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数学高三二轮复习教学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1

文科数学高三二轮复习教学策略探讨

黄静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 028000

针对文科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结合2020年高考二轮备考经验,整理了我的一点教学策略,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策略

策略一:手写一份答题卡

我在读研期间(2014-2016年)有幸参与三次四川省高考阅卷工作,结合高考阅卷的一点经验,高三每次的周测考试后,我都为学生亲手写一张答题卡,并在解题过程中标注得分点。考试后,我的答题卡会在学生间传阅。

这个做法有几个优点:一方面,考试后可以把解答题的过程详细的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解决疑惑,这样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不需要再占用试卷讲评课的时间也能得到解决;第二,得分点标注清晰,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发现自己解答题中存在的步骤问题,哪些会被扣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让学生规范解答题书写,少写、不写废话,抓住关键步骤,掌握得分点,合理安排答题卡中每个小题的位置。

多次的答题卡分享活动过后,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高考的要求,逐渐明确哪个步骤可以简写或者不写,解题清晰规范,并且还能一目了然地在答题卡中体现出来。

策略二:在作业前给个“台阶”

高三二轮复习过程以专题为主,每天的专题卷或者作业印刷之前,我都会在作业题的最前面给加上两道题,这里我把它称之为“台阶”,这两道题就是最基本的公式填空,或者是定理以及定理变形。就是因为特别基础,特别简单,学生一眼望去,马上就能口答出来,有想写上去的冲动。

给学生一个台阶,给一个过渡,就是给学生一个肯定、一份信心。当然,这也成功地把那些原本对数学有些抵触、畏难情绪的文科生“引”进了数学题中来。因为我知道文科生需要源源不断地鼓励和持之以恒的信心,才能坚持去克服困难去学习数学,战胜自己。

策略三:考后对点练习

周测后,学生在解决了考试存在的问题后,我会根据答题情况追踪到每个学生分析,每个学生具体是哪个知识点不会、哪一种类型题有困难。仅仅改好了考试卷还不够,我在每次考试后,根据本次考试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和相应的题型,又出了一份相似的对点练习题(附图1.2)。这份练习题的特点是每道题里都有学生的名字。例如,学生张三在考试中余弦定理公式应用存在问题,那么对点练习题目中的第一题,仍然是相似的类型题,并且这道题目前我会标注:“学生张三必做,其他同学选做”。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考后仍然能够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再练上一题,去巩固和加深印象,知识点的漏洞得到补救,基础得到巩固,计算或者因为马虎导致的低级错误,学生会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更深刻的印象,争取下次这样的错误不再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考试中存在的低级错误、基础知识性错误越来越少。

策略四:目标学生“追踪”与“个性化辅导”

根据学生总体情况和高考目标,在班科任的共同沟通后,我拥有两个层次的目标学生:第一梯队的目标生有8人,他们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有希望高考突破600分,这样就要求这些学生需要在数学考试中达到120分以上;第二梯队的目标生有12人,这些学生数学底子较薄,学习数学有些吃力,一本边缘生。这就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轮复习,尽量让第二梯队孩子的数学成绩有较大的提升,少为总分拖后腿。

针对目标生,我采取了以下两个措施。

第一:追踪。我打印了《周测考试问题记录与跟踪》(附图1.3) ,考完拿到分数以后,目标生会第一时间分析并填写:数学分数、每道题具体的失分原因和考后反思。

第二:个性化辅导。第一梯队,面批面改答题卡,认真分析解答题用的方法是否简单直接,解题过程是否无可挑剔。压轴题详细分析思路,当面讲解,适当拓展。第二梯队,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且给予答题指导,勇于适当舍弃难度较大的题目,考试中利用更多时间,把基础和中档难度的习题细心研究做对,确保基础知识少丢分、不丢分。这部分学生我花了更多时间去课后辅导,也确实在高考成绩中有明显成效。

二、成果展示

统计2020年高三1.20模考、4.20模考、高考三次成绩数据,对文科班数学成绩变化情况进行展示。

图表 :三次大考班级数学平均分统计图

61cad21294031_html_941bf03273d1a4f7.gif

  1. 结语

文科生相比理科学生而言,数学基础薄弱一些,计算能力和理科思维也相对稍弱。这些是事实,但不能作为师生逃避的借口。抱怨并没有用,不辜负学生努力向上的积极态度,面对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不放过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抓住机会表扬,给与学生源源不断的肯定和动力,持之以恒,锯响就有末,功到自然成。


61cad21294031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