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水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

李红红 黄美玲

惠州市水质检测综合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国民生活质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一现象促使水质监测和水污染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从实质上看,中国的水污染近年来一直在增加。如何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避免水污染进一步恶化,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水质采样在整个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水质采样的标准化和有效性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重大影响。因此,相关环境监测水质采样人员应有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水质环境;监测;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细菌、病毒、蠕虫、原虫、真菌病原体为主要致病介质,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水质检测过程中病原体为十分重要的检测指标,但是存在检测手段复杂、检测费用高等特点,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多数病原体不实施定量分析,一般多数病原体只是通过粪源指示菌进行表征。

1 微生物的特征

微生物具有个体小、适应性强、种类广、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水处理。首先,个体很小。微生物个体很小,因此即使空间条件有限,也可以形成大量的个体富集。二是适应能力强。微生物变异快,能适应极端生长环境。因此,其抗应力能力强,适用范围广,污水处理方式灵活。第三,有很多种。微生物种类丰富,代谢方式多样,因此可以根据水污染物的类型匹配具有生长和繁殖能量等污染物的相应微生物种类。第四,增长速度很快。微生物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比表面积大,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

2 微生物检测的影响因素

2.1人员因素

采样人员是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主体,也是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样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对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影响具有实质性价值。例如,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采样人员,不仅可以避免水质采样质量管理中的一些失误,同时可以依靠采样质量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效率。相反,如果采样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最终会导致水质采样的质量和效率低下。

2.2选择适当的实验药品

在饮用水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药物,做好前期准备,严格控制实验药物的储存和获取,确保药物质量。

2.3仪器设备因素

水质微生物检测需要借助一些专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来完成。如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显微镜、温度计、紫外线灯、培养箱、冰箱等,这些仪器设备也需要定期维护、检查和校准,以确保仪器设备使用的准确性,避免微生物检测过程中的错误。仪器设备老化、损坏或检测不准确可能影响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总数、粪便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等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策略

3.1实验环境

根据检测实验的基本流程设置准备室和培训室,合理规划布局,确保检测过程的标准化和合理化,加强人员管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避免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加强实验室管理,设计应急预案、环境清理方案等,合理控制实验环境。

3.2做好全面的水质采样准备工作

要有效地开展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提高水质采样与分析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做好水质采样的准备工作。首先,有关环境监测的水质采样工作需要制定水质采样工作计划,并能在这次水质采样工作中对工作人员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要对本次水质采样工作中使用的设备、器材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在水质采样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能够发挥作用。其次,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环境监测数据需要人工采集记录,在采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错误,影响环保工作决策,而且科研人员在研究中所接触到的数据不能真实可靠,难以进行有效的研究。自动监控系统能够将监测数据有效地存储,在自动监控的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使科研人员能够从监测系统中提取相应的数据,抛弃传统的复杂内容,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支持。

3.3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实施

在水质微生物检测过程中,要做好检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采集、样品交接、样品测试和测试结果验证及报告。取样过程中,向500ml水样中加入0.3ml 10%硫代硫酸钠溶液,以去除氯。无菌瓶可在160℃下干热灭菌2小时,在121℃下干热灭菌15分钟。高压灭菌后的无菌瓶需在60℃下冷凝干燥。无菌处理后的玻璃瓶建议在2周内使用。取样应符合《采样管理程序》、《采样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中的标准。样品确认完整后移交。移交时参考《水样现场采集/检测记录表》。试验设备见《实验室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及其他试验项目的具体要求。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满足使用条件,有必要对温度进行控制。实验洁净室参照《微生物环境质量控制规定》的相关规定。洁净室每天至少暴露在紫外线下30分钟,空气净化系统至少打开1小时。每周使用“84”擦拭和清洁实验室一次。试验结果出来后,交有关人员验证签字并出具报告。实验室资质评定见《实验室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3.4创建第三方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中心需要基于实际需求构建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其需要依据国家检测指标公正地出具水质检测结果,以此确保水质检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向检测机构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资金支持,由此确保水质检测工作能够得到顺利推进。

3.5做好水质样本的保存与运输工作

为了减少水质样品储运不当对水质样品质量管理的不利影响,必须做好水质样品的储运工作。采集水质样本后,实验室与采样点之间仍有一定的地理距离。为了保证样品质量,必须根据样品检验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样品保存和运输方案,确保样品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能够确定水质样品的特殊性,并根据相关水质取样工作计划,对采集的水质样品实施必要的储存、运输和分类管理方案。(1)控制溶液的pH值: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pH l-2,既可防止重金属的水解沉淀,又防止金属在器壁表面的吸附,同时在pH l-2的酸性介质中,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大多数金属在这种方法下可以稳定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对氰化物进行水样测定,需要加氢氧化钠调至2。六价铬的水样由于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的氧化电位较高,容易被还原。保留总铬水样品时,应加硝酸或硫酸至pH l-2。(2)添加抑制剂:为抑制生物作用,可以在样品中加入抑制剂。如在检测氨氮、硝酸盐氮和COD的水样中,加氯化汞、氯气、甲苯等作为保护剂,可以抑制生物对亚硝酸盐、硝酸盐、铵等生物的氧化还原。测定酚水样品与磷酸调液的pH值,加入硫酸铜,以控制酚类分解菌的活性。

结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检测是衡量水质状况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水环境检测要达到高质量及高精度, 需要在检测技术手段应用及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层面上做好改进优化。 通过检测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实验室检测技术细则的执行及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措施的应用等方式, 降低水环境检测的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石叹叹. 关于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现代食品,2020(24):95-96+102.

[2]热比古丽·沙吾提,王甜.浅析水质微生物检测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0(16):68-69.

[3]蒋雪纷.荧光定量 PCR 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3):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