍尼韦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槲皮素对照品溶液为本实验室配制(批号:100081-20161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鱼腥草样品来自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经主管中药师黄昌杰鉴定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1.3样品制备

1.3.1 鲜鱼腥草:除去杂质。

1.3.2 干鱼腥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干燥。

1.3.3 鱼腥草煮散饮片[3]取干鱼腥草饮片用破碎机粉碎,筛选1~5mm的粗颗粒或粗粉状饮片。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槲皮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浓度为19.83u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1 取上述1.3制备样品,粉碎,过3号筛,精密称取药材粉末0.2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5%盐酸溶液(4:1)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2.2 取上述1.3.1、1.3.2制备样品,分别按照鱼腥草的叶、茎、根分开。分别粉碎,过3号筛,精密称取药材粉末0.2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5%盐酸溶液(4:1)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2.3 取上述1.3制备样品,精密称定取各样品10g,置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精密加入甲醇-25%盐酸溶液(4:1)混合溶液50ml溶解,并转移置250ml的锥形瓶中,密塞,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3色谱条件

ShisheDo spolar C18(250 mm×4.6 mm;3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7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uL。理论塔板数按槲皮素计算应不低于4000。

2.2.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5、5.0、10.0、15.0、25.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y= 46489x-13738,r=0.9999,表明槲皮素在4.96~49.57ug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2.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uL,连续进样6次,按“2.2.3”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峰面积RSD:0.1%、出峰时间RSD:0.03%(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6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粉末,按照“2.2.2.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2.2.3”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槲皮素的含量,槲皮素的平均含量:5.08 mg/g,RSD:0.5%(n=6),表明重现性良好。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鱼腥草药材粉末(样品编号:S211001)共6份,称取0.25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等量的槲皮素对照品,按照“2.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含量,并计算。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98.38%,RSD:0.88%。结果见表1。


表1 槲皮素加样回收试验

实验编号

称样量(g)

供试品含量(mg)

对照品加入量(mg)

测得量(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

RSD(%)

1

0.2528

1.283

0.102

1.365

98.56

98.38

0.88

2

0.2559

1.304

0.102

1.372

97.58

3

0.2568

1.315

0.102

1.375

97.04

4

0.2572

1.328

0.102

1.415

98.95

5

0.2578

1.334

0.102

1.422

99.03

6

0.2504

1.268

0.102

1.358

99.12

2.2.8 样品测定

2.2.8.1按照上述含量测定方法,对2.2.2.1、2.2.2.2鱼腥草相关检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图谱见图1、图2。

表2 鱼腥草槲皮素含量测定结果(mg/g)

序号

品名

规格

含量结果

规格

含量结果

规格

含量结果

规格

含量结果

1

鲜鱼腥草

全草

0.48%

0.54%

0.10%

0.02%

2

干鱼腥草

0.51%

0.56%

0.07%

0.01%

3

干鱼腥草煮散饮片

0.52%

0.58%

0.08%

0.01%


6212f866719a9_html_1d42aa7eddb7b184.png6212f866719a9_html_3fc9d79e2617b826.png6212f866719a9_html_ab95e6c3a80eac3d.png




图1 对照品-槲皮素(左)、鱼腥草样品(中)、鱼腥草煮散饮片样品(右)的HPLC图谱6212f866719a9_html_62e1fa081636a694.png6212f866719a9_html_1a0faa92ea8d7ead.png6212f866719a9_html_b5af11d49731bcc5.png









图2 鱼腥草样品-叶(左)、鱼腥草样品-茎(中)、鱼腥草样品-根(右)的HPLC图谱

2.2.8.2按照上述含量测定方法,对2.2.2.3鱼腥草相关检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图谱见图2。

表3 鱼腥草槲皮素含量测定结果(mg/g)

序号

品名

规格

含量结果

1

鲜鱼腥草煎煮液

全草

0.38%

2

干鱼腥草煎煮液

0.42%

3

干鱼腥草煮散饮片煎煮液

0.51%



3讨论

3.1通过本次实验及方法学考察,验证了刘文饶等人[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试验的可靠性。从图1、2中鱼腥草样品的HPLC图谱和表1鱼腥草样品含量测定可以看出,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峰面积和含量:叶>全株>茎>根;槲皮素含量几乎含在叶中,鱼腥草鲜品、干鱼腥草和鱼腥草煮散饮片含槲皮素差异不大,表明槲皮素在鱼腥草中相对稳定。

3.2从表2中数据可得出,鲜鱼腥草、干鱼腥草及鱼腥草煮散饮片煎煮水提取液中槲皮素含量:鲜鱼腥草<干鱼腥草<鱼腥草煮散饮片,为日常使用中有效提取槲皮素含量提供参考。

3.3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鱼腥草及其饮片检查项(叶)、含量测定项下暂无相应内容。本检测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且槲皮素在鱼腥草中集中于叶中;鱼腥草日常不同使用方式槲皮素含量较为稳定,可用于鱼腥草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一部.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34.

[2] 黄世琼,肖礼娥. 药用植物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53-2954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社.2006:2005.

[3]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药煮散饮片质量标准研究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试行).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官网.2020.8.13

[4]刘文尧,梁爱君,白皓,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含量[J] .解放军药学学报, 1999 , 15(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