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对话 :成就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分享 ·对话 :成就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娄姣英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 上虞 312300 )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培养语言能力基础的重要课程。在当下新课改的教育创新大环境下,课堂对话和知识分享成为了小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语文深度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于分享和对话两个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展开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综合素养;策略探究

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是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当下,深度学习这样一种创新性的教学理念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也有利于对于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开展过程中以“分享”和“对话”为学习策略,从而在语文世界中汲取营养,收获知识。
一、调整角色定位,促进课堂师生对话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调整自我角色定位,让自己处在一个和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共同探讨问题的位置来引导学生“对话”。当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被诱发,学习思维被启迪后,他们便会拥有高昂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让语文学习融入了他们自我的主观探索精神,从而让语文课堂的学习更加富有生命力,进而推动语文课堂向更有深度的地方开展。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应该更加倾向于作为一个倾听者,在学生说话的时候耐心聆听,并在其思维有点衔接不上时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同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表达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时,教师要抓住其最精华的观点信息,教会学生可以聚焦于一个词、一句话、一份情感、一处技能,切入文本。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解读文本,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文章精彩的词句,深刻的寓意,在自我的发散性思维中得到充分地理解。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这也是深度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在师生的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将新的理解感知渗入已有知识结构中,形成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让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拥有初步成效。
二、鼓励小组学习,促进知识分享交流
知识分享也是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以提高思维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课堂深度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将班级的所有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分为几个小组,然后针对于所学习的课文每个小组专门研究和讨论其中的某个段落。每个小组在一定时间的交流和探讨后,分别派出代表来分享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这也促进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知识分享,提高了小学生对于课文学习和理解的效率。

通过布置这样适当的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都有所分享和收获,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从而让知识分享成为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深度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深度的拓展离不开学生高度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学习开始前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课文相关的背景故事或者是视频。例如在学习诗歌《敕勒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PPT和多媒体视频欣赏草原上风吹草地、牛羊四现的少数民族特有的秀丽风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课堂学习的兴趣,便会积极地参与进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去,这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从提高知识学习的深度角度来看,小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也意味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多角度层层推进,带动学生将教学引向深入。例如,在教学课文《詹天佑》时,教师可以尝试对学生展开层层深入的课文内容提问,让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向深部拓展。通过研读课文,思考和找出詹天佑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的所遇到种种困难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而启发学生多元化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在深刻体悟文章内容和进行思考后便可以发现帝国主义的不屑和阻挠、道路修建途中连绵高山的地理环境困难、中国当时自身科学技术条件的落后都给詹天佑带来了重重阻碍。学生在体会到詹天佑的坚信时,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詹天佑战胜了种种困难?”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发现:正是“想为中国修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轨道”这样坚定的爱国信念和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才是詹天佑最终战胜困难和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步步深入思考、探索和得到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体悟文章内容和主旨,因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其思考的深度也不断有所发展。因此,深度学习重在兴趣,贵在思考。让学生真正学起来,让语文课堂的内容更加充盈和丰富。

总而言之,无论是“分享”还是“对话”,都需要教师在新时代教学大环境 下对教学理念和课堂开展模式有所创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知识运用中拥有高度的积极性,拓宽思维的广度,让深度学习成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艳云.自主先学促进小学语文深度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21(10):106.

  2. 史晓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2021(34):42.

  3. 刘丽芳.学法整合 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1(2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