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稻-蒜”模式种植技术及效益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稻 -稻 -蒜”模式种植技术及效益浅析

唐艳玉

广西桂林全州县枧塘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541518


摘要:“稻—稻—蒜”轮作是一种“菜、粮”并举的高产高效生态循环种植模式,一年三熟,钱粮双增,同时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又有着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该模式的特点,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模式栽培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稻—稻—蒜”;栽培技术;模式;效益

枧塘镇位于广西全州县城南面,距县城7公里,素有县城“南大门”之称。全镇辖区面积约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793亩,其中水田面积1.9万亩。近年来,农业部门为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扩大枧塘大蒜的种植规模及增加市场竞争力,以建基地,树典型,创品牌,促发展为重点,大力推广“稻—稻—蒜”种植模式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无公害大蒜生产示范区。该模式现已成为具有全州县地方特色的高效种植模式,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具有明显的特色效益。

一、稻蒜水旱轮作,效益可观

1.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

据桂林市农业局、县农业局组织相关专家在该镇塘福村“稻—稻—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场测产验收。每亩大蒜产出蒜苔平均700kg,按市场8/kg计,产值5600元;蒜头产量平均500kg,按市场3/kg计,产值1500元;大蒜总产值7100元。每亩早稻产量平均421kg,晚稻产量平均463kg,两季产量达884kg,按市场2.4/kg计,水稻总产值2121.6元,每亩稻田平均总产值9221.6元。大蒜种植成本付出每亩大约为:蒜种150g600元,化肥及农药微肥等300元,比“稻—稻—冬闲”模式增加纯收入6200元。枧塘大蒜蒜苔粗壮香脆鲜嫩,蒜头瓣大紫红,香辣可口,具有独特的保健和调味作用,受到区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蒜苔、蒜头主要销往湖南、广东、上海等地,素有“皇帝女不愁嫁”的美誉,而且价格稳定,采用“稻—稻—蒜”种植模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一条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解决了冬闲期间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二是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水旱轮作加之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可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三是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其蒜叶、蒜皮、蒜根富含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病虫害明显减轻,十分有利于水稻生长,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稻田生态环境;四是有利于防杂草,水旱轮作的田块90%的杂草不能萌发或造成为害;五是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六是促进农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稻草和大蒜叶得到了循环利用,既提高了土壤肥力,又保持了田园清洁生产。

二、种植模式与技术要点

该模式主要以“早稻+晚稻+全州二月蒜”为最佳种植模式,需要注意以下技术关键:

1.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1.1选用适宜的良种

根据“早稻+晚稻+全州二月蒜”种植模式来确定早晚稻品种,早稻宜选用全生育期100-105天的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如兵两优401、株两优171等。晚稻宜选用全生育期95-100天的翻秋早熟品种,如德优108、荣优390等。确保大蒜能在10月上中旬顺利播种,以达到早晚稻高产,安全避开寒露风为害。

1.2培育壮苗

采用半水育秧方法,多方面严格要求培育多蘖壮秧。一是精量播种;二是做好浸种催芽,将所有秕谷和上浮的半粒种子捞净,充分清洗,降低腐败霉烂机会,提高种子发芽率;三是播种前用10-2060%吡虫啉拌种,防止矮缩病发生;四是幼苗一叶一心时喷施多效唑,每亩喷施100g兑水50kg控制植株生长,目的是培育壮根、多蘖壮秧。

1.3播种与收获时间

早稻应在4月初播种,5月初移栽,720日前收割。晚稻在620日左右播种,720日前移栽,在收割前10天断水,1015日前干田收割,以便整田种蒜。

1.4合理密植

大蒜在4月底采收完后,应该及时施肥耕田,将秧龄30天左右的稻秧栽入大田,株行距为23.3×13.3,每穴2-3粒谷秧,每亩插1.2万穴左右,保证每亩8-10万基本苗。

1.5肥水管理

在施腐熟农家肥和专用复合肥作基肥的基础上,移栽返青后(约4-5天)每亩施尿素4kg、氯化钾8kg、粒粒锌0.8kg作第一次多蘖肥。在进入幼穗分化前5天,根据植株多蘖、长势及叶色深浅、宽窄披垂情况,适当亩施3-5kg尿素,8kg氯化钾作促花肥。之后酌情施保花肥及穗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大田水分管理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浅水插田,短期深水养秧,回青后迅速排水露田促根和促分蘖;二是开厢行掏排水沟排水,实施露晒管理,促根生长;三是在孕穗及大胎期要恢复水层,以后采用间歇排灌的湿润管理方法,干湿交替到成熟。

