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用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对比用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

张 磊

南通瑞慈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研究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儿中随机选择50例参与研究,选择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另外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更高,两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利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减少并发症产生,保障患儿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疗效


腹股沟疝在小儿人群中十分常见,一般情况下选择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儿容易出现阴囊水肿、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等并发症产生,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正常发育[1]。伴随着医疗技术提升,微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逐渐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替代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这种手术方法创伤性小、视野清晰,手术安全性更高[2]。所以说,本次研究针对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患儿中随机选择50例参与研究,选择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各25例。

对照组:年龄分布2-12岁,平均年龄在(6.2±1.4)岁,男患儿15例、女患儿10例,病程2-15个月,平均病程(8.2±1.5)个月。

观察组:年龄分布3-11岁,平均年龄在(6.5±1.2)岁,男患儿13例、女患儿12例,病程2-16个月,平均病程(8.6±1.7)个月。

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纳入科学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流程如下:术前6小时患儿需禁食禁水,保持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在患侧下腹部切一个横切口,长度约4cm,将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逐层切开后,疝囊充分暴露,探查疝囊情况,离断并结扎疝囊,疝囊完全剥离后,逐层修复组织,关闭手术切口。术后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流程如下:术前6小时患儿需禁食禁水,体位选择仰卧位,将软垫放在臀部下方,气管插管后进行全身麻醉,选择脐部上缘做一个弧形切口,长度约5mm,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将气腹压力控制为6-8mmHg。将腹腔镜和套管针置入弧形切口,利用腹腔镜观察腹股沟部位输精管、精索血管、卵巢以及疝囊内环大小,在麦氏点部位做个手术切口,约5mm,将穿刺针置入,利用辅助钳置入穿刺针指导疝囊内环口底部,将穿刺针丝线留在底部,缓慢退出穿刺针。拉近丝线两端,进行结扎后将内环口关闭,疝囊完全剥离后,消除人工气腹,将腹腔镜退出,逐层关闭手术切口。术后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1.3效果观察

临床疗效鉴别标准[3]:(1)疗效显著:术后,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产生;(2)治疗有效:术后,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所好转,产生轻微并发症;(3)治疗无效:术后,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无任何改善迹象,并发症明显产生。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9.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更高,两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疗效显著

治疗有效

治疗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25)

12(48.0)

11(44.0)

2(8.0)

23(92.0)

对照组(n=25)

9(36.0)

11(44.0)

5(20.0)

20(80.0)

X2




3.5217

P




<0.05


3、讨论

当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腹股沟疝发病机制,但是与腹股沟管发育不良、腹壁薄弱、睾丸腹膜鞘状突未闭合等原因相关,如果没有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发展为绞窄疝、嵌顿疝,不利于小儿患者的成长发育,甚至威胁生命安全[4]。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较多,后者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明显优于前者,腹腔镜技术的利用可有效缩小切口、减少创伤,小儿患者术后恢复更好[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视野更加清晰,主刀医生可详细探查手术区域情况,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安全性更高[6]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利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减少并发症产生,保障患儿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国华. 开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2):88-90.

[2] 涂学广.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放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疗效[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