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格教育在自然角活动中的渗透路径——以五种重要品格培养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浅谈品格教育在自然角活动中的渗透路径——以五种重要品格培养为例

陈露

四川省 德阳市淮河路幼儿园 618000

摘要:

本文介绍品格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并对品格教育做出思考,探讨了“平等关爱”“独立自主”“文明礼仪”“乐观积极”“专注思考”五种品格形成的心理特点及培训要点。

关键词:品格 品格教育 幼儿

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它决定了这个人生处境的模式。而一般认为是个性、心理、人格和品德。若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格时,那么它就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人格。幼儿的品格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施的组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坚持、正直、仁爱、善良、勇敢等好品质以及正确积极的行为态度和行为方式如乐于助人、关心他人。3-6岁是幼儿认知发展、情感体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与敏感期,幼儿的品格教育在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品格教育的思考

品格教育是一项较复杂、较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于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领域。因此,教师需从品格养成的视角出发,设定教育目标,发掘教育内容,确定实施途径(集体活动、个别活动、游戏、生活、运动、社会实践、环境创设等),并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使品格教育系统化、课程化。如集体教学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祖国的强大,产生爱国情怀;社会实践开展参观敬老院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关爱他人,产生共情、理解情感;在生活活动中养成好习惯,让幼儿树立自信;在运动中引导幼儿不怕累、不妥协,培养幼儿坚持勇敢的品质……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品格形成的心理过程和规律,尝试探索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途径。

二、幼儿品格的培养,以五种重要品格为例

(一)“环境”浸润“平等关爱”的品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当对环境进行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因此,环境教育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幼儿对大自然中的一花一木、鸟叫虫鸣有着更多的热情,从动植物、种植和养殖产生浓厚兴趣。通过环境的浸润,引导幼儿感受到世间万物的平等并能表达自己的爱是需要从幼儿时期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和品格,让其在幼儿期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感情。平等关爱的品格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一次偶然地情况下,自然角来了两只鸭子,对鸭子地一切充满好奇。在每个话题中,都形成了有价值的内容,比如鸭子的花纹为什么不一样,鸭子能游泳吗,鸭子有牙齿吗,怎样照顾鸭子……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绘制了一张张关于鸭子地调查表,了解鸭子地生活习性;通过思考合作,设计并制作了鸭子的家;通过阅读书籍,准备了菜叶、饲料、大米、小米、绿豆、黄豆等粮食,制定值日表,轮流给鸭子喂食。幼儿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就这样在与鸭子的有趣互动中自发形成了。以境激趣、以境生情、以境育人,在认识、了解、照顾鸭子的环境的浸润下,幼儿学会如何关爱新朋友、如何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规则”渗透“独立自主”的品格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期也是萌发规则最重要的时期。《纲要》中指出: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支持幼儿理解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学习遵守规则,对幼儿规则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帮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为幼儿一生如何学习,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实施中,幼儿发现幼苗容易断了,为了防止幼苗再次被小朋友踩到或折断经过讨论,大家决定为西瓜苗做标志牌。在制作的初期,孩子们讨论关于规则牌的内容:有“请勿采摘”的禁止标志;有“幼苗像小婴儿一样脆弱,请保护好”的提示标志;也有“爱护花草,仔细观察”的规则标志……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材料和工具,设计、制作标识牌和规则牌,制作完成后,大家把标志牌安插在植物角中。在此过程中,幼儿成为了自然角得小主人,有了彰显个性的机会,并自主通过幼儿设计并制定规则,让大家知道只有遵守了这些规则,自然角得以保护,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班级才有序。

(三)“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品格

良好得行为不是天生就有得,而在长期得生活中培养和习得的,它贯穿于一日生活的每个方面。而幼儿的行为效果又影响着他们的意识和情感,为使幼儿头脑中的道德观念、行为规则和实际行动行动相结合,需让他们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进行反复规范。幼儿每天都会去观察照顾动植物,知道了要轻声走路、小心触碰、细声细语不损坏花草、打扰动物;要协商好如何使用材料,不推拉、不争抢;知道轮流照顾和观察,不随意乱动自然角的工具。在每天进入植物角的活动中,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经过长久的联系,经常能听到孩子们使用“请”、“可以吗”、“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孩子们之间还会相互提醒、互相监督。

(四)“观察”滋养“乐观积极”的品格

在幼儿的“泛灵”世界里,植物的生长、动物的习性、种植的方式等都是有着生命、情感的存在,对幼儿有着深深的吸引力。而幼儿在自然角游戏中表现出关注植物的成长、动物特征。然而,随着现代青少年对生命意义的认知缺失,我们思考生命教育,而唤醒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幼儿在观察生命的成长时,幼儿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感受到生命价值的意义。例如:幼儿可观察不同环境下植物生命地生长规律和特点,不同植物的花形、叶形、花期、开花、结果、落叶,感受生命发展的完整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力量;观察有各种小动物兔子、蜗牛、鸭子等,既能了解动物的生长习性,了解生命的神奇;幼儿在植物角呵护小幼苗、爱护小动物,体验生命的成长。在种植、养护等探索活动中感受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形成积极的亲社会行为和情感,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探索”生长“专注思考”的品格

在孩子们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与动植物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每一个话题都是兴趣的生长点,在探究中提出问题—猜测假设—搜集信息—验证猜测—交流展示—获取经验,在问题与反思、学习与思辨、研究与行动、认知与提升中开展自然角活动的探索之路。在动植物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热情的前提是自己需要查阅资料、探寻花鸟虫鱼、请教专业人士,才能为孩子答疑解惑。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意识不断增强、探究能力不断提升。以此培养幼儿的专注思考的学习品质,形成了活动探索的思维行动模式。比如:他们知道一颗植物需要找到适合的土壤、了解它的喜阴喜阳,理解它的生长规律;在呵护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种植的不易,感受到生命、环境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在探究乌龟的过程中,了解它是水生动物、陆生动物或两栖动物;在探究鸭子的花纹过程中,了解简单动物的遗传科学;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了解蚂蚁是群居动物,每只蚂蚁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分工;在观察蝴蝶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蝴蝶的变化和美丽,也感叹生命的短暂;在照顾鸭子过程中,从鸭子的消失到鸭子的死亡,孩子们表现出对鸭子的关心、担心,更体验到生命的意义……

小课程、大美德,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用自己的智慧、灵感引领幼儿触摸生活、感受生活,放大课程中地德育因素,浸润德育教育,滋养幼儿心灵,让幼儿习得一生受用的好习惯、好品格。

参考文献

  1. 姚建.幼儿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实践【M】.华东师范出版社,2020(5):58-60.

  2.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M】.华东师范出版社,2012(7):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