1.6病虫草害防治

注重水稻药剂浸种,高度重视病虫害测报及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进行统防统治。分蘖期注意防治:蓟马、稻潜蝇、螟虫、稻飞虱、矮缩病、叶瘟等;封行后注意防治: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及纹枯病、稻瘟病等;抽穗灌浆期注意防治:卷叶螟、蝽象、稻黑粉病、纹枯病和稻瘟病。后期要特别注意对穗颈瘟和纹枯病的防治。

2.大蒜栽培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

大蒜选用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本地“全州二月蒜”作种蒜,该品种品质优良、抗寒抗病能力强,休眠期短,早熟高产,以其独特的香、辣、脆闻名区内外。全生育期180-190天,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植,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收获蒜苔,4月底收获蒜头,可在下茬早稻抛秧前10-15天腾茬,不耽误春插。

2.2整地、施肥、作畦

9月底-10月上旬晚稻收获后,立即深翻1520cm,翻挖时要求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三元复合肥40kg,普钙3050kg,尿素1520kg作底肥,晒垡710天,然后精细整地,2m开墒,墒宽1.51.6m,并整平墒面。

2.3播种

2.3.1播种方法及播种密度

开沟点播,沟深3-4cm按行距开沟后,将种瓣按株距栽入土中,种瓣的背腹线与沟向平行。播后覆土2-3cm,浇透水,水渗下之后及时覆盖稻草。一般按株距79cm,行距1517cm规格播种,每亩播种量140160kg大蒜。

2.3.2施好种肥

每亩用普钙2030kg,硫酸钾58kg,尿素68kg,混合后边播种边施放,也可单独选用三元复合肥,每亩施30kg,播种后覆土2cm,防止蹦蒜。

2.4田间管理

2.4.1灌水

大蒜播种后,若土壤干燥,应灌水,但应随灌即排,当天无雨,地表2cm左右无湿土,叶片不鲜绿时,要及时灌水。灌水可采用沟灌或泼灌,沟灌水不能上墒面,让其漫漫细湿浸透墒,泼灌只能放半沟水浇墒面,灌水后要及时排除沟中积水。大蒜在生长前期、中期土壤要保持湿润,收获前10天左右不宜灌水,以防止蒜头“散瓣”。

2.4.2施肥

大蒜播种后应保持一定湿度,以利出苗。齐苗后至大蒜五叶期要控制土壤水分的供给。2片叶时,薅锄一次,以利蹲苗、控水、促进根系生长。34片叶时,亩浇施尿素8kg5叶期亩浇施碳氨2030kg7—9叶期亩施尿素1525kg,硫酸钾或硝酸钾810kg,抽尾亩施尿素5kg,要保持土壤湿润。在中后期及时补施叶面肥,不能让大蒜叶尖发黄;在蒜苔现尾前半个月左右施硫酸钾复合肥30g/亩,以增加蒜苔产量;蒜苔采收前视蒜叶颜色深浅施蒜头膨大肥,以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钾肥为主。

2.5病虫草害防治

大蒜播种后出苗前,亩用50%一哥或亩用72%都尔100150ml50%扑草净100克或48%拉索200250ml进行一次苗前除草。

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紫斑病、锈病等。常用的药剂有: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粉锈宁、施保功、科搏等在发病初期施用时每隔710天施一次,连施23次,几种农药轮换使用,但不宜两种以上混用,另外,对病害的预防还可采用施保克,多菌灵浸种。

主要虫害有葱须鳞蛾、蓟马、蚜虫、种蝇,一般在有虫株率达10%左右,或害虫发生始盛期,选用对口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万灵、BT、功夫、百树得、灭杀毙、阿维菌素等杀虫剂交替使用。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使用乙草胺除草剂时最好不要添加草甘磷类灭生性除草剂;提前预防病毒病和叶枯病,雨后及时排水,于发病初期喷施20%病毒A500倍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2.6适时收获晾晒

蒜苔顶部弯曲如“称钩”,总苞下部变白,为最佳收获期。蒜头成熟的标志是植株叶片已大部分枯干,假茎变软,一般收苔后15-20天为最佳收获期。收获后随即清除蒜头根部土块,田间蒜秧压盖蒜头晾晒2-3天,严禁太阳直晒蒜头。蒜头初步干燥后放置阴凉通风处,如晾棚或干燥的库房内充分晾干,严防雨淋、虫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