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优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小学体育的育人功能与优势探讨

曹之元

重庆市人民小学 重庆 渝中 400010

  摘 要:小学体育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而且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在社会各界受到了高度关注与认同。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体育育人功能和优势予以探讨,并提出了如何依托小学体育实现育人的具体路径,旨在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众所周知,教育教学开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育人,体育课作为构成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理应承担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素质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小学体育 育人功能 优势

  1 小学体育育人功能和优势阐述

  1.1 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教育从本质来讲,其不仅是向学生讲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而且也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1]。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通过对体育活动中美的因素的充分挖掘,并在自身引导作用下实现对学生的讲述与传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感悟到体育学科中潜藏的美感,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有助于其审美能力的提高。以体育教学过程中队形队列为例,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团队与纪律意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

  1.2 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体育教育也可以看做是行为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大量实践表明,体育教育对学生各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其中,就学生道德教育方面来讲,体育教学的优势更为凸显。就体育课堂来讲,由于涉及到的体育运动较多,因此教师也会依托多样化的体育任务,来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予以掌握。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并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有效掌握,学生勇敢果断、不畏辛苦的坚强意志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同时,由于体育运动项目中通常会存在多种规则,来对体育运动或竞赛进行限制,所以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还能逐步养成遵守制度和规则等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日后能够严于律己,始终以规则或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学生在参与竞技活动的过程中会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

  1.3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各类群体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弱,而就实际情况而言,要想在其他学科中实现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又存在一定的难度。体育教育不同于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可以说,集体性是体育运动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所以将育人理念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也能实现对其他课程无法培养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有效弥补。就体育教育来讲,竞赛的形式都是其课堂中和课后最常采用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此背景下,既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契机,也为生生间距离的拉近和沟通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在体育竞赛当中,学生间是相互依赖,相互牵制的,要想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离不开参与竞赛团队的每个成员的努力,所以在赢得比赛这一目标的引导下,学生都会为了团队荣誉而努力奋斗,学生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也由此产生。

  2 小学育人功能得以实现的具体路径

  2.1 借助集体项目,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自我意识浓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和团队意识淡薄等显著特征,忽略他人感受等情况在小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众所周知,体育项目中团队合作项目居多,为此,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团队项目,从而使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增强。这样在团队荣誉背景下,小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并与团队成员进行通力合作。例如,拔河、接力赛跑等项目都是可以应用的体育项目,这样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使其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强化,而且长此以往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所增强。

  2.2 依托运动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要想做好体育运动,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为支撑。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较小且心智不成熟等方面的影响,其毅力和韧性也相对缺乏[2]。加之现在小学生都是在家长宠爱下长大的,一旦遇到困难很难坚持下来。此时,体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现状,在进行较为困难的体育运动项目时,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支持与鼓励,借助口头暗示等,使学生能够坚持下去,并逐步养成遇到困难和挫折不灰心、不退缩的坚强意志,这也是小学生在人生道路中必须养成的良好品质。此外,体育是带有一定竞技性质的运动,所以无论是开展游戏还是比赛过程中,学生发生冲撞和冲突等情况时有发生[3]。基于此,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导和引导,帮助其在脑海中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其能够正确看待体育竞技运动,这对于其后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3 利用以身示范,对学生起到榜样教育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自身对学生具有的表率和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对自身行为和谈吐给予高度重视,在讲解体育技能和知识时要保证明确清晰,在进行体育动作示范时要尽量提升动作的规范性,确保言行的一致性,以此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以此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此外,在一些国际性赛事上,如奥运会、亚运会等我国体育事业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些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也被我们熟知,如刘翔、孙杨等。因此,教师除了讲述体育项目相关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将优秀运动员的故事渗透在其中,以此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使育人更具说服力,帮助学生深化对拼搏奋斗精神的感知,更好地体会“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是开展育人工作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社会快速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小学体育育人功能受关注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由于小学体育育人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并不能及时显现出来,这也是现阶段人们不能清晰、深刻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因素。但是其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毋庸置疑、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要继续加大對小学体育育人的探索,从而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江.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育人教育[J].运动精品,2018,37(4):14-15.

  [2] 杭红亮.构建活力校园 实施文化育人——论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名师在线,2019(2):86-87.