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清除脑内血肿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1
/ 2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清除脑内血肿效果

崔政,王亚飞,白磊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目的 探讨脑内血肿患者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课题需求选择100例手术患者,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可以改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的不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于提升血肿清除率,促进神经缺损恢复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疗效优于微创穿刺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脑内血肿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患者发病后可降低血管顺应性,使得动脉出现粥样硬化,阻塞血管病诱发脑出血。我国已经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而老龄化社会伴随而来的就是高血压在人群之间的患病比例提升,进而使得患者脑出血发病风险提高,危及患者生命。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显微技术的推广,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治疗措施逐渐趋向于有效、微创与安全。根据相关临床报道指出,将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8~70岁,平均(65.37±4.25)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7~69岁,平均(64.25±4.14)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诊断标准:CT 扫描脑部有血块样阴影;患者具有意识障碍、头痛等典型HCH症状;均为过度劳动或情绪激动后发病。

纳入标准:经检查所有患者均达到手术出血量标准,患者清醒、嗜睡、朦胧未达到昏迷;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CT检查确认壳核、丘脑、小脑均有不同程度出血。

排除标准:①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不全面;②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或者脑室者;③有心脏、肝肾等其他内器官疾病者;④患者存在失联风险。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式。在患者穿刺点部位附近实施浸润麻醉,并使用直径为 3 mm 的穿刺针实施血肿穿刺,达到预设深度后,使用 10 ml 注射器分次轻轻抽吸颅内积血,抽吸满意后,放置引流管,注入 4 万单位尿激酶结束手术,手术治疗后每 5. 5 小时给予患者补充注入 2 万~4 万单位尿激酶。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将引流管拔除。

观察组患者治疗方式。全身麻醉成功后,在患者穿刺点处行 4 cm 切口,其后使用电钻钻出直径为 1. 5 cm 的骨孔,将患者硬膜十字剪开,对皮层脑组织进行电凝止血处理,并将其切开。其后缓慢将神经内镜外套伸入患者颅内,并到达血肿深处后抽出内芯,将其作为内镜手术操作通道,将神经内镜深入其中,观察患者血肿情况,在内镜引导下将患者血肿充分清理,其后对患者出血点实施电凝止血处理。使用取瘤钳先将血肿夹碎后去除。确认止血彻底后放置外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创口。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将引流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病患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对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c 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 1所示。

1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比对61dcdfcc79137_html_829d73bd5e6a3945.gif

组别

血肿清除率%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观察组

91.23±8.12

6.46±1.67

25.31±2.72

对照组

82.24±8.35

9.45±1.75

35.34±3.56

t

4.013

7.264

11.674

P

0.001

0.001

0.003

3 讨论

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病情发展到后期的典型症状,血压上升会使机体血液黏度升高,血管呈现纤维化病变。因此,HCH发生后应及时就诊,避免病情恶化。HCH手术方法较多,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相比,微创血肿腔内置管术优势明显。患者发病后可降低血管顺应性,使得动脉出现粥样硬化,阻塞血管病诱发脑出血。我国已经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在人群之间的患病比例提升,长期的高血压使患者的血管变薄变脆,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微创穿刺术是治疗该病症的常用术式,相对快速,直接,可通过穿刺吸引,将患者血肿迅速清除。有利于降低大脑血管与分支损害,同时可在穿刺期间避免血管损伤。但受限于技术缺陷,微创穿刺术定位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不高,无法实现深部止血作用。且穿刺吸引无法将所有血肿充分清理,因此微创穿刺术的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微创血肿腔内置管术使用的是带芯12号硅胶脑室引流管,针管合一,钻孔后能直接将硅胶引流管置入血肿腔,回抽即可判断引流管是否完全进入血肿腔。与单一针管或软管相比,带芯软管密封性良好,固定后基本不易脱位,术后能持续留在患者血肿腔中,辅以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助于快速清除血肿壁上的淤血块,提高血肿清除率。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血肿腔内置管术的手术风险较小,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尤其适合身体较差、年龄较大的HCH患者,手术能有效避免各种副损伤,风险较低。

神经内镜可使医师更为清晰地了解患者颅内病变情况,提升手术精度与安全性,提高颅内血肿的清除效果,降低颅内压,阻断或减轻继发性损害,促进脑组织血流灌注恢复。同时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亦较好。

总之,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于提升血肿清除率,促进神经缺损恢复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疗效优于微创穿刺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日君,伍学斌,周敏光,陈洪.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清除脑内血肿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1):109-110.

[2]张红波,张世忠,白萌萌,刘利,郑虎,谭一虎,袁辉胜,刘红朝.立体定向辅助下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脑内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4(07):431-432.

[3]周厚杰,刘宏斌,吴涛,郭强.神经内镜下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4(05):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