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浅谈幼儿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耿荣荣

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幼儿园 

摘 要:幼儿教师应具备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也是对幼儿增进了解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观察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对观察对象、目的、主要过程等进行确定,得到被观察幼儿家长积极配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观察客观真实,对幼儿表现中有意义的方面详细记录,以免影响结果真实性。观察后教师应提高对分析的重视程度,对幼儿、教育环境等方面科学分析,对幼儿后续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于幼儿发展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观察;幼儿教师发展;专业发展


1. 前言

作为知觉活动的观察具有持久性,是人们对世界提高认识并深入研究的有效方法,是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的有效措施。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了解幼儿表现。观察是教师对幼儿的评估度量,使问题得到发现并深入反思,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使教育环境及课程得到优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幼儿教育对幼儿观察及探究能力提高了重视,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提高了观察及分析幼儿的能力。

2. 观察前应在细节方面做好相关准备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观察前应对细节方面做好相关准备,主要应明确目的,明确目标,使记录客观真实有效。观察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因对幼儿很多方面的了解不够细致深入而采取有效的观察,二是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进行合理预测而进行观察。不管哪一种观察目的,幼儿教师应有目的性,明确观察重点,对观察对象进行确定,明确幼儿数量及观察方式。对观察工具进行确定,观察任务明确后,幼儿教师应结合观察需要对观察工具有针对性地取舍,采取适宜的观察方式,行为观察应充分结合幼儿行为特征对信息进行收集。由于无法全部收集所有观察对象行为,观察者无法对被观察者时刻关注,因此可以取样观察,取样观察在一般情况下有时间和事件两种方法,时间取样应在实施该方法前对时间间隔进行设定,事件取样应在自然发生事件时,观察者详细记录事件并深入分析。对观察记录方法予以明确,幼儿教师应结合观察对象特点,决定原始记录信息是否保留,结合观察时长对记录方法进行选择,常用日记、实况及轶事等记录方法。日记法是常用的对幼儿行为进行跟踪观察的一种有效方法,观察者结合实际需要有取舍地进行记录,根据时间顺序以详细记录观察对象为目标,特别关注幼儿新的行为事件,能够获得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连续性变化。日记记录的不足是缺乏较广泛的覆盖面,典型性、代表性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脱离观察者的主观情感。轶事记录法是针对幼儿个性行为事件,有效利用描述性语言由观察者进行随时记录,用于日后分析研究。实况记录法是指根据时间顺序,观察者对某段时间内观察对象的行为及情境进行完整、详细、真实地记录,分析原始收集资料。对观察顺序进行明确,结合观察目对观察角度进行适宜选择,提高观察信息的价值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观察项目应由多名幼儿教师共同完成,参加人员应接受比较专业的培训后,详细了解观察重点等。对幼儿观察时应提前征求其父母的意见,若有需要时应根据达成的一致意见签署协议。教师应保护好幼儿的个人隐私,经幼儿父母及幼儿园管理人员允许后才能公开相关资料。观察中应尊重幼儿感受,不可相互比较影响幼儿自尊心,对其隐私加强保护,可能对幼儿自尊有所伤害和将幼儿隐私暴露的信息应避免随意传播。

3. 幼儿观察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表现客观观察是最真实的,幼儿根据个人想法轻松做想做的事,教师可对幼儿真实观察。基于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为导向,对幼儿行为科学观察。幼儿教师对进入观察场景的时机应适宜选择,避免对幼儿产生干扰和刺激,为其创设宽松、避免受到干扰和影响的环境,使幼儿状态保持自然真实。

4. 观察记录要点

教师在观察描述时采用事实性语言,禁止采用判断性、主观态度及解释性词语,记录过程中,不可采用主观感受陈述,应客观真实进行观察记录。要有完整地记录信息,对被观察对象完整记录其姓名、性别、年龄及成长信息等基本信息,利于深入分析研究。对观察起止时间、目的、场景和情境等观察环境信息详细记录,完整详细真实记录幼儿行为。对幼儿真实想法深入了解,对于增进了解幼儿行为意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 观察后分析幼儿行为

幼儿教师完成观察记录后,应结合幼儿行为表现和学前教育有关理念,科学解读及分析,不可根据主观经验分析解读。一是对幼儿发展特点深入分析。观察者归纳总结幼儿在语言表达、社交及动作等方面特征的典型性,结合《指南》中典型描述深入开展相关分析,确定幼儿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观察者应结合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分析主要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措施,对施教策略进行调整,使幼儿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弥补,这对于幼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二是对幼儿教师这一指导者进行分析,在观察幼儿行为过程中,若幼儿教师参与其中,应分析幼儿教师的参与指导行为。诸如幼儿教师对幼儿采用的关注方式及参与时间是否适宜,对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否进行照顾等。三是对教育环境和其他方面进行分析,诸如是否设置科学合理的环境,投放材料对幼儿是否适合,数量是否满足等。四是针对幼儿后续教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地支持策略,教师基于科学分析,积极探索幼儿行为的主要原因,基于科学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对于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6. 结语

综上所述,对幼儿发展的支持与有效引导离不开观察,幼儿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加强积累,进行深入分析,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进一步探索幼儿行为的主要原因,基于科学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幼儿发展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素雯,林建华.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样做[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许颖.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10

[3]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