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在高中历史中的教学原则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传统民俗文化在高中历史中的教学原则探究

周慧辉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510635 。

摘要:历史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学科,在弘扬民族精神、传递中国文化方面有着关键性作用。如在历史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民俗,无一不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影子。因此目前教育改革,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一来有利于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二来可以了解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三来可以培养学生爱国、高尚品德精神,更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因此,这里围绕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做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

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底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任何一个强大、团结的民族、国家都有着自己骄傲的文化。因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下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文化教育是家国主义教育,对学生品德、思想、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在高中历史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的内涵研究

(一)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中国文化历史

文化与历史是同在的,中国漫长的五千多年中,文化是历史最好的见证,如我国的象形文字、我国的造纸术、我国的木刻工艺、我国的民族音乐制品等,都是历史长河中文化的珍宝。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乏会接触这些历史性典故,或者传统民族节日。这里面包含了我国各地地区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在历史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将建立对民族、国家历史的了解,加深家国情怀,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文化教育涉及思想教育、文化底蕴知识的继承。其中很多文化知识富含鲜明的人生哲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我国的尊师重道思想、儒家思想、尊老爱幼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典范。学生在了解这些文化的同时,也会继承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既具备良好的品德,也具备文学性素质。

(三)有利于学生抵御不良文化的干扰

信息化的社会,各类复杂、不良的文化思想融合,很多学生都呈现超前思维、成熟思维,这也让不少学生养成了不良的思想习惯。如受到娱乐明星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具有盲目性思维、过度崇拜思想;也有的学生受到父母、环境等影响,养成了娇惯、蛮横的脾气;也有的学生长期受网络、娱乐明星、直播明星的影响,养成了拜金主义思想,这些不良文化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接受我国优质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从新认识自我,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如在课文中渗透传统孔孟思想、道德思想,借助典故免力学生等,都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观,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学的策略

(一)通过文化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阶段的课文内容中也涉及众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历史课堂中可以借助课文学习来巧妙的渗透文化内容,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学习,提高整体学习效果。如高中历史课堂中有讲解历史题材中的荆轲刺秦王、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典故,这些历史性事件中就融合了很多我国的传统文化,三顾茅庐正验证了我国尊师重道的思想文化,而荆轲刺秦王既反应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反应了荆轲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可以成为典型的阅读题材内容,从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介绍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借着历史介绍当时朝代的文化民族,如古诗词、音乐、传统工艺制品等,都可以传递文化教育内容。

(二)把握好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的结合点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涉及的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众多,简单的朗读、书法、古诗词鉴赏、课文中传统文化习俗、传统节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见证。而要有效的在教学中推进文化教育,应该合理选择文化教育的切入点,不能盲目,也不能专门挑文化知识进行渗透教育,这样反而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应该把握好教学的目标,根据教学的发展因地制宜的渗透文化教育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刻,体会更全面,学习也能更具有效果。合理的找到渗透的区间,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管是备课还是搜集相关教学材料,甚至制作教学课件,都应该按照教学目标科学的渗透,这样采利于教学的推进,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挖掘文化内涵,激发学习兴趣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够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传承,能够点燃新时期青年的文化热情,让他们在古代先贤身上学习崇高的精神和品质,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时候,要充分挖掘课本内容的文化因素,将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对文本内容的挖掘能强化文化因子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四)科学创造传统文化氛围打造有效的教学课堂

随着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和传统文化的有机契合是当今教育中所必不能缺少的有机整体,在二者相互达到契合之间,老师不仅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而且还要在课堂上不断的烘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阶段老师还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传统文化发展的目标,有效的根据课堂的气氛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并明确传统文化的认识。除了让学生在教材了解历史文化,在课内老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来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美妙所在,最后学生会更好地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乐趣,而且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能感受其魅力所在。

结语

在学生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期间可以发现,传统的文化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学习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地联系,当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出现在历史科目当中的时候,这样的表现形式更能够清晰可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李娜.高中历史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J].历史世界(教师之窗),2021(04):71-72.

[2]任娟.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1(08):107-108.

[3]吴海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分析[J].高考,2021(0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