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0
/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王红兵 魏琼阁

42062119870924****

41138119821112****


摘要: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增加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熟练度的同时,还要多方总结施工经验,不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调整优化,以此来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利完成,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通过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发现,结构对于施工十分重要。在开展有效的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威胁混凝土结构质量。基于此,积极从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改善,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温度控制,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处理,由此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一、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城市建筑过程中,土木工程十分重要,同时在建筑施工中,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对土木工程施工突出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愈加重视,特别是施工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施工材料合理配比。根据结构的施工标准开展有效施工。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认识到水泥凝胶方面的作用,根据具体参数比例按顺序添加砂、石以及水、添加剂等材料,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凝土材料。根据土木建设工程的施工情况,及时运输混凝土到工程施工区域,做好混凝土强度检查,严格按照技术质量要求展开质检工作,如此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当然实际施工期间,如果不能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置,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还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否则混凝土结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质量。一定要注重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材料准备方面,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确保所有施工环节操作到位,在全方面规范施工处理下,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做好处理工作。

面对一些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为施工期间结构中出现排气不及时的现象,加上水热化处理不到位,从而出现内外部温差大的情况,进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操作的连续性,施工处理准确到位,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一)重视结构框架设计

开展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结构设计的部分基础,忽视结构框架的合理性设计。尤其是框架细节的处理,一定要符合土木工程施工标准。结构框架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础,也是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混凝土结构合理设计中,涉及到土木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建筑物外体结构以及相关数据,科学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与高度,还有纵横墙面设计比例。结构设计工作的科学开展,科学避免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并有效调节其他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进一步将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加以提高,平均分布混凝土结构负荷载面积。

(二)裂缝防控技术

裂缝问题一直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威胁着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裂缝控制措施如下:

(1)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期间,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的考察工作,必须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完成全面性的考察。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尽量按照由低到高顺序展开施工,并且确保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一次性完成。

(2)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情况,若一些施工缝问题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就一定要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特别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后浇带填充环节,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

(3)在开展施工浇筑环节,合理、科学控制结构裂缝的问题,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土木工程施工规定控制混凝土振捣棒的振动频率,当然还要去对可能出现的结构坍塌加以控制。根据“快插慢拔”的原则妥善操作振捣棒。结合施工情况与混凝土结构具体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振捣处理。

(三)混凝土运输管控

开展有效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运输十分重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求,在规定的混凝土材料标准下,一定要做好混凝土材料运输技术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泵送技术的应用。混凝土材料运输期间,会产生很多影响因素,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泵送的时间,合理规划混凝土材料运输路径。有效结合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因素,科学调整混凝土配比情况,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是科学、合理、有效的,混凝土在开展有效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为了更好的完成运输工作,结合路程、运输方式这两点影响因素,一定要做好相关处理工作。其一,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人员,需结合环境调查与线路了解等情况,提前制定好运输方案,具体包括运输线路以及运输途径的人员工作等。结合运输方案提前做好实验验证,计划处耗时最短的运输路线,将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降到最低。其二,混凝土运输期间,非必要不能进行转移,运输人员、材料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及时做好沟通工作,保证混凝土运输对接及时,确保所有混凝土材料在运输到达之前不会出现初凝现象,及时运输到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地点。

(四)浇筑技术管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浇筑技术是结构施工质量保证的关键,浇筑技术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浇筑技术施工应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混凝土结构施工开始之前,技术人员以前做好施工摸底相关工作,及时将浇筑施工现场全面清理,增加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湿度,为浇筑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2)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板,及时对相关尺寸加以复核,以此来保证施工浇筑期间所有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3)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根据土木工程项目要求,及时对混凝土结构图纸进行审核,进一步对施工方案加以完善,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4)混凝土结构浇筑技术的应用,必须严格控制浇筑期间的温度,提前完成浇筑水管的架设,通过冷水将混凝土中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避免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受到影响,结构出现裂缝。

(五)养护技术管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完成浇筑施工后,还要做好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开展,需要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尤其是施工中温度、湿度等方面。若施工期间气候出现特殊变化,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停止施工,待气候改善后及时恢复施工。在除此之外,根据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计划。第一是浇筑完毕7d后按时进行拆模,拆模完毕将混凝土密封包裹,包裹材料为塑料布。重视湿度方面的控制,若湿度变化相对比较快,及时洒水,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第二洒水完成后,连续观察4日,工作开展后测定混凝土核心温度,结合温度情况筹备第二次洒水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国家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要求更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土木工程建筑进一步创新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技术创新的重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配比与添加顺序对到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李军伟.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

[2]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张海星.砖瓦.2020(05)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付晋柱.四川建材.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