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以贵州省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以贵州省为例

郭永用 符前锋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0

摘要:开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面板数据为基础,对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与大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维度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人口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大于城市人口;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和数字化能显著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度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并不明显。为此,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加快数字化、包容性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为落后地区增加普惠金融服务的提供,改善它们的数字化,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消费水平

引言

20世纪2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南方各州“贸易战”不断升级,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发展内部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尤其受到新克伦皮迪亚的影响,居民消费和消费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刺激居民消费潜力,刺激经济增长,回到正常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1普惠金融概述

无论是从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的角度看,现代普惠金融正是在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才能更好地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需要,及时引进与普惠金融有关的管理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与此同时,从金融产品创新的角度来看,个人信用将不会覆盖过去无法覆盖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个人普惠金融体系来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消费者。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普惠金融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经常出现产能过剩和供需失衡。开展普惠金融能有效提升消费能力。要想保持现代社会的这种经济状态,又要在经济发展中保持这种消费水平,刺激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良性循环[1]

2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1优化和丰富传统信贷结构

以前,金融服务的规模相对较小,并且主要集中于商业贷款。尤其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部分消费者购买力较弱,这不利于中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金融服务消费者与金融服务产品之间存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问题,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

2.2有利于维持供需平衡状态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产能过剩和严重失衡。尤其从劳动经济的角度分析普惠金融的发展,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出现大量商品不能销售的情况,从而造成商品生产困难,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可利用消费者的高购买力来刺激消费,并尽可能快地出售部分剩余产品。如此,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有利于更好地维持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平衡性

大多数消费者会因为收入、年龄等因素而限制消费。普通消费者的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购买力就越强。尤其在普惠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更明智地利用普惠金融的服务部分可以让消费者:提前支付部分相应成本,这样他们就不会再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只要他们计划得当。与此同时,通过这部分手段的优化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消费者的居住条件,缩小高消费水平消费者与低消费水平消费者之间的差距,维持大众消费的平衡。

3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3.1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在从劳动力角度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消费环境,分析贵州省金融体系相关法律制度的差距,进一步补充,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其次,要为消费者的消费提供重要保障,努力提高普惠金融的透明度,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实现良性消费循环[3]

3.2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通过劳动力市场经济的视角,分析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发现普惠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鉴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改善贵州省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国家要正确认识金融消费的重要性,熟练使用分销系统,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为不同企业提供重要支持和支持;例如,主管当局应确保金融消费企业采取适当的财政措施,有效减轻企业的负担和负担,从而逐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二是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刺激消费的优惠政策,充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消费增长,切实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消费的过程中,广大消费者应尽其所能,有效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信心应不断提高,大多数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三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实现消费者消费的最大化,消费信贷制度要进行创新,提高消费者早期消费意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3.3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减少失业人员的生活压力

大部分工作稳定的人,收入相对稳定,消费能力较强,因而更容易尝试消费品,同时,相关公共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就业和社会保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注重优化基金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工作,扩大自主创业人数。例如,在医疗保险报销方面,要尽量保证医疗救助和补偿到位;二是加大对失业者的失业补助,适当增加失业保险,帮助失业者再就业,使失业者不能再就业,不让失业者再受生活压力。

3.4提升普惠金融人员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以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对普惠金融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将直接影响一支高素质的普惠金融员工的消费财务状况,并与其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尤其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对消费者金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所以,贵州省在发展普惠金融时,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普惠金融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性。一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有效促进消费者金融员工的自我控制与反思;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期考核机制,定期对消费者进行评估,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消费最大化。

3.5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在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基础上,人们不仅可以消费更多,还可以尝试选择一些消费金融产品,以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因此,贵州省政府应该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做充分、非常好的工作。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人们自主创业。第二,不断完善基础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工作;减轻更多人的生活压力,激发他们的消费能力;如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确保流动人口医疗和报销;增加失业人员补贴,增加失业保险,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工作,使失业人员的生活压力不会太大。

参考文献

[1]陈佩婷.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自西部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J].区域金融研究,2021(5):71-78.

[2]杨京坤.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居民消费发展为例[J].中国商论,2021(17):50-52.

[3]梁伟,李舒,冯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20(7):4-9,14.

[4]温展杰,刘峻彤,朱健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21(5):55-64.

姓名:郭永用 出生年月:1996年4月20日 性别:男 籍贯:贵州毕节 最高学历: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邮编:550025

姓名: 符前锋,出生年月:2000年5月16日 性别:男 籍贯:贵州省毕节市,最高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邮编: 550025

项目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20106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