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刁文思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书本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升理解与认知,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在平时不断地积累阅读方法,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只有打破传统阅读模式,才能通过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1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阅读绝对不能只局限在教材课本当中,虽然说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和学者编撰了这一系列的教材供学生学习,但是这几本书中的内容只能说是浩瀚知识大海中的一小部分,学生想要真正获得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积累。如果翻看近些年的考试试卷就能得知,阅读部分的出题内容早就脱离了现有的教材体系,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文阅读,无一不是课外的题材,如果学生只是把精力放在课内阅读的内容学习上,那么在碰到这些风格迥异、内容千变万化的阅读题材时就会无所适从。其实不难发现,学生们所学的教材内容全都一致,单纯在课内想要拉开阅读能力差距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近些年来在阅读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无一不是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忽视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不仅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教育理念的缺失,不少教师长期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就是强调以教材为基础,对于课外阅读的部分没有专门的安排,甚至许多教师在发现学生有课外阅读行为时还会进行冷嘲热讽,甚至批评打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应试技巧的传授和教材内容的重复而不是拓展阅读领域上,导致学生的视野狭隘,在进行阅读体验时只会照本宣科地复述传统陈旧的观点,很难给阅卷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和能力提升。

同时,阅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从看到文本到阅读文本再到理解文本,中间的复杂过程不是寥寥数语就能够细致表现出来的,在近些年的阅读理解题当中,所引用的文章素材往往都来自于当下的文坛名家,当中的思想性非常深刻,文学色彩也极为浓重,在短时间内学生想要完全吃透文章并不容易,如果学生没有适当的引导过程,妄想一次性提取出文章所有的内核,很可能会击溃学生的心态,让其在紧张的情绪影响下变得慌乱,而这种心态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是毁灭性的。

2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2.1打造趣味阅读课堂,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氛围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的知识以浅层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难度。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当下,中职语文课堂中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例如,《鸿门宴》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中人物性格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自身是有一定抵触情绪的,如果缺少有效方法的引导,则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情境扮演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将文本中的故事内容在课堂中重现。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打造了趣味阅读课堂。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文本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的心态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实现本节内容的深度学习。

2.2引导分析故事情节,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阅读学习中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思辨能力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阅读文本内容。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内容,分析文本中的字、词、句和段落,从而了解文章中的情节内容,正确判断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等内容,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文本概括能力和阅读思辨能力。例如,在教学《祝福》这课内容时,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中的句子和段落,了解鲁迅先生这样写的用意,总结每个段落在文章整体中的作用,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例如,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尤其是其中的“空的”。鲁迅先生要传达什么意思,祥林嫂的破碗是空的,体现出人性怎样的弱点?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概括文章内容,这样的阅读才更有意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思辨能力有很大帮助。

2.3精心设计合作活动,锻炼学生自主能力

中职生心智发展成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分享自己对于文本内容的独特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打造互动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实现中职语文课堂的高效开展。例如,在教学《边城》这节课时,在全面掌握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在班级中划分若干合作学习小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了解文本梗概,提取故事大意,划分文章结构。如,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本的开端讲解了什么内容,文本的高潮和结局怎样等,为每一部分添加小标题。之后引导小组进一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互动中完成对本节阅读内容的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4指导阅读学习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对于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尤为重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的教授,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阅读活动才能有效开展,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收获丰富的知识,了解作者要传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良好的阅读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细化文章内容,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感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节课时,先引导学生通读文本内容,在阅读中感受作者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通读全文内容后,学生对文章也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时引导学生分步阅读,并根据文章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

结语

总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课本中的课文进行了深度阅读,了解了阅读的主要内容,理解了阅读的情感,感受到了语文阅读的乐趣,能够利用课堂掌握的阅读知识来解决自己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水平,收获了阅读的成果,赢得了阅读的自信心。教师在指引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知道了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认识到了学生的阅读特点,做到了从学生出发,围绕学生的情况展开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技能,改善学生语文阅读现状。同时,教师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反思,知道了自己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岑勇.浅析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61+63.

[2]吉彦铭,王莉.试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3):69.

[3]袁静.刍议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18.

[4]姚丽云.